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桥,又称为“老大桥”。
许多当地人的童年记忆从老大桥开始。有人回忆自己曾经被外公抱着在桥上看夕阳,有人记起自己小时候曾在桥下河滩上捕鱼捕虾。它的身上曾被牛车、马车、人力车碾出车辙,也见证过人们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电瓶车到汽车的变迁。
几乎没有人想到有一天它会在洪水中倒下。7月7日上午,屯溪老大桥轰然倒塌,只留下了一个孤零零的桥墩。洪水汹涌而过,带走了百年的遗迹,只留下了一些钢筋泥土和我们心痛的眼泪。整个歙县也都在洪水的冲击下陷入了泥潭,但你知道曾经的它有多美吗?
在洪水来临前,镇海桥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宝藏小城。城内水碧山青,晨起时烟雨缥缈,村子里白墙黛瓦,四季花香温婉沉静。
泛舟游于新安江上,凉风习习,烟雨蒙蒙。目之所及一派清幽景致,远方美景像极了古诗词中描绘的三水画,美得让人窒息。小船荡荡悠悠,飘荡在江中,与江面、天空一同绘出一幅美景图。望着江水青山,整个人就会卸下防备,甘愿醉在这天地间的水墨韵趣中。再无心思理会凡间浮尘往事。
踱步在歙县的村落,满目皆是土墙黑瓦的房宅高低错落。遇上清晨山雾未散,土楼就会笼罩在一片氤氲中,影影绰绰。像这样整整齐齐的土楼,在农村已经不多见了,它就这样坐落在山脚,见证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穿行在古村里,只见久经风雨的土墙斑驳落离,瓦片颜色也深浅不一,脚下碎石小径曲折坎坷,向高处的古房延伸,窗台护栏锈迹斑斑......几户房瓦间冒出了一缕青烟,仿佛在告诉世人,这些都是古老IDE延续。
这里的一景一物无不被烙下深深的岁月痕迹,历经百年,使人动容。漫步村中少有行人。脚下的石板路都被岁月磨得光滑。
慢悠悠地走到棠樾牌坊群,抬头仰望着7座高大的牌坊巍然屹立在阳光下。棠樾牌坊乃徽州之最,它们分别代表着“忠、孝、节、义、节、孝、忠。”
每一座牌坊都记录着明清时代令人心酸凄楚的往事。每一座牌坊都依附着伟大的灵魂,用生命成就了棠樾的辉煌。看过徽州牌坊的人都说:“徽州三绝,牌坊为最”。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徜徉于沧桑的青石牌坊下,恍惚中,这些故事就发生在眼前,依稀还能听到当年巨贾显宦衣锦还乡的喧嚣锣鼓声、柔弱的徽州女人在美好的年华里,无声的哀怨蹉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