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仲舒提倡的儒家大一统学说中,有一个制约皇权的武器叫做天人感应。
关于天人感应有篇专文论述:西汉董仲舒留下一个暗器,让无数皇帝战战兢兢,为何威力如此之大
天人感应简单说,就是皇帝好,政治清明就会有祥瑞出现,天下大吉,五谷丰登,反之则天象异常。今天地震、明天天旱、后天雪灾、时不时出点妖精鬼怪出来。
如此祥瑞说和异像说背后,都是天对于皇权代表,天子的告诫和提点。
表现好,夸奖你,表现不好,谴责你提醒你。
(儒学的发展)其中,最大的祥瑞就有,“黄河清圣人出”。
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泥沙俱下,至古以来都以浑黄的河水闻名,要不也不会得名黄河了。
数百上千年,黄河水清的事情几乎绝迹,唯有的不过是汉朝宋朝时候故事。
这故事,在开始之后,都被统治者极力推崇,成了自己政通人和的业绩,只是这业绩和后来的际遇比起来有点不堪啊。
(黄河)先说说著名的书画皇帝,糊涂政治家宋徽宗时候的黄河清。
作为亡国之君的宋徽宗赵佶,其实一生除了最后的国家败亡外,可谓顺风顺水,当政二十多年,几乎都是太平日子。
朝堂之内,文人党争不断,可是对他的影响不大。
朝堂之外,宋朝虽然腐败,但是经济依然繁荣。
宋朝之敌,辽国早就因为百年和平从狼变成了哈士奇。
潜在的威胁,金国还没有崛起,哪个时候的宋徽宗日子过的很太平,也很无聊。
一般无聊了,太平了的皇帝,都醉心享乐。
于是书画还有美酒美女成了宋徽宗的日常,除了这日常之外,宋徽宗另外一个追求就是祥瑞。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这不在宋徽宗执政的第七年冬日,下人报告:
陛下陛下,喜报,乾宁军地区(今河北青县),发生了黄河水清的异像,八百多里黄河水,一夜变成了清水,还保持了七天七夜。
正愁没啥有趣事情的宋徽宗一看,黄河水清啊,天降祥瑞,大好事啊。
于是下诏将乾宁军地名改成了清州,清州意思很好懂,清水之州呗。
(清黄之间)可是,这事情透着不靠谱,不靠谱的原因也很简单,黄河水清会在寒冬腊月吗?
北方地区的寒冷,今日的中国人都有体会,更何况宋代,河水都结冰了,那来的清水流动。
如此常识性的问题,被报告祥瑞的官员自动忽略了,至于忽略的原因,自行脑补。
如此祥瑞上报,引发无聊的皇帝内心深层次的需要。
这祥瑞不就是政通人和的表现吗?
其实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不是首次,在宋朝之前的汉朝,也发生过一次。
那次是汉朝著名的败家皇帝汉恒帝时期。
桓帝延熹九年(年)四月,黄河水居然在丰水期出现了水清的神迹。
这神迹出现也让汉恒帝虎躯一震,虎躯一震之后他就拉开了东汉末年政治灾难性事件党锢之祸的序幕。
两百多名力主清议,抨击时政的文人受到逮捕审讯,汉恒帝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件事,黄河水清,不是政通人和的体现,但是他却用这祥瑞给自己壮胆,进行了一场持续十多年的政治斗争。
只不过这序幕虽然被拉开,可是汉恒帝却命不够久,时隔一年他就去世了。
(圣人不是汉灵帝)按理说,黄河水清圣人出,那么后续继位的汉灵帝是圣人吗?
我看也不像啊,灵帝虽然有点政治手腕比他爹强点,可是手段依然不咋地啊,最后在任上还发生了动摇国本的“黄巾之乱”、
汉朝就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后覆灭。
历史教训在前,不知熟读《资治通鉴》还有《汉史》的宋徽宗有木有在书中吸取教训。
在我看来他是没有吸取教训的,反而借助祥瑞之名,大做文章,给无聊的生活添光加彩。
在宋徽宗大张旗鼓宣传下,全天下都知道了黄河水清的大事件,无数官员开始歌功颂德起来。
顺带着开始了一场献宝大赛,陛下不是喜欢祥瑞,喜欢有趣的事情吗?
本着陛下喜欢什么,臣下进献什么原则,再没有人会去考证为何寒冬腊月黄河水清这细枝末节。
反而是变本加厉的进献祥瑞,献宝的人那是一个个接二连三出现。
先是臣下进献了一个六寸见方的龟玉印,刻的字也十分讨喜“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又一次给黄河水清做了一次官方宣传营销。
营销之后,宋徽宗一看臣下这么上道,自己也不甘寂寞,找了个玉石大匠,自己给自己刻了六个皇帝专用玉宝玺。
为何一口气刻印六个,其实当时的宋徽宗还想要低调一点。
因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宝玺就是六个,自觉不如秦始皇的宋徽宗想想,还是不要超过为好。
但是皇帝的想法总在变,在臣下的曲意迎逢之下,宋徽宗自觉功盖秦始皇,远超汉武帝。
(无聊的宋徽宗)黄河水清啊,哪个秦皇汉武都没有,我有!
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将自己新刻的六个玉宝玺,加上民间进献的龟玉印,还有自己原来用的受命宝玺,和在一起,称呼为“八宝”。
称呼为八宝不说,还在第二年开年第一天就迫不及待的给自己加冕了八宝。
意思是,自己超过秦始皇的功德,是千古第一帝。
做完这一切还不觉得过瘾。
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宋徽宗还顺带着“大赦天下”,让无数囚犯感恩戴德的给自己去宣传宣传。
如果一场营销案,按照这样的做法去做,成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因为肯花钱(官宣),而且还有托(囚犯),这内外配合下,想不上热点都难。
可是政治这事情不是营销,是要看结果的。
志得意满的宋徽宗还在飘飘然与黄河水清的献瑞,这不幺蛾子就接二连三不断出现!
大观三年(年)夏,太阳公公不老实的爆发了一出太阳黑子。这异像无数人都看见了,想掩盖都没办法,太阳出问题那是大事件啊。
怎么办?
宋徽宗想到所有人都不喜欢蔡京。得了,就拿你祭旗,悲催的蔡太师因为太阳黑子下课了。
不过蔡京下课没多久,想念蔡先生书法的宋徽宗就将蔡京弄回来了。
可弄回来没几个月,天又出了问题。
这次是彗星扫过地球,彗星出现都带着扫把,这寓意也不吉利啊。
如何办?
宋徽宗又纠结了,于是对臣下说,你们有话直说,有错误都指出来我改还不行吗?
沸沸扬扬的大殿内顿时人声鼎沸,无数人又开始了党争的套路,无奈的宋徽宗又一次拿蔡京当挡箭牌,蔡京悲催的再一次被流放去往杭州。
(背锅的蔡京)去杭州的蔡京潇洒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地方美啊,人美景美适合书画。。
可身居京城的宋徽宗潇洒不起来啊,接二连三的星相灾异示警让宋徽宗开始怀疑人生!
老天你啥意思,先是黄河水清,然后就接二连三弄星相示警,你这不玩我吗?
于是宋徽宗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也为了在无聊的日子找寻精神寄托,开始信起了道教。
每日对着太上老君画像三跪九叩,那虔诚的劲,几乎比拜自己祖庙更卖力,进而在不断拜道君之后,找到了做神仙的感觉。
尝到甜头的宋徽宗,就此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还自封自己为“教主道君黄帝”。
呵呵哒,人间皇帝当的不过瘾,抢起了道教皇帝当,该说这宋徽宗心诚还是胆子肥咧?
事实证明,无论信不信道教,信不信天象,这天就是不对宋徽宗的盘。
政和七年(年)冬,一颗如月亮一样的星星居然从空而过,划过天空滑向南方消失无踪。这可不是一般的星星,而是和月亮一样的东东,几乎和今日不断被提及的UFO类似。
这万众瞩目的天象,又不是好兆头,该如何解释咧?
宋徽宗虽然信道教但是功夫不够,于是就问钦天监的官员。
这钦天监混事的官员,也都是些吃稀饭的,没啥真本事,说来说去,就没一个和宋徽宗心意的。
最后没办法的宋徽宗一看下面人都不靠谱,也不管啥了,自顾自话的说,这是祥瑞,是祥瑞。
马上就会有好事要发生。
(祥瑞和好事情那副嘴脸和后世的无数神棍,有着及其契合的地方。
可是这皇帝不是神棍啊,不能靠忽悠过日子啊。
心安理得到癫狂的宋徽宗,依然躺在太平盛世上安稳做道家皇帝,人间皇帝。
可这人间,却早已经干柴烈火。那出现的UFO,就如《水浒传》开篇异像中的,颗魔星划过天空一样,寓意一场动乱的开始。
魔星过境,引发人潮涌动,这涌动的英雄就是著名的方腊。
造反的方腊,让宋徽宗尝到了背叛的滋味,声势浩大的起义,席卷东南六州五十余县,纵横数省,轰轰烈烈急急如烈火。
烈火过境,万物皆然,面对这无数的叛军,宋徽宗终于清醒了。
于是一场镇压活动开始,大太监童贯领军,在中央禁军、西军轮番绞杀之下,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不过年余就凉了,方腊也成了老腊肉。
可是这老腊肉影响力可不底,吃了要死人的。
随着方腊起义的兴起和镇压,宋朝国库空虚,一时间财政问题更加捉襟见肘,处处缺银子。
看上去富裕的宋朝也因为这动乱,动摇了国本。
被动摇的国本,配合好大喜功的皇帝陛下,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可以想见的了。
北宋在最后的岁月,达到了历史的顶点,他们用联金灭辽的方式,灭亡了哈士奇一样的辽国,收复了魂牵梦绕快两百年的燕云十六州,最后又在这顶点之上迅速陨落。
燕云地区还没站稳脚跟,就被野蛮的金人连锅端了。
连锅端了不说,金人连炉子都要踹翻,节节逼近,步步紧逼。
数次开封之围,一出靖康之耻。
记录了华夏最悲惨历史,也记述了荒唐皇帝,最后的荒唐,甩锅儿子,自己做天上皇,最后又不甘寂寞要回开封的花花世界,以为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不曾想,快活日子没有了,反而成了阶下囚。进出退让间,南巡北狩间,除了荒唐,更多荒诞。
不知最后在去往五国城的路上,宋徽宗是否会记得,黄河水清?
不知最后在献俘五国城的当日,宋徽宗是否会记得,自己层八宝加身功高秦皇?
不知最后在身死五国城的那刻,宋徽宗是否会知道,自己的道家宝身,最后居然成了灯油?
三个不知之后,是不该忘却的记忆和荒诞。
这记忆和荒诞,几乎惯穿与华夏皇权的历史中,黄河清圣人出,将圣人寄托于河水,不如苦干实干来的自在、痛快而又不失真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