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港闸的前世今生
河口一方青石,揭开南通建城千古之谜
沧海卷走岁月,江山留下胜迹
然而
江海大地上
又有多少地灵人杰、文化古迹
被浪涛淹没,被风沙埋葬?
一合古墓碑刻,深埋地下千年
它无意中保留下
古通州建城、古运盐河漕运等
诸多秘密
重见天日后,破解了千古之谜
年秋冬之交,陈桥公社第九大队第九生产队(今陈桥街道河口村)开挖大寨河时,出土一合墓志。该墓志铭碑由上盖下底两块石碑合并而成,个体呈正方形,碑志系青石雕刻,雕饰朴拙华美。当时向上级报告,南京博物院派人将墓碑拉走。待南通文博专家看到从南京带回的墓志拓片,方知这是一部刻在青石上的“史书”!
该墓志志盖盝顶题“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9字,四周纹饰为八卦图案、十二生肖动物图像、日月星辰方位图案及江海浪纹,四侧雕绘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形象。该墓志被南博列为五代碑刻之遗珠瑰宝,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墓志铭所冠“唐”字,当属“南唐”无疑。它记载了墓主徐夫人的生平事迹和姚氏家族的发迹史,反映了南通公元年建城前半个多世纪,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情况,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科技价值。
南通成陆历史,宋前无确凿史料可考。现存狼山北麓题名坡摩崖石刻,系五代杨吴天祚三年(公元年)姚存题名,被公认为南通最早有文字的文物古迹。可惜这一“硕果仅存”的五代人文古迹,原文剥蚀不全,经专家考定补缺也只有区区26字,记载这位“东洲静海都镇遏使”赴西都(南京)朝觐返途于狼山摩崖勒石留念的史实。至于姚氏其人其事,历代史志略有零星记录,但着墨极简略,对其统治和开发南通经济社会的史实也付诸阙如。徐夫人是姚氏家族重要成员,其墓志的出土,将姚门在江海大地的具体轨迹做出披露。
勒石狼山的姚存就是统治南通东洲、静海(胡逗洲)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姚氏家族首任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墓主徐夫人为南唐静海指挥使兼都镇遏使姚公之妻,专家论证,她的丈夫就是姚氏世袭政权的第三代掌门人姚彦洪,也即姚存的孙辈。这位徐夫人,也就是姚徐氏出生于淮北东海郡(今连云港市海州)的豪门望族,协助姚公管理多人的大家族,38岁芳华之龄去世。此时,北方强大的后周政权已大兵压境,姚氏军事集团处于垮台前夜。对于徐夫人逝世后静海姚门的终局,《资治通鉴》说,后周显德三年(公元年),“唐静海军制置使姚彦洪率兵民万人奔吴越。”《通州志》则说,“其后彦洪益受困,聚族自焚”。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公元年(后周显德五年)正月后周军攻占静海,三月攻破东洲。至此南通并入后周版图,并设通州府于静海,东洲改称海门。这一年,就是史载南通正式建城的年份。
徐夫人的墓志铭叙述姚氏家族统治江海岛屿的历史,其时间起讫涵盖了南通建城前半个多世纪的五代时期。《徐夫人墓志铭》的出土,见证南通地区确凿可考的最早盐场,属唐末、五代位于静海镇的永兴场。墓志志文中准确记载了古盐场永兴场的西北界境域(今陈桥街道河口古村落地界),具体到盐场境内的村落店铺名称、新老河段位置等。
志文中说,徐氏“葬于静海都镇管下永兴场王铎铺界新河北、永兴场运盐河东二百步”,令人惊奇的是,此墓志出土方位往西二百步,果然有一条千年未变的古河。
墓志序文中特别描述了永兴盐场煎盐和漕运的场景:“司煮海积盐,鹾峙山岳。”遥想当年,永兴场运盐河畔囤银积雪、耸峙山岳,河口古津渡上呈现出一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
志文还记载姚氏政权上佐国家,负有“专漕运,副上贡”的世之绩业。此寥寥6字,却足以勘正年来《通州志》对地方盐运史的语焉不详,有力证实了通州至扬州府之间的古运盐河及其漕运历史,早于北宋嘉祐年间运盐河主航道全线疏浚贯通之前就已实际存在,并肩负南盐北输的重要使命和漕运功能。随着大海东去、长江南移,曾经处于江海怀抱的永兴盐场,不得不东移南迁。唯独流经河口的运盐河航运不见萎缩,反而日趋兴旺繁忙。
往事越千年,独留青石付遗篇。河口村“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的发掘出土,揭开了我们城市的肇始之谜。从这方墓志,我们可以证实当时静海都的建制,证实东洲镇的存在,证实永兴场与通扬运盐河的具体方位和盐业盛况,以及胡逗洲西北境域详细地理方位等珍贵历史信息。它破解了南通成陆建制后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千古谜题,成为记录南通江海地域文化的首部珍贵历史文献和实物遗存。
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并不直接坐落于大运河边的南通也被纳入其中,原因是大运河的一条重要支流——运盐河(通扬运河前身)流经南通。唐宋时期,南通已成为全国四大产盐地之一。
徐夫人墓志的记载,说明五代时期,南通的海盐就能通过大运河漕运系统,运送到全国各地。运盐河为这座素有“江海门户”之称的城市带来古代的繁荣和近现代的工商文明,为南通成为“近代第一城”提供可能。
为了推进南通运河文化带建设,年12月,港闸区在南京召开“通扬运河南通段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十八里河口出土《唐东海徐夫人墓志铭》专题研讨会”。围绕这块珍贵墓志,与会专家就如何彰显通扬运河南通段运河文化遗产,提升“唐东海徐夫人墓志”出土地——十八里河口知名度,打造南通大运河文化名城的地域特色和城市名片展开研讨。与会专家建议,应在十八里河口徐夫人墓志出土遗址筹建“通扬运河文化博物馆”。十八里河口运盐河文化带,可以与如东掘港国清寺海丝文化带连接起来,共建南通大运河文化景观长廊。
《追梦港闸》为您讲述身边的港闸故事
精彩继续!
来源:《追梦港闸》
编辑:凌波刘铃燕
主编:龚海霞施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