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zn_bjzkbdfyy/

文/图记者张亚军王甜

10月9日,淄川区西河镇,秋高气爽。小东坪村、宝泉村、龙湾峪等村边的庄稼地里,黄褐色的土地上铺满了红彤彤的红薯,构成了一幅秋日丰收的喜人画卷。

这些红薯可不是普通的品种,而是西河镇为当地村民引进的扶贫种植项目——烟薯25(蜜薯)。“农业专家来检验过我们的土壤,说这里的富硒土质非常适合种植烟薯25,种出的蜜薯甘甜,口感软糯,营养价值丰富,尤其适合烤着吃。”宝泉村党支部书记齐圣舜介绍说,烟薯25是烟台农科院选育的蜜薯新品种,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今年他们村十几户贫困户共种植了40多亩烟薯25,虽然第一年种,但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长势不错,口感颇佳。

△看着丰收的蜜薯,农户们发愁销路。

“我们这里全部为纯绿色培育,使用鸡粪等有机肥料进行覆膜种植。虽然前期有些干旱,但每亩地也能收多斤。这样算下来,我们村今年就能有12万斤蜜薯的收成。”齐圣舜说。

据了解,烟薯25的种植户都是村里的贫困户,四十亩地总共投入了九万余元,对他们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数目。然而,获得了丰收的喜悦后,村里的种植农户们却遇到了销路不畅的难题。

记者了解到,今年西河镇小东坪村、宝泉村、龙湾裕、南裕等村组织扶贫户统一种植了近亩该品种蜜薯,预计丰收近70万斤。然而由于销售渠道不畅,这些“扶贫红薯”遭遇了销售难题。

除了蜜薯之外,小米的销售同样也成了许多农民发愁的难题。在西河镇东岭村,贫困户国延民和老伴正在晾晒自家种的青石山小米。69岁的国延民由于视神经萎缩,双眼几乎没有视力,而且听力也不好。由于身体原因,他和老伴常年以种地为生,收入微薄。但让老两口高兴的是,今年种的小米喜获丰收,五亩地丰产了斤谷子,磨出了1斤小米。

“今年虽然下了一场涝雨,但是我们家只有一亩地受影响。没想到有了个好收成,产量比去年翻了好几番。而且今年的小米格外好,没招灾,做出的小米粥格外黏稠。”国延民捧着自家金黄色的小米,高兴地说道:“这可是纯正的青石山小米。”

据了解,与西河镇大部分村庄一样,东岭村的庄稼地也都是青石山地,种出的小米色泽金黄,熬出的米粥黏稠,口感顺滑。东岭村从老一辈就有种小米的传统,一年年延续下来,才有了小有名气的“青石山小米”。

小米虽好,老两口却愁着卖,他们不会像年轻人那样利用网络线上销售,因为身体原因赶集市售卖也不可行。看着别人家的小米一点点销售出去,老两口着急了。到目前为止,零零散散才卖出了来斤,还有斤小米待售。

而在西河镇,还有许多像国延民这样的种植户,守着好小米不知道销路在哪里。据了解,西河镇今年共收获小米近6万斤,目前仅销售出去2万多斤,还有近4万斤小米没有销路,“希望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能够帮助一下这些贫困户,把辛辛苦苦种的好小米尽快卖出去。”东岭村党支部书记焦念亮心急地说。

助农行动,邀您同行!本报在此搭建起一座助农惠农的桥梁,希望社会上的广大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广大贫困户渡过难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