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需要用什么药 http://m.39.net/pf/a_6162073.html

要问中国画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当然就是写意了。

画梅花,一枝梅独悬空中,四周可以都是白纸;画人物,五官可以一点儿都不像,但其姿态、神韵,往往把真实情况表现得八九不离十;画山水,任景观美得有多不真实,一条小路、一只小船,瞬间就能把赏画人请到画中去。

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就是中国画追求的境界。今天呢,就有这么一本书,讲了中国画的事儿,它叫《中国画小史》。来,让我们现在就跟着它,感受中国画的诗意之美。

这么多年来,中国人最喜欢画什么呢?

主要有三个画科:人物、山水、花鸟。“人物画线条美,山水画水墨美,花鸟画色彩美”。接下来,咱们就从人物画说起。

人物画,是从六朝时期流行起来的,有几位画家最为著名——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在这几人当中,我们最熟悉的,大概要数顾恺之了。

顾恺之最著名的画作之一是什么呢?我们都能说出名字——《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讲的是一个故事,从曹植是如何遇上甄宓(fú)的,俩人如何互生情愫的,一直讲到甄宓离去为止。

看这幅画的人,就像看了一出情景剧,剧中人兀自哀怨缠绵、欢乐怅惘,而观众呢,也跟着一起揪心。

咱们刚才说,人物画讲究线条美,顾恺之的人物画,就是线条美的代表。

细看《洛神赋图》,不论是人物、走兽,还是山石、云水,顾恺之都以带弧形的线条描绘,圆润柔和,犹如“春蚕吐丝”。

因此呢,顾恺之作画的方法,就被称为“游丝描法”,连谢安看了他的画,都忍不住称赞说,顾恺之作画的方法,自从人类诞生开始,好像都没有出现过呢!

到了唐代,国家实现大一统,画手们不用整日忧国忧民,绘画技法开始突飞猛进,于是出现了阎立本、吴道子、周昉这样成熟的大家。

而这时,山水画也独立出来,成为画手们潜心研究的一个领域。

山水画讲究水墨美,而水墨美跟诗歌一样,充满山水田园之韵。或许正是这样的缘故,在山水画的代表画家里,就有了山水田园派诗人,王维。

王维在中国古代名人里,绝对是个大才子,写诗写得那样好,画技也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的大文豪苏东坡是这么说他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与画,可谓是做到了融会贯通,有机结合。

王维有一幅著名的《雪溪图》,意象尤其精彩。在这幅画的中部,有三间房舍突现在眼前,其中一间房舍前,有人物若隐若现,不知是从房中出来,还是要回房屋中去。

画幅的左下角处,有一座小桥斜架,桥上设的栏杆清晰可见。而桥下的岩石、小坡呢,却用渲染的手法描绘,丝毫不见勾勒技法。

你再往远处对岸看一看,在那儿,也有几间房舍相互依偎着,与近处的景色遥相呼应,犹如写诗一般。

两岸之间,是一片平静的河水,河水边上,参差交错着一大群枯树树枝,颇有冬日萧瑟之感。

定睛一看,哈,原来在河中间,还有一只乌篷小船呢,小船前后,各有一人撑着竹篙,摆着渡。摆渡人要去哪里呢?是出行,还是归家,真想跑上前问一问呢。

不过,《雪溪图》最妙的地方,还不在刚才的这些景色里。那在哪儿呢?

咱们仔细瞧,这幅画的地面,是雪白雪白的,俨然一幅冬日盛雪的景象。可是呢,王维根本没有画雪,他只是把地上的纸面空出来,稍加勾勒,便造就了这样一片白雪皑皑的大地。

王维的这种手法叫什么呢?

很形象,就叫“借地为雪”。这在中国画中,是“以虚代实”的一种方式,用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若您不仔细瞧的话,是不是真以为王维认认真真画了满地的雪呢?

当然了,山水画的代表画家,还有很多,像隋代展子虔、唐代“大小李将军”、北宋张宽等等,都有不小的成就。不过,王维,绝对称得上是“诗人画家”中的佼佼者。

人物画、山水画说完,最后,咱们再来说一说花鸟画。

在花鸟画作中,有一幅备受现代人的喜爱,那就是后蜀黄筌所作的《珍禽图》,是一幅有名的绢本。

大伙儿可能不知道,《珍禽图》呢,是黄筌信手完成的,他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给儿子黄居寀(cǎi)提供一个临摹样本而已。可是,这一信手,就信手成了一幅著作。

看《珍禽图》的第一眼,你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了去。

在一片平整的织物之上,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小动物,有小鸟,有昆虫,还有乌龟。它们有的静静注视着前方,有的缓缓爬行、觅食,有的呢,则展开双翅,在半空中撒着欢儿。

这些虫鸟的体态、神情,都被黄筌描绘得精致而立体,看这幅画的人,可不仅只看到它们的样子,还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呢!

不知道黄筌的儿子黄居寀,在临摹老爸的作品时,有没有被这些生动的小家伙迷住呢!

花鸟画的另一个代表画家,我们不得不提,他就是宋徽宗赵佶。

在政治上,宋徽宗的确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庸才,腐败无能、重用小人,让百姓过够了苦日子。

可在艺术上,这位皇帝展现了非凡的天赋,他在诗文上造诣颇高,创立了举世闻名的“瘦金体”,而且,还是一位相当有潜力的灵魂画手。

赵佶著名的画作之一,正是那幅磅礴而不失细腻的《瑞鹤图》。

《瑞鹤图》的上半部分最引人注目,二十只仙鹤优雅地盘旋于半空,它们白羽黑翎,姿态各异,没有一只是相同的。

画幅下方的小半部分,是端门轮廓分明的屋檐,屋檐周围,由淡笔勾出浅红色云层,一团团、一簇簇,交叠缭绕,仿佛正要冉冉升起。

整张画幅,由匀净的石青色铺就成底色,就这样,青天与红云交相辉映,表达出吉祥的寓意;而白鹤则冲出底色,成了最耀眼的存在。

不得不承认,赵佶的艺术构想是高超的,他把赏画人的视线压得很低,留出大块天空给白鹤,这样表现出来的白鹤,才更醒目,更有生气。

这么看来,如果赵佶不是被皇室身份所限制,也许,他真的能成为一个独步江湖的大艺术家呢。

其实,中国画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从来不是某些人的特权,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共同创造的结晶,在他们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中,才有了这些被后世珍藏的作品。

在《中国画小史》这本书中,有许多这样的画作,这些画中有诗,有声,也有历史,有感情,还有许许多多的呐喊和反省......我们在赏画的同时,也是在聆听作画人的心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