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感兴
归路山中望断斜,
三分夏色万重蛙。
何时躬自为霞客,
处处寻香任意花。
海滩日落
日落无端若为留,
阳消阴长不言休。
手机急唤阑珊意,
拍照明朝海也柔。
(第二首中的“手机”是我特意加进去的,这是我所提倡的诗词改革中一部分内容:诗歌也要与时俱进,“江西诗派”老矣,把现代化的事物加进去,而又毫无违和感。)
(以前想把饮料写进去过,但是,譬如“可乐”、“雪碧”、“红牛”、“百事”、“七喜”、“脉动”等都是仄声,平声的几乎没有,期待饮料厂商生产出一个新牌子,两个字都是平声的。)
下面谈一谈“下饭物”。
与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样,小说《水浒传》也很“下饭”。这里“下饭”指的是吃饭的时候看这两部经典,百看不厌,无论从哪里开始,看了多少遍,依然还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坐在饭桌前,只有胃是饿的,美味的食物从口中灌下去,精神食粮从眼和耳源源不断输入大脑,筷子的一夹一送,嘴的一张一翕,仿佛成了用膳的紧锣密鼓进军的摇旗呐喊。全部感官都在工作,特别是大脑,一会争分夺秒地分析味蕾神经送来的食物味道,一会又焚膏继晷地品味视觉神经传来的一句一词,岂不快哉。
在看《水浒传》的过程中,就发现这本名著的细节描写之美。不必说上了语文教材的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段描写: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单看武松来到景阳冈喝酒,他身边的那根哨棒就有很多戏。
武松离开柴进府:武松缚了包裹,拴了哨棒,要行。武松背上包裹,提了杆棒,相辞了便行。
宋江兄弟二人送武松:三个来到酒店里,宋江上首坐了,武松倚了哨棒,下席坐了,宋清横头坐定。
三人分别:武松拿了哨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
武松赶路住宿客栈:次日早,起来打火,吃了饭,还了房钱,拴束包裹,提了哨棒,便走上路。
武松来到了景阳冈的酒店: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
武松吃了酒没醉,还不忘记带走哨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绰了哨棒,立起身来道:“我却又不曾醉!”走出门前来笑道:“却不说‘三碗不过冈’!”手提哨棒便走。
武松上山来:这武松提了哨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
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写两行字。:依然横拖着哨棒,便上冈子来。
酒劲来了:看看酒涌上来,武松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
武松趔趔趄趄、醉醉醺醺要睡:武松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秃秃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却待要睡。
吊睛白额老虎出现了:武松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
武松用哨棒打虎: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哨棒使命完成: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
这些细节描写,几乎一有动作就会提到哨棒,前面提了这么多哨棒,也是为了后面武松用它打虎做铺垫,虽然没用上,但也不失为一件防身兵器。
推广全民阅读新时代!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