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洞天
“洞天”是道教中的概念。洞天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完整的微观世界,有着自己的时间和叙事空间。洞天是对中国传统景观的隐晦表达,是一种源于内部的观点。关于“洞天”的来历众说纷纭,下边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壹“你要得到至道,必须到四川峨眉山去,求教我的师父天真皇人。”
“你是愿意去呢,还是不愿去?”
“弟子一心要求至道,怎能不去?只是我还带有十万人马,路途如此遥远,怕一时难以走到。”
“这好办,只要你愿前去,我就送你一程,只是去的人多,我师必然见责,你就带上七十个人吧,别的都让他们回去好了。”
黄帝求道心切,生怕错过良机,匆忙将十万人马安置到大阴山下的一条水草丰茂的山沟里,随后便带着七十名亲信大臣马不停蹄的,来见广成仙子。
广成仙子对天焚香,然后袍袖一挥,只见崆峒山上闪开一座石洞,石洞里鸾鹤翱翔、龙吟虎啸;仙乐阵阵和鸣,奇香袭人,另是一番景象。广成仙子给黄帝等人青藤一条,让他们跨上青藤,紧闭双目,说声“起!”只听耳边忽忽风响,轰轰雷鸣。霎时之间,又听广成仙子说声“停”。
贰众人睁开眼睛,面前青山白云、景色迥异。雄姿壮丽的峨眉山便已在足下。黄帝等人向前望去,只见云托青石,石上坐一位白须垂地的长者。黄帝膝行向前,敬礼拜谒,求见天真皇人。长者正是天真皇人。他早知黄帝等人来意,便为黄帝讲授至道,并授《阴符经》,黄帝在授道中领悟了“修道”的精髓所在,并在此后飞升“成仙”。初为雷神后又为中央天君,位列“五方五老”之首,被尊为“中央元灵元老军”。授完至道,天真皇人忽然不见。广成仙子又带他们从原路返回,计算时间,来去恰过一日。
叁黄帝得道之后,心中犹念自己的十万人马,便急忙离开崆峒,到大阴山下那个山沟。却只见荒草没膝,白骨累累,十万人马早已不知去向。原来黄帝入了仙洞,虽只一日,人世间早已过了百年岁月,所谓洞中一日,世上已百年。后人为了纪念黄帝和他的臣民,便把大阴山前边的那条沟叫做十万沟。
黄帝求道升仙的故事即表达了人们对黄帝的爱戴,也是古代人民追求长生不老理想的具象化体现。
编辑:任启明
配音:任启明
参考:
1.《问道崆峒》中国当代艺术出版社
2.《崆峒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
备注
崆峒区文化馆旨在宣传崆峒文化,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