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村庄(外一首)

王长青

深山角落藏国宝,古村古院古幽道。

百垂老井千年槐,传世佳做韵未消。

唐砖汉瓦守寂聊,班驳相貌引感伤。

昌盛年光虽已去,故迹遗踪可入诗。

百尺楼——绣女情思

夏门春晓古来景,相传四时美如春。

依山傍水望碧空,晨雾托起一座城。

休闲避暑养繁殖,百尺楼前聆涛声。

从前蓬门造围城,存储千古靓丽景。

昌盛暂时烟云去,沧桑年光留影痕。

门楼叠加堂屋高,牌楼风水引财神。

风霜雪雨坚耸立,任尔东西南朔风。

堡中明珠数绣楼,淑女无法去修身。

三鼓无眠伴涛声,喜鹊凌晨枝端吟。

推窗蓝天霞光进,山坡羊倌叫嚷声。

心扉萌动难孤寂,清风拂来悠悠情。

出身繁华哀号泪,三尺楼亭锁汝生。

芳龄女子飞垂泪,适口好菜无意用。

念想离门出繁华,还我贫贱土壤身。

甘心吃碗农耕饭,换回自在度人生。

身居茅舍还世俗,不亏一身走世间。

人生不甘平淡过,情窦初开觅缘份。

夜莺啼醒五更时,芳心覃思意中人。

诗二首

刘东升

访枣岭

坡上枣成岭,古村寻芳踪。

秋归冬欲临,飞雪入春梦。

望夏门

夏门一敞春情开,楼高百尺似瑶台。

汾水潺潺弹古韵,古堡巍巍踏琴来。

王禹行(外一首)

郭忠辉

桃柳坡上焕异彩,西山神鸟翎翅开。

刚过禹王挥耒处,又见铁杵成针来。

核心校里重学风,文化室内聚贤才。

乡容明净习惯淳,“甜蜜王禹”能手裁。

题枣岭

重楼叠院气恢宏,岭上从前筑金城。

墀头雕花花可摘,檐下垂莲莲欲生。

宗祠寂寂没荒草,老宅空空结网尘。

昌盛落尽成一梦,壁上空留“有三声”。

远去的(外一首)

霍秀琴

耳鬓的青草曾经染上厚厚的霜迹

每一条皱纹都感伤着长远的沧桑

年光缄住“有三声”的呼吸

“蕴山辉”也早已活泼成天长地久

那些流水的歌谣以及月光的梦魇

早在蚂蚁撕咬或烽火跌荡的年光里渐行渐远

踩着浅冬薄薄的雾咱们只可嗅出

空气的缝隙里微微流溢的

胡氏手足勇战暴徒的胆略聪慧与光彩

去了阒然来阒然去的

除了辘轳碾场琉璃瓦砌栏的配房

尚有一些人们吊唁的相关枣岭的过往

巾帼不让男子

——王禹乡文牍赵玉回忆

扛着僻壤个日月的艰巨

趟过穷乡山路九曲回肠

你用开阔无际的至诚

明示着年光不朽的金黄

噌噌拔节的松柏是你

联袂公众的辛勤为荒山送丧

降温池旁是你群策群力

是你悉喜爱民的汁液流动

路是进展经济的命根子

不是愚公胜似愚公

你用聪慧胆略劈岭移山

奏起“山道如歌”的恋曲铮响

教学是根底儿童是渴望

建校舍兴学校

你用矢志不渝的情怀

为幻想的序曲插翅飞翔

怀揣富乡利民的远洪抱负

开采矿产资本是又一宏大力措

量体裁衣让万亩核桃林

彰显风貌在瘠薄的地盘上劲舞欢乐

跳着肩负走过崎岖拍过骇浪

风雨人生弯腰尽瘁情系一方百姓健康

巾帼不让男子峥嵘年光

你用年华用赤胆舞动流年的绝唱

我想领会

杨迎光

这是禹王驻跸过的处所

这是一处曾经璀璨过的山庄

几十支笔劳碌着

试图为她赋上最美的华章

然而

穿行在一座座陈腐的宅院中

我心中却满盈了迷惑

我不领会

那些题着“审容膝”“铭陋室”匾额的宅院

何以营建得这样瑰丽堂皇

我不睬解那些推重真诚的前人

做出来的事变

何以与刻在砖石上的观念

截然两样

我不领会

前辈们渴望恒久不衰的昌盛

何以会这样经不起沧桑

为甚么

昨天金碧璀璨的豪宅

昔日蛛丝就结满雕梁

我不睬解

曾经“三声”喧嚷的村庄

何如会变得这样荒芜

乃至日久天长无人光临

也无人拜访

我不知晓

“务本图”宅院的后代

何以将成片的地盘撂荒

那些耕读世家的后代

何以放弃生他养他的故里

而背井离乡的他们

目前的生存是不是健康

我不睬解那“无逸所”中

何如会走出败家的儿郎

如丢弃马勃牛溲相同

听任前辈艰巨打拼挣来的家业

一每天破败一每天灭亡

我更无法领会

那有着长远文化的村寨

何如瞬息间就变得这样荒芜

我想搞知晓

这结晶着前辈们聪慧和心血的瑰宝

后代何如就不领会珍惜

我想弄领会

那曾经雕梁绣柱的亭台楼阁

为甚么成了破门烂窗

我想领会甚么光阴

这些藏在深山中的宝贝

才会重放光彩

我更想领会谁会给

这频临消逝的村庄

带来重获重生的渴望

枣岭回忆(外一首)

刘全有

回旋攀登

沿王禹塬绕幽径

释然亲昵古村庄枣岭

胡氏后代喋喋不停止

数说着前辈们的汗马功劳

古路上油墨般发亮的羊粪粒

像胡氏前辈摆下的迷魂阵

走着走着

使民心烦意乱痴恋个中

老槐树上几处喜雀窝

好想四百年前的村灯

映照着后代后代的行径

恍惚看来的雕梁画栋

状态各别的窗棂图案

既见证着古村的盛衰变故

又暗暗地向后代展现着一种

生存的禅悟

是谁在圣王庙前

又许下七颗酸枣树的壮志

又是谁

贪念前人的悠哉游哉

王禹文牍

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

扫除了万千年的水灾

毕竟累了休息一下

这一歇

竟坐化成王禹塬

禹王也许歇

但女文牍不能歇

俭省无华的身躯

把芳华和热血洒满

王禹乡的沟沟壑壑

山山川水

一条条柏油路通到老百姓

心田上

一株株绿色把荒山凸岭

化妆成光景画

一次次平坦翻越山峰送到

风高月黑的王禹塬

让劳顿了的禹王感知

九年的贡献和固执

修行成甜蜜王禹

百尺楼(外一首)

王桂梅

百尺楼,势雄险。石崖上,汾河干。

头枕山,足踏川。百尺楼,史长远。

夏门村,灵石县。禹治水,梁氏建。

始于明,毕竟清。万历起,光绪止。

三百年,恢宏显。六十幢,四合院。

围墙高,院子串。虽破败,人犹叹。

拱砖窑,千余间。依山势,层叠连。

雕梁柱,绣屋檐。更称奇,暗道深。

阶极狭,仅通人。四方达,纾难困。

梁氏门,是蓬门。龙盘地,名流出。

好家风,后代笃。梁中靖,忠正廉。

赵二姑,伸奇冤。一锤砸,七印翻。

天厚情,日高照。水故意,环带绕。

夏门堡,定灿烂。

假设……

假设汾河水倒流三四百年

假设梁氏祠堂绫罗绸缎夺目

假设深巷走来娉婷窈窕

假设宅门落定八抬大轿

假设高崖上空古琴缭绕

假设四合院墨香幽飘

假设百尺楼前晋剧铿锵

假设晋商诚实驼铃叮当

假设轩楹灯笼高挂

假设绣檐炊烟入画

假设梁中靖的醒木震彻朝堂

假设竹林学塾童声琅琅

那些明砖清瓦还会细腻润蓝

打谷场还会碾声一直

奇异的古堡(外一首)

赵琳

青山拱秀玉龙饮涧

弹拨着丝丝缕缕的琴弦

远处的心被挑逗得摇动飘忽

奇异的古堡呦

你是史家追随探秘的圣地

你是画家心弛爱慕的天国

你是墨客魂牵梦绕的瑶池

迂回千里逗留于朴素的气量

黑亮的眼眸动荡着满心的欢欣和振动

欢欣你窑院相衬鳞次栉比的相貌

振动你拔地而起奇峭雄壮的气焰

啧啧称奇“好一座原生态的古堡!”

屏息谛视重楼叠阁映入画卷

泼墨重彩虎踞龙盘气焰尽显

描阁枕云湄之悠悠

绘笑傲天宇之巍巍

赞梁氏古堡之绝妙

叹魅力灵石之奇异

最美古堡

汾水南去

淘尽几何风骚

青丝斑

朱颜褪

一枚遗珠

散落深山乡野

激发几何喟叹

哪知

自然去雕饰

幽幽诚实

反响驼铃婉转

萋萋古院

折射山辉瑰丽

楣斑匾驳

彰显诗意文蕴

樯倾椽悬

见证周到湛艺

而今

古堡最美

君不见

古渡 悠悠

古楼 巍巍

古风 郁郁

古堡探幽

闫芳

一声声幽幽的叫嚷

讶异了古堡的沧桑

我迈出找寻的步履

踏进了院落深深

“卜居于此地,别有天一方”

心,坐卧不宁

那流动的汾水

诉说着千年绝响的秦王点兵

那哑默的老宅

再找不到梁氏手足

辛勤俭省的身影

刻下

除了石磨残窗断壁

在落日下熟睡

尚有

一首未唱完的歌谣

把我的童年叫醒

品读王禹(外二首)

张旭蕊

走进你的俏丽

捧读你的俏丽,

眺望你桃花满坡,柳树成荫,

却不敢接近你的安好,

你成效了秋的硕果,

废除了冬的咒语,

弯曲折曲的山道如歌,

愚公的不懈,

让我瞥见你俏丽的倩影,

听到你痛快的笑声,

金色的甜蜜铺满院落,

开心的丝线绣出满满的祝福,

水墨图画勾出魂牵梦绕的山庄,

不舍放进你的羽觞,

挂念拌进你的莱肴,

许我柳绿桃红时,

再次走进你的俏丽。

枣岭古宅

是谁把精雕细琢的你丟在风中,

听任斗转星移相貌老去,

风吹皱了床边的粉纱绫,

雨班驳了初嫁时的红嫁衣,

绿苔遮住了过往的尘务,

荒草埋没了曾经的昌盛,

四时循环诉不尽离愁别怨,

流年似水说不清今世下世,

鸿雁南去,捎去颗颗痴心,

能否唤回远行的游子,

可还记得旧时相貌,

站在风中等了百年,

隐在山中盼了百年,

只为临行时的一句允诺,

便修成了这一起朴素的光景!

瞻仰古堡

无缘目击你的春哓美景,

未始与你相携相伴,

初见,便已千疮百孔,

踩着你坚忍的脊背而上,

振动于你几百年的不服,

不敢触碰挂在屋檐下的风铃,

畏缩苏醒痛楚的你,

天桥的相拥,

月窗的不舍,

是你侠骨柔肠的依恋,

深入你温热的心脏,

惊羡你过人的胆略,

依窗而歇,

耳畔是汾水的默读浅唱,

唱不尽昌盛锁春晓,

功过黑白东流去,

吟不完沧桑落初冬,

只留古堡诉春秋。

枣岭古村(外一首)

宋晓明

灵石汾河干,崇山峻岭间。

鸟鸣路更幽,黛瓦映青砖。

有村名枣岭,胡姓占多数。

崇文亦尚武,家风代代传。

百尺楼观汾忆廉士

浩浩汾水北边来,悠悠古村前踟蹰。

众友同登百尺楼,追想廉士梁中靖。

本期责编 郭香

天石星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