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灵青石 >> 灵青石历史 >> 特别

各位家长、小朋友们:

“双减”之后,怎样才不算虚度假期呢?对于孩子来说放假不仅仅是放松娱乐的时候,更是促进成长的时机,如果孩子能够利用好每个假期,那么就能有更多收获。关于假期,袁老师给你精心总结了以下这7个建议:

1.阅读——充实假期生活

2.运动——锻炼强健体魄

3.劳动——促进身心成长

4.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5.作息——保持早睡早起

6.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7.自律——控制手机电视

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生活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假期既为弯道超车提供了好机会,也为查漏补缺提供了好机会。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利用假期,自己对后面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提前预习,而对于之前学习还有困难的同学,则可以利用假期,自己对前面已经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复习。

袁老师紧紧围绕苏教版教材,从编写理念、指导原则、教材内容的选排等方面,依据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点,结合课时划分,整合现有资源,制作完成了(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苏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上册在线课堂(64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1年级下册在线课堂(63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上册在线课堂(58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在线课堂(55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上册在线课堂(58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3年级下册在线课堂(59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上册在线课堂(58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4年级下册在线课堂(57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上册在线课堂(64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在线课堂(69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上册在线课堂(68课时)、

苏教版小学数学6年级下册在线课堂(58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上册补充习题易错题汇编(6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下册补充习题易错题汇编(11课时)、

苏教版2年级上册补充习题易错题汇编(8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上册练习测试易错题汇编(11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下册练习测试易错题汇编(14课时)、

苏教版2年级上册练习测试易错题汇编(8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上册小数思维拓展题汇编(4课时)、

苏教版1年级下册小数思维拓展题汇编(14课时)、

苏教版2年级上册小数思维拓展题汇编(3课时)、

苏教版3年级上册小数思维拓展题汇编(9课时)

……近千节微课资源。

希望能帮助家长、小朋友们利用相关资源,在假期里面提前预学、巩固复习。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也可以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小数微课小鹅通知识店铺直通车)

你也可以点击文章末尾的“阅读原文”哦

此外,袁老师为你提供了

3年级第1-2单元易错题分析点拨!

三年级(第一单元)易错题题目

1.判断题:

2.判断题:

3.判断题:

4.计算80×50时,积的末尾有()个0。

5.小红和自己的4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如果每张门票22元,他们一共要用()元买门票。

6.14个12相加的和是()。

7.青石街小学一共有名学生。学校旁边的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的座位都是26个。全校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能全部坐下吗?

8.鲜花店运来56束鲜花,每束12枝。每束鲜花可以卖28元。一共运来多少枝鲜花?这些鲜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9.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

(1)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如果每天往返两次,小华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约要花多少分钟?

10.一只小象出生时体重约是千克。此后,平均每个月体重增加16千克。6个月后这只小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1.订阅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需要12元,问订阅一份全年的电视节目报要多少元?

错题分析

01

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当分别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与第一个乘数乘得的积相加时,容易做成乘法。例如:

要牢记,当我们计算出两次乘积后,千万不能继续用乘法,最后应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02

在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的得数的末尾应和十位对齐,容易写成和个位对齐。例如:

计算时要注意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这一位对齐。如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个位对齐,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乘数,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十位对齐。

03

乘法口诀和叠加进位计算出错。例如:89×76时,七九六十三,错算成68,8×7+6错算成60。

一是创造安静的计算环境,在无外界干扰的条件下专心计算,逐步培养集中精力、集中注意的习惯。二是每次练习的题量不要太多,因为计算是很累的智力活动,超量训练会造成心理疲劳、厌倦计算,从而引发错误。三要经常进行一位数的“乘加”口算练习,提高进位的基本功。

04

例如:计算80×50时,看到乘数末尾有2个0,积的末尾就只写2个0。

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8×5=40,再添2个0。

要注意:千万不能将相乘后得到的0与原来乘数末尾具有的0相混淆。先将0前面的数相乘,再添0,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要添几个0。

05

小红和自己的4个好朋友去儿童乐园游玩。如果每张门票22元,他们一共要用()元买门票。

很多同学看到4个,就误以为只买了4张门票,我们要特别注意“小红和自己的4个好朋友”其实合起来一共有5个人,也就是共买了5张门票。所以要用22×5=(元)钱买门票。

审清题意非常重要,要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不能简单地看到几就写几,有些重要信息没有直接告知,而是隐藏在题目中的,需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从而正确解答。

06

14个12相加的和是()。

14个12相加的和,表示12+12+12……+12,一共有14个12。所以,应该用14×12=。

很多同学容易被“和”这个字所迷惑,看到“和”就误以为用加法计算。仔细读题,理解算式的含义,就能准确解答了。

07

青石街小学一共有名学生。学校旁边的电影院共有21排座位,每排的座位都是26个。全校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能全部坐下吗?

要想知道全校同学一起去看电影能不能全部坐下,就要先知道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6×21=(个),学生只有名,座位有个,座位数比学生人数多一些,所以能全部坐下。

学生都知道首先要求出电影院的座位数。但求出结果后,有些人没有理清和各代表什么意思,就妄下断论。今后遇到这种题型,要想清楚每一步求到的是什么意思,理清楚每个数各表示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与解答。

08

鲜花店运来56束鲜花,每束12枝。每束鲜花可以卖28元。

一共运来多少枝鲜花?

这些鲜花一共可以卖多少元?

我们先梳理题目中的信息:题目共给我们三个条件,①运来56束鲜花,②每束12枝,③每束鲜花可以卖28元。那么要求一共运来多少枝鲜花,我们只需要用到条件①②就可解决,列式为:56×12=(枝);要求一共可以卖多少元,只需用到条件①③即可解决,列式为:56×28=(元)。

很多同学在做第二问的时候,粗心的把条件③看成“每枝鲜花可以卖28元”导致出错。所以看清题目的条件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倒不一定会碰到多少“超级难题”,而很多错误往往是因为自己看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导致的。所以,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正确分析题意、认真又正确地计算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建议同学们在读题目的时候把每个条件中的数字和数量单位用铅笔轻轻的标注一下,以免看错。

09

小华平均每分钟走68米,他从家到学校走了19分钟。

(1)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如果每天往返两次,小华每天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大约要花多少分钟?

估一估从小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只要把每分钟走68米与走了19分钟,分别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每分钟大约走70米,大约走了20分钟,所以大约有米。每天往返两次,也就是2个来回,实际上走了4次,每次大约20分钟,4次大约80分钟。

比较容易出错的是第2个小问题,问题问的是大约要花多少分钟,有的人可能会求大约走了多少米。也有人看到往返两次,就只算了2次20分钟。

一只小象出生时体重约是千克。此后,平均每个月体重增加16千克。6个月后这只小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要求6个月后这只小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就要用出生时的体重加上6个月共增加了的体重。

有些人看到“6个月”,就只用16×6=96(千克)。小象出生时体重已达千克了,6个月后怎么可能只有96千克呢?答案显然不对。96千克只表示增加的体重,还要加上出生时已经有的体重,才是现在应有的体重。

订阅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需要12元,问订阅一份全年的电视节目报要多少元?

此处,有一个小小的“陷阱”,题目给的信息是“每个季度需要12元”,问的却是“订阅一份全年的电视节目报需要多少元?”所以你要清楚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3个月,也就是说订阅节目报3个月需要12元,也就是每个月需要12÷3=4(元),所以列式为12÷3=4(元),4×12=48(元)或者用条件:“一个季度12元”和“一年有4个季度”来解答,列式:12×4=48(元)

此题其实有两个隐藏条件:①全年有4个季度,②1个季度有3个月。找到了这些,你就可以很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年级(第二单元)易错题题目

1.把下列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米4千米千米千米

2.单位换算:

18吨=()千克

6千米+米=()千米

3.比较大小:

6吨○60千克

4吨千克○千克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货车的载重是10()

一头奶牛的重量是()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

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全长是()

5.连线:

6.跑道长米,小明坚持每天跑2个来回。他每天跑多少千米?

7.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千米。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行驶,5个小时后火车已经开出了多少千米?

错题分析

01

[易错题一]

把下列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米4千米千米千米

[思路点拨]

这一题中,把米换算成3千米,然后比较3千米、4千米、千米、千米的大小就容易了。

[指点迷津]

做这种排序的题目时,因为题目里面的单位并不相同,所以一般的做法是:①先把不同的单位通过换算变成同一单位(全换算成米或千米);②单位统一后,只要比较单位前面的数的大小就可以了。

02

[易错题二]

单位换算:

18吨=()千克

6千米+米=()千米

[思路点拨]

①1吨=0千克,18吨里有18个1吨,即18个0千克,也就是10千克;

②0米=1千米,米里有3个0米,即3个1千米,是3千米。加上6千米,就等于9千米,所以()里填9。

[指点迷津]

熟练掌握等量关系:1吨=0千克,1千米=0米。统一单位后再填空。

03

[易错题三]

比较大小:

6吨○60千克

4吨千克○千克

[思路点拨]

前后单位不一致,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

6吨=千克>60千克;

4吨千克=4吨+千克=千克+千克=4千克>千克。

[指点迷津]

在做比较大小这一类题目时,建议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单位前面的数的大小。

04

[易错题四]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辆货车的载重是10()

一头奶牛的重量是()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长()

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全长是()

[思路点拨]

货车可以装很多货物,所以填10()时只有吨最合适,因为10千克用手就可以拿起来,显然不对;一头奶牛比较重,用千克比较合适;长江铁路桥是一座桥,而且单位前面的数比较大,所以要用米做单位;最后从北京到广州的铁路全长要用千米做单位,如果用米做单位,米就太短了。

[指点迷津]

在选用单位名称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计量物体有多重要用质量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时要用长度单位。

05

连线:

[思路点拨]

这种连线题目,建议首先根据生活经验,把各种物体的质量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标上序号;然后把下一行的质量也按顺序进行排列,最后连线。如下所示(从轻到重):

06

[易错题六]

跑道长米,小明坚持每天跑2个来回。他每天跑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题目虽然很短,陷阱却不少。在解决问题的时候,①:要看清跑道的长度是以米做单位,而问题是以千米做单位;②要准确理解“2个来回”的意思,1个来回是一来一回,即2个跑道长,2个来回就是4个跑道长,也就是4个米。正确解法是:2×2=4(次),4×=(米)=2千米。

[指点迷津]

在解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条件和问题中的单位是不是一致,建议在读题过程中把重要信息用笔圈出来,提醒自己注意单位的换算。

07

[易错题七]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千米。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以每小时千米的速度行驶,5个小时后火车已经开出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

这一题中,有同学把“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这句话当作条件去解答,导致错误。要求5小时开出多少千米,用“行驶速度×行驶时间”就可以算出来了,也就是:×5=(千米)。

[指点迷津]

要培养读懂题目再动手做题的习惯,正确选择题中的有效信息。

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欢迎大家分享+收藏哦~,为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们,点个“赞”和“在看”吧!

小数微课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