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白癜风有效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4667942.html

本文转自:科普中国

倘若有人问你:“大熊猫的孩子叫什么?”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小大熊猫”。

为什么不能说“小熊猫”呢?

因为有另外一种动物就叫这个名字。

上图:大熊猫

下图:小熊猫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小熊猫目前仅分布在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区域,包括中国、缅甸、不丹、印度及尼泊尔等国家,属于青藏高原旗舰物种。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它。

小熊猫与大熊猫同样是高度特化的以素食为绝对主食的食肉目动物,在某些特征上与大熊猫具有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着属于它本身的独特魅力与形貌姿容。

小熊猫通体长约80至厘米,平均体重仅5千克左右,它的尾巴约30至50厘米,像狼尾一样又粗又长,尾毛上还镶着9个红褐色与黄白色相间的环纹,因此又得到一个奇特的俗名——“九节狼”。

比起“黑白版”的大熊猫,小熊猫则是不折不扣的“彩色版”。它的面部较短,近似圆形,与相对壮实的身躯相比小巧可爱。再加上在脸颊、鼻周及额头上白色的斑块和长长的胡须,更添俏皮。从眼睛向下延伸的一条宽大的棕红带将鼻周的白色与脸颊的白色分隔开。耳朵大而高高耸起,边缘为白色,看起来机敏灵巧,时刻捕捉环境周遭的信息。深棕色的眼睛又小又圆,时而有神,时而惺忪。

看到这奶凶奶凶的小熊猫小编表示很难不爱。

小熊猫的两个种(喜马拉雅小熊猫和中华小熊猫)栖息地海拔略有不同。喜马拉雅小熊猫略高,在米至米间;而中华小熊猫则在米至米间,但基本都处于高山和亚高山带。

喜马拉雅小熊猫(上)和中华小熊猫(下)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小熊猫是一种喜欢温暖潮湿而又较为耐寒的一种山地动物,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带,并且对微生物环境还有着严格的选择性。

一般来说,小熊猫特别喜欢坡度较大、树木郁闭度适中、竹子长势良好、离水源较近并且有杜鹃树的典型生境中活动。

小熊猫前肢的手掌上和大熊猫一样,有由一块腕骨特化出来形成一个的“假拇指”,功能却和真正的拇指一样,能与其他五个长而分离的趾对握,灵巧地拉扯竹枝,采摘竹叶,并可以抓握着食物吃,显得很斯文。

与大熊猫吃得多排得多,而且随地排便的“不良习惯”不同,小熊猫十分爱清洁,总是到一个固定的隐蔽地方去排便。

由于小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所以前臼齿虽未减少,但食肉动物特有的裂齿几乎已丧失切割作用,上下各有2对的臼齿短而宽,上面有亮而粗糙的磨面,以适应磨碎坚硬的竹纤维,另外它还具有强大的咀嚼肌肉和与之相应的骨骼结构,从而增添其咀嚼的力量。

图片来源:科普中国

小熊猫的嗅觉、听觉和视觉都不算太好,加上性情温和,自卫能力差,因而极易受到豹、云豹、豺和黄喉貂等天敌的伤害。遇到危险时,常发出“喔喔”的高声惊叫,然后逃到密林中躲避,万分危急时才会猛咬对方,或者直立起来,用前爪扑打。

它在地面上行动迟缓笨拙,跑得并不算快,只有爬树的本领十分高强,一下子就能爬到很高很细的枝头上去,常常使得一些会爬树的猛兽也奈何不了它。

在小熊猫的肛门附近有一个分泌腺,它常用这个部位摩擦树干、岩石等突起物体,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作为吸引异性或传达信息之用。

在每年的6至7月,此时高山环境的季节相对平原地区来说恰为晚春,温湿度适宜,食物丰富,对于生活在高海拔的小熊猫来说正适宜繁殖后代。

如今,小熊猫已经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