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地区,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俗语,这些俗语是先辈根据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到现在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古至今,人们对丧葬都是很有讲究的,农村有一句俗语,叫“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是最注重孝道的,父母辛辛苦苦的拉扯我们长大,不会要求你挣大钱,让他们享清福。但是我们不能不知道感恩,所以在父母生前要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在父母死后也要做到子女该做的。就算没有能力做到让他们风光大葬,但是最起码的体面还是要有的。
“七不葬父,八不葬母”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七”和“八”讲的是时间,因为以前算时间都是按农历算的,所以说逢初七、十七、二十七日的时候,不能把父亲的遗体下葬,而逢初八、十八、二十八日的时候,不能把母亲的遗体下葬。
这句俗语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7项事情没有做完不要出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项美德没有学到不要回家,而另一层意思是指向多留外出的游子在家待一天,另外就是图个吉利,"七不葬父,八不葬母"和"七不出,八不如"具有同样的效果,一个为死去亲人的思念,一个是对出远门者的挽留。
还有一说是因为谐音的关系,父本为男,逢七葬父如葬七(妻),母本为生身之母亲,葬亡逢八(王八)。在这些日子下葬听起来不太好听,古代人因为迷信,对汉字谐音比较敏感,所以会有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这一说。另一说是七和八是古时候皇亲国戚们下葬的日子,是不允许平民百姓七八下葬的,不能与皇族一样,后来慢慢演变成现在的七不出八不葬了,按理说七八应该是好日子的。
在我们看来,这句俗语是没有什么科学道理的,都是比较迷信的说法,但是农村人依旧这么做,毕竟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老百姓认为如果不照做就是不孝的表现,无论怎么讲,目的都是为了缅怀亲人,希望亲人能够在地下也能够吉利。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小编猜你还想看:
俗语:“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是什么意思?蕴含老祖宗智慧
俗语:“一代亲、二代淡,三代不管饭”,啥意思?农村人深有体会
俗语“不怕青龙高万丈,就怕白虎抬头望”,啥意思?有没有道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