河南,南阳
相比古城开封
它少了那点沧桑与落寞
骨子里多了些时尚的气质
相对比大气厚重的西安
它又多了一份婉约与内敛
而比起郑州这座繁华的古城
南阳,又多了静谧的人文气息
01
吴垭石头村
吴垭石头村是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岞曲乡王井村的一个自然村,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原地区极其罕见的传统古民居建筑群,它古老、原始,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据资料记载,吴垭石头村始建于清乾隆八年,由吴氏始祖吴迪元创建,因全是吴姓人居住在石垭上,故得名吴垭。
走进吴垭,清一色的石墙青瓦,依势而建,错落有致:石板路,石板桥、石台阶、石楼门、石窑、石盆、石槽、石桌……无不透漏着它的古朴与原始。
“石石有情,生生不息”,描述的就是吴垭石头村。
除此之外,吴垭石头村周边森林茂密,古藤老树遮天蔽日,与清一色的石墙青瓦,浑然天成,无不彰显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风,使人一置身于此地便流连忘返。
据资料显示,吴垭村古建筑面积平方米,保存较为完整的石头建筑群93座,现存房屋余间,传统建筑80%以上保存完好。
吴垭石头村的古建筑充分显示了吴氏族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他们以石灰岩、水泥灰岩、白云岩为基本材料,石头房顺应自然,依山而建,随地形和功能的需要,灵活布局,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有的视山坡的陡缓分层筑台,在台地上建房;有的在地面不等高的空间,采取屋顶等高地面不等高的办法建房;有的干脆后墙靠着陡峭的崖壁,三边以石头砌墙建房。
吴垭是一个奇异的所在,仅仅与省道1公里之遥,她却一尘不染,古老的建筑、古朴的民风、悠远的古树、神奇的地貌、原始的农具,保持着原始的模样。走进她,就仿佛进入了桃花源的世界,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年吴垭石头村被命名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7年被河南省列为首批古代暨近代民间建筑保护名录,8年被评为河南省民间文化遗产,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景观村落,河南省仅此一家。
02
石头村
村中的房屋,从基石到屋顶,全部用当地的片石砌成,整座村子就像是一座青石堡垒。再加上茂林修竹、古藤老树与小桥流水的互相点缀,更是显得浑然天成、美丽异常!
最重要的是,这里一直以来都不收门票,免费对外开放,再加上淳朴的民风,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客前往,是自驾游的绝佳好去处。
踏入村中,就仿佛踏入了一个石头的世界:石板路、石楼门、石院墙,甚至是石制的生产生活用具,都无一不全。
目前,村中仍保存有42套上百年的石头房屋,村民居住在石头房子里,冬暖夏凉。即便是在酷暑难耐的夏季,白日的石屋里也格外清凉,而晚上睡觉更是要盖上被子,防止着凉。
而除了这些独特的石屋之外,石头村的古树名木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一户村民的家门口,大国槐、皂角树之间,一棵巨蟒一样的紫藤树把两棵古树缠起来,10多条虬枝盘曲,藤蔓在两棵树之间弯曲打结、横向连接、交错缠绕,令人叹为观止!
村民们也将这三株古树视为神树,有什么愿望,便来此祈福。树枝上随风飘荡的祈福红布,也为古老的村落增加了几许神秘浪漫的气息。
03
陈堰村
陈堰自然村,村落整体特征系乡土建筑风格,一宅一院,布局较为合理。传统建造的老房屋,以石墙砖瓦结构为主,多为石砌瓦房。
04
贾沟村
贾沟村地处浅山丘陵区,三面环山,东临古河道,村子建在山沟较为宽阔的洼地。该村传统民居大多是历史原貌,保存完好,至今仍有人居住并发挥着应有的功能。多数家庭是老宅老院,老房屋以石墙砖瓦结构为主,多为石砌瓦房。瓦房建造古朴,传统建筑古色古香。
05
汤寨村
汤寨村位于方城县城东10公里古庄店乡境内,是仰韶、屈家岭、龙山三期文化遗址,古城墙、护城河、“金汤寨”石刻匾额等遗址尚存。经多次战乱,寨墙多处受损,至今存有墙基、寨壕、“金汤寨”石刻,寨内有清初兴建的闫家大院、北宋时期的关帝庙。
06
磨沟村
淅川磨沟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香严寺的所在地,村庄碧波流水、古木葱茏,建筑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图源:搜狐网
万小暄村子整体区域位于河南省香严寺森林公园内,层峦叠嶂、风光秀丽、气候宜人。
图源:搜狐网
万小暄磨沟村历史悠久、文化丰厚,具有古树、古井、古水磨坊、石匠坊、古祠堂等标志性农耕文明设施。
图源:搜狐网
万小暄加上这里自古就是中原通西南地区的咽喉要道、兵家文化传播之地,再加之佛道文化的注入,造就了磨沟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淳朴的民风,具有鲜明的传统村落民俗特征。
图源:搜狐网
万小暄“村落晴如画,桑林昼起烟”,村里的古民居、古树等不但是见证村子存在几百年的见证,还承载着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
图源:搜狐网
万小暄村子位于香严寺森林公园内,所以村里人对香严寺也很熟悉。香严寺始建于唐玄宗年间,达年历史。
古村记整理编辑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