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臬骀荡晓春雨
暮雨晴添五色芝
玉马层峦高似掌
金鸡一水秀如眉
好去长林嬉照路
莫言尘路可栖迟
--明汤显祖
没有刻意安排的中轴线,没有人为的风水形势考虑与总体安排,浒湾村依托于河道和渡口,自然生长成辐射状+平行于河道的复合形态,迁徙来此的各色民众临河、临街而居,形成相对独立又互相串通的小巷小街,像毛细血管一样布满在这约3平方公里的船形河洲高地之上。
浒湾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西部,紧傍抚河北岸,素有江南重镇之美称,古镇水陆交通便利,国道穿境而过,距县城24公里,离抚州市23公里,抚河码头长年停靠各类船只,货船可通赣江直达长江。古镇现有余户,人,镇区占地约公顷,其中农业人口有人,有山地亩,耕地,农民以农为主,地少人多,主产蔬菜与水稻;居民多以手工业、商业和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历史沿革
浒湾村原名金冠里,旧有金官渡、义济渡和杨柳渡,于南宋中、早期形成集市,进而形成村落,距今有上千年历史。原名金冠里,意为金溪乡里之冠。许文焕大约于南宋中早期从抚州郡大臣巷迁金官渡,此湾因之渐称许湾。“文焕公由抚郡而肇基于斯,积德修行,深仁厚泽,一年成居,十年成市。
历三世而分支,列派则自我清卿公始,克敦忠厚,垂训有方,赒人之急,扶人之危,岁有凶荒,施粥以赈之;行人病涉,造舟以济之。风以仁里,渡号金官,而湾遂以许名。”(《许湾许氏八修宗谱》,年)。可见,浒湾是由许姓开基,因风行仁义,造舟渡人,故此地得名许湾。明初,因境内发达的抚河水系,以舟楫辐辏而集市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繁华的集市。
传统建筑
浒湾历史环境要素类型丰富,包括古井、古树名木、石阶铺地、洗墨池、码头、门楼等等,分布分散。古村内保存完整的历史巷道有前书铺街、后书铺街、仁里街、江夏街、篾器街、黄家井巷、礼家巷、占家巷、三姑巷共9条街巷道。
01、扬州街
扬州街具有代表性的老字号商铺“品芳栈”、“其大油行”、“得利园”“永盛祥”“韩记”等堂号保存有40多处。在明代以前,扬州街因街后的河岸有一棵大杨柳树,树边是一个大的渡口,故名为杨柳渡,也有人称之为杨柳坡;因为街道日渐繁荣,与江苏扬州没有差别,人们便习惯地谐音称为扬州街,直到文革时期更名为“红星路”。
02、书房堂
鼎盛时期浒湾镇有书房堂60余家,雕刻匠人余人,涉及纸张生产、竹木贸易、书木策划、雕刻印刷等各个环节。各商号都建成了开阔纵深、相邻又相通的一-座座庭院,著名的有鲁国旧第、冬青山馆、两仪堂、大文堂、文林堂、竹筠栈、贡试纸栈、京兆世家、旧学山房等。
03、书铺街
浒湾书铺街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清末民初,现建筑为清代遗存。浒湾书业兴盛延绵二三百年之久,成为江西的印书业中心,赢得了“临川才子金溪书”的美誉,是与北京、武汉、福建并列的“清代四大刻书中心”之--。
作为“文明之母”的雕版印刷遗址,全国已不多见了,而浒湾古镇明清时期形成的雕版印刷作坊相对集中的两条完整的老街——前后书铺街,历经劫难,存续至今,被人称之为“江西独一无二”。
04、观音阁
观音阁始建于清朝早期,为一少见的特殊的阁庙形式。分三层。下层为巷门通道,长7米,宽6米,向南为拱门,向西为玉门,巨石构筑,上刻“仁里”二字。中层为观音阁,塑观音大士,东边有乾隆二十三年()信士祈福捐助碑一块。上层为阁楼,有观音阁牌匾,阁楼顶盖琉璃瓦。
非遗文化财产浒湾村雕版印刷手工技艺
旧版《词源》及民国初年初中地理课本江西省一节中,均有“浒湾男女善于刻字印书”的记载。据说在书铺街鼎盛时期,刻字匠人达六、七百人,加上印刷工人等,浒湾书业从业人员多达一千余人。刻字匠除本地人外,较多是湖北、福建来的,据说还有不少女工匠。
赣东有“临川才子金溪书”之说,“金溪书”,即为浒湾镇的木刻印书。明末清初,金溪县浒湾的雕版印书业逐渐兴旺,到清朝乾嘉时期,印书作坊林立,60多家印书作坊、铺栈集中于浒湾的两条相邻街巷中,时人称为前书铺街与后书铺街。
现在雕版刻字工艺基本失传,但印刷技艺仍保存在活字印谱工艺中。作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术传承人王嘉泉先生仍住浒湾,他是忠信堂的第七代传人,印过雕板和石印,现会丝网制版印刷(漏印)技术,主要是使用铅活字帮人印谱。
民间的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无异,只是不刻呆板,用一活字框盘取代之。框盘中排列一个个木刻的如同印章的方块反字(亦可用铅铸活字代替),再按老法蘸墨汁刷印即成。如今书铺街已没有印书售书店铺,原来店屋破旧不堪,人去楼空,留下斑驳的青石街巷与地面石道上深深的车辙印迹。
浒湾油面
浒湾油面是金溪县传统名牌产品,又称龙须贡面、龙凤见喜、福禄喜面、寿面等。金溪油面生产地在浒湾,因其地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快,信息灵,原料充沛,自然形成生产基地。
用料讲究,采用上等的能承受拉力的优质面粉、茶油或麻油、精制薯粉或葛粉以及食盐(福建产的细沙海盐为佳)等原料,按照不同季节严格配方,历三期发酵,经手工精制、微风晾干而成。
做工考究,操作严格,制作过程有和面、调料、搓条、过油、绕面、入箱、上架等十余道工序,要求一环紧扣一环,且一年四季的调料不同。
浒湾油面爽滑细腻、烹调不糊、口感不粘,易于消化,可谓老少皆宜。
发展建议
大力宣传和加强古村居民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意识、合理引导群众转移、控制古村居民在保护区内建房。加强对村落的合理利用,促进村落经济发展。
加强文物管理队伍建设,对古村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增强古村居民自觉主动保护古村的意识。
内容来源:古村落家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