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北京展区集中展示了北京的文创成果。北京发布5月13日电正在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位于1号馆内的北京馆自开幕以来成为参观热点之一。取材于《红楼梦》中人物的瓷器、24小时城市书房、亚洲最大筒仓群变化而来的创意园……多样的文化空间、丰富的文化服务以及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品,服务或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令参观者感到兴奋。展馆前台免费发放的《北京文创手绘地图》就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展开地图,上面标注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文化消费地标、众创空间以及红色遗址等的详细位置。在银行业工作的张女士上个月刚去过北京,她一边仔细看着地图一边说:“如果当时有这份地图,我的行程可以安排得更有特色和味道,这些都是非常有活力的文化地标,下次有机会一定按图索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展台上,一反常态没有陈列出版物,而是摆出了几套精美的瓷器。它们可都大有来头,一套橘色的英式下午茶瓷器,设计灵感取自《红楼梦》中的人物史湘云;一套红色的酒具,设计灵感取自人物王熙凤;淡粉色的一套食盒是从晴雯这个人物获得的设计灵感。“茶具名为‘醉扶归’,因为史湘云个性爽朗乐观,艺术家们以明艳的橘色为基色并配以青石、芍药等元素,暗合她醉卧芍药丛中的典故。”外研社文化创意与传播基地项目部主任迟红蕾介绍,这些根据“金陵十二钗”设计的文创产品,是为了配合新一版中文《红楼梦》以及保加利亚版、以色列版、法文版《红楼梦》的推广而设计。虽然几套瓷器的摆放位置并不显眼,但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和询问。不少中年观众都对一款人工智能同声翻译神器很感兴趣。它形如录音笔,参观者只要按着录音键说出普通话,就可以被翻译成外文播放出来。这款神器由北京的中译语通科技公司带来,它一共能翻译35种语言,在完成语音翻译的同时,还能把对应的文字显示和存储下来。“旅游、开会、跟外国客户沟通一些简单的事情会很方便。”从深圳市南山区赶来看展的石先生说,虽然手机里也有类似功能的APP,但是这个小巧的机器的存储功能和文档功能更强,更适合自己。大兴区图书馆的24小时城市书房建设经验,引起了业内人士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18.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