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撩的这部电影青石是等了许久,才迎来它的到来。
主要是之前听了太多它的太多赞誉,甚至许多人称之为“年度最佳华语片”
而且这还是一部黑白电影,但就是这样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电影,成为去年台湾电影最大的惊喜,在金马奖上获得十项提名,并且最终轰下5个奖项
导演黄信尧,之前是拍纪录片的,曾经凭借短片《大佛》拿下年金马奖最佳短片的提名。
虽然仅仅是短片,但就是这样的故事被台湾知名电影人钟孟宏(此前青石推荐的《一路顺风》就是他拍的)看中,促其发展成剧情长片,片名也更直接:
大佛普拉斯
普拉斯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英文plus的音译,也就是说这是大佛+、大佛加长版。
仅仅一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位导演对于自己剧情长片的戏谑。
而更让我们震惊的,是片子所呈现出的一种观影感受。
在豆瓣上,评分:8.4,好于94%喜剧片
虽然定位为喜剧片,但它就是在验证那句话:
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
影片讲述的是台南地区几个底层人物的卑贱生活,看他们的对话常常会让我们发笑,但发笑之余却总会透出许多绝望的色彩。
主人公名叫肚财,这在闽南语中其实也有肚脐的意思,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一个只有底层人民才会用的名字。
肚财属于被最容易被社会遗忘的边缘群体,自己一个人生活,主要靠捡垃圾为生。
捡了一整天的破烂,也就能换个台币,按照现在的汇率算也就是人名币21块。
肚财在白天捡破烂,到晚上经常会去找夜班门卫菜脯(闽南语为“萝卜干”的意思)聊天打发时间。
菜脯同样属于边缘群体,年过四十依旧未婚,家中还有一位患病的老妈,下雨天家里就跟水帘洞一般四处漏水,掩盖的方式就是找一块广告布遮盖。
菜脯所在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佛像创作的工厂,白天工人干活,晚上菜脯就在一个铁皮做的保安室里值班。
平常的时候,就是唠嗑、和肚财翻翻他从破烂堆里捡来的情色杂志,所谓的夜宵则是肚财从赌徒的赌桌上收走的冰冷剩饭。
肚财在外面唯唯诺诺,低声下气,别人稍微怼一句,他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也就只有在菜脯这两平方的货柜警卫室里,肚财说话才会大声,才能找到一丝的自信
这一天,两人翻完杂志之后百无聊赖,肚财就突发奇想的怂恿菜脯去拿老板奔驰车上的那个行车记录仪。
借以偷窥老板在车上的奢靡生活。
老板黄启文是海归高材生,主要从事佛像文艺创作,他的家人都生活在国外。
所以,有钱人黄老板在台湾的生活也就更为丰富多彩了。
这种色彩就主要体现在这行车记录仪中,行车记录仪只能记录前挡玻璃前的路况,但是也可以录下车内的声音。
肚财和菜脯虽然看不到车内黄老板和各种小三的艳丽风景,但仅仅听声音就能让这两位无聊的人高潮迭起了。
自从在黄老板的行车记录仪里找到这些让人耳根发红的资源之后(据许多网友说,看这片突然遭遇家人回来引发各种尴尬),两位光棍就一发不可收拾,每次一到晚上就聚在一起,偷窥着老板路上的风景。
直到有一天,两人突然在这个行车记录仪发现了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按照常人来说,一般都是伸张正义,但对于这两位生活在社会底层、对于外界压力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的人来说,这是不该看到的“脏东西”。
两人求神告佛依旧没能找到解脱的方法,片中有一个具有讽刺而现实的场景,好友土豆带着两人来到他大伯看守的一间中正庙寻求解脱。
尽管这是一间没有什么香火、无人问津的庙,但土豆的大伯看着这两位穷鬼依旧摆谱得瑟,说:
这神喔有时候也会挑人的
他们哪里知道,社会已经现实到连神也是会挑剔
两人已经走投无路到都被“神”抛弃了。
影片名字“大佛”,指的就是黄老板正在创作的一个项目
但同一尊大佛下,却是两种人生。
富人的生活是莺歌燕语,多姿多彩
穷人的生活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势如水火、任人宰割,更没有任何尊严
著名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的台词虽然是这么写的: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是需要:
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
肚财问菜脯,你人呆呆、老实巴交的,有什么背景可以靠的?
菜脯说他的背景有:
香蕉、芭乐、凤梨,还有莲雾
别人家的生活是开着奔驰逛遍整个台湾的美景,而他们的生活,只能在这两平方的铁皮屋里畅想。
整部电影通过这些零碎的琐事呈现出一个悲凉的世界,其对惨淡现实的讽刺挖苦虽然处处调皮,却总是让人在欢笑之后感伤黯淡。
而且,这种老生常谈的社会批判在导演的这次实验中,展现得生动幽默。
它的实验有三大特色,
第一,导演的旁白。
影片中,导演从一开始就用旁白强势插入,先是调侃自己的两位制作人,接着预告说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他会三不五时的跳出来为大家解说剧情。
放在以前,大家都会对这种自以为然的旁白嗤之以鼻,但在这部电影里,导演的旁白却使得电影的戏谑和悲悯更厚浓厚。
甚至有那么一刻,我们会特别期待旁白的出现。他就想说书人一般,在展现故事,也在评论着人世间的世态炎凉。
第二,打破第四面墙
同样是进一步阻挡观众对故事投入过多的情感,用意也是在提醒影迷这是一部电影。
片中有个很调皮的桥段,肚财的摩托被警方没收后,就借了土豆的摩托。
肚财说你一个男人骑什么粉红色的摩托车?
土豆说这电影是黑白,观众怎么会知道?
这时候,电影很不配合的把土豆的摩托抹上了粉红的屁股。
还有一处就是开场介绍肚财,不知道他那么穷,为杀那么喜欢夹娃娃。
这时候,肚财突然对着镜头说:
夹娃娃很疗愈啊
第三,也就是在这个新时代,本片为啥还用黑白影像?
3年前拍短片是因为经费不足,用黑白影像可以抹去低质道具的不足(比如有的道具是塑料的,为了呈现出金属感,只好用黑白)。
拍长片的经费明显足够的,继续采用这个风格是制作团队没想通过本片赚钱,就是想实实在在的拍一部自己想要的电影。
而这种黑白,和行车记录仪里的彩色的风景,意外给影迷造成了“穷人的世界是黑白的,富人的世界是彩色的”这种别致感受。
此外,如果仔细看,你会发现彩色镜头只出现在行车记录仪中。
其实,这也是导演的第二层用意,也就是肚财和菜脯的理想未来。
导演是想要用这种彩色,回过头来去反应两个人对于另外一个世界的想象。
他们的世界是黑白的,对于富人世界很少接触,行车记录仪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的窗口,同时也是透过这个窗口来看电影,将自己想象成车中人。
他俩饶有兴趣的讨论着,仿佛站在高处在观看车中的两位戏子,这时候的他们终于有了指手画脚的机会了。
整部电影处处充满了黑色幽默、诙谐的调侃,导演在旁白中时不时阻扰观众将自己代入电影的故事中,但在最后突然没了声音。
随着一片诵经声中,大佛突然发出了闷响。
有人说,这是神灵仙灵了,死者得以起死回生,但这时候底下诵经的信徒们却都露出惊恐的神情。
这种闷响、充满魔幻色彩的开放式结局,使得观众一下子就沉入大佛的腹中,沉在整个黑暗里。
它或许是在提醒我们,戏谑的故事里透着生活的真相,我们在看着别人的故事,其实也成为别人嘴里故事中的主角。
在辉煌、高大的外壳下,我们是否也被困得难以喘息,却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