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第四季已经播到第4期了,前三期都拿下同时段综艺收视率第一的成绩。
在看似不错的收视成绩背后,是作为一档“综N代”节目无法挽回的颓势。
从第一季开播经历抄袭质疑,到第二季大家渐渐认可,以豆瓣8.1分拿下系列最佳口碑,而到了第三季刘宪华退出,各种堆流量明星的做法引起不满。
一直到第四季,从目前播出的4期来看,节目不仅延续了第三季的问题,有些方面甚至还不如第三季。
所谓向往的生活,节目的宗旨是回归田园,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感受慢生活,展现人与自然的美好。
而从最新一季来看,《向往的生活》变了,变得让观众不那么舒服了。
变化一:无处不在的广告,生硬强行插入。
要说广告,四季节目都有,为了“恰饭”有赞助商完全可以理解。
像前三季的养胃的猴姑米稀,跟节目的整体调性都比较搭,边吃都可以边宣传。
而到了第四季,节目中甚至贴出广告竞价表,金主的名字按照“视力表”的方式大小排列,谁钱多谁字大。
十几个广告位充斥,许多品牌已经跟节目“朴素自然”的调性产生了冲突,破坏了相处的情境。
比如第三期宋威龙强行介绍抽油烟机的一段,一边是灶台都需要自己徒手搭,火要自己生的情况下,另一边却用抽油烟机去烟,这种不合常理的冲突画面,只能在强调整个环境的“人造性”。
还有,每期必强行cue彭昱畅说广告词,在第四期中难得的K歌环节,也是以唱广告歌作为重点,大大削弱了游戏的趣味性。
尤其是升降机广撒宣传单,每次必念一遍,还见过比这更硬的广告吗?
变化二:农活越干越敷衍,赚口粮成为走形式。
要说第一季节目一开始,黄磊、何炅、刘宪华三个人那是真的穷,一开始只能凑活做碗炸酱面,没吃饱大家半夜起来泡米稀喝。
掰个玉米换房租,一只鸡要个玉米,连瓶可乐都要30个玉米。
在地里干活累得不行,好不容易换了瓶可乐,刘宪华还要谦让何炅先喝,自己再喝。
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劳动生活。
而到了后面一季比一季富,第四季像第1期嘉宾点了包烧鸡脚筋、金针菇、豆腐三个菜,没有说明怎么换来的,几个人栽西瓜苗更像是因为没事所以找点找事干的随意感。
之后几期也都是随随便便就弄一大桌子菜,不仅吃不完甚至还有吃剩的。
一屋子人木桩似的杵在那看黄磊做饭,过分悠闲。
尤其是黄晓明来的一期,没有点菜还嚷嚷着要减肥,被几个人劝着吃东西,看来食物是过分充足了。
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也难怪叫“向往的生活”了。
变化三:常驻MC沦为工具人,嘉宾间论资排辈、没化学反应。
在最新一期中,黄磊都坦言自己做了这么多期节目,基本没走出去50步,完完全全沦为个莫得感情的做饭机器。
前几季还有黄磊跟老狼谈心、跟孙红雷胡闹,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相互之间越来越不认识。
要说第四季黄磊与周迅、陶虹、沙溢之间有交情有话可聊的话,老一辈与新一辈之间基本上无话可说,活像春节回家只能问问年龄、成绩的长辈。
最新一季播了4期,基本上每一期黄磊都在感叹时间和年龄,硬生生逼成了个“祥林嫂”。
常驻MC中少了刘宪华这个可以跨辈分的甚至有点“无礼”的角色做桥梁,彭昱畅、张子枫就是两个乖宝宝,论资排辈般地等待任务下发,被cue了也没梗回应。
何炅虽然依旧温柔妥帖,但更多的更像是出于礼貌,几位常驻MC对嘉宾似乎都丧失了探索的兴趣和新鲜感。
就拿汪苏泷和宋威龙来说吧,两个人呆了2天,没有回忆过往的谈心环节,连去河里捞河蚌都是两人自己主动提出的主意。
在彭昱畅唱歌时都没有cue汪苏泷这个歌手出马,常驻MC没能挖掘出嘉宾的内心,简直浪费了嘉宾本身就有的亮点。
其实,所谓“向往的生活”从第一季开始,不管是崭新的房间,还是过分规整的布局,我们就知道它是个人为设置的桃花源。
干活、吃饭、聊天的流程一直没变,而观众不感到腻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它这个神奇的环境,能让嘉宾素面朝天,卸下部分防备,迸发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灵光。
而当干活越来越敷衍,吃饭越来越丰盛,聊天越来越尴尬的情况下,走马观花的嘉宾彷如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漫天的广告也在时时刻刻地提醒这只是个节目。
不管怎么说,前几期还是有像沙溢等嘉宾带来不少笑点,相处也比较融洽,希望节目以后不能光靠综艺感嘉宾碰运气出效果吧!
青石电影编辑部
晨晨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