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阴雨绵绵。决定和摄友趁着小雨去探访下位于峄城郊外的景点——仙人洞。看看雨中的仙人洞是否和晴日里有啥不同。

进入青石山,老远就看见一组白色的雕像,好像是两个老者交谈甚欢。问附近村民得知,这组雕像2人正是仙人洞传说的主角,是南极和北斗2位神仙。关于仙人洞,民间传说古时候,有卖鱼人从山下走过,见此处瑞云缭绕,山清水秀,便将鱼担寄放客店,独自上山游玩。当逛到仙人洞时,忽见霞光万道,两朵祥云缓缓而落。

有两位老者,鹤发童颜,飘然入洞,一边饮茶,边下棋。卖鱼人躲在洞内暗处观看,恍然见洞外树叶由绿变黄,反复无穷。待两老者哈哈一笑,驾云而去,卖鱼人才恍然大悟,赶忙下山。来到客店一看,已物是人非。便将寄放鱼时的情景诉说一遍,店主惊讶相告:"老辈人说过,百多年前有位外地人,曾将鱼担寄存小店,游山去了,结果一去不归。卖鱼人回到故乡后,一问,眼前都是自己的后辈。这才醒悟到经历了"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之旅。

枣庄峄城仙人洞风景区位于城东八里青石山。青石山又名进食山,传说东汉初年,当地居民曾箪食壶浆在此地迎接光武帝刘秀,因此而得名。枣庄地区还有许多地名和刘秀有关联。如护君山、光武泉等。青石山另外还有一别名石城山。

顺着石阶而上,不一会就遇到了一个古亭。亭子不大,典型的古典四角亭。路边建亭有啥意思?转过亭角,原来是一个观音送子的小殿亭。

小小的殿内正中,供奉着金色的观音送子雕像。在中国传统的烧香拜佛祈福里,观音送子是大多数信民所喜欢和推崇的。很多新人都会在节日来祈祷早生贵子,传续香火。

大约又行几分钟,一座山门映入眼帘。山门简单大方,除了檐瓦,墙体均为青砖。山门上面没有任何文字。看山门的新旧程度,应该是翻修不久,估计还没来得及安装匾额。

山门的右侧上方,便是我们此行的终点——仙人洞了!仙人洞的大殿建在靠近岩石的石壁上,呈开放式的面对正南方。在茂密的树丛掩映下,显得高大险峻!

穿过山门,左拐穿过一个小门,仙人洞大殿的全貌立刻呈现在眼前。3尊佛像,自北向南依壁而座,中间塑像为观音,右侧为天官,左侧不知何许大神也。看制作技术,正座的观音像神情安详,工艺高超,其他2神应该是后期制作的,也许是想让众多仙人们齐聚一堂,为大伙带来更多的福音吧。

仙人洞景区的精华就在于这个仙人大殿。大殿的前方采取开放式,出了围栏,没有任何墙面,远处风光一览无余!

仙人洞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有萧道人修炼于此,成仙而去,故此得名。仙人洞地处东侧半山腰处,洞内宽约数丈,北侧有人工开凿的石窟,内雕一尊石佛造像。洞外原有仙人洞庙,今遗址依稀可见。晨雾暮霭萦绕洞口,为古峄县八景之"仙洞悬云"。

据说,这个位于大殿后墙岩石上的石窟佛像才是真的历史久远,由于文革破四旧,佛像的面部和身体部位受到严重损坏。但从剩下的残像来看,也隐隐感觉到这是一尊雕刻精美的石雕,顺坏了,太可惜了。

仙人洞,洞在哪里?在大殿的东北角,有一个高7米,宽5米左右的天然穹顶石窟,石窟的往里就是一个一人高的洞穴。

此洞穴天然形成,往里延展数十米,莫非当时的萧道人就是在这个洞穴修炼成仙的?

仙人洞风景区以西,还有朝阳洞、玉皇洞、会真洞、滴水井等名胜,与仙人洞风景区形成浑然一体的景观长廊。据说,在朝阳洞附近,有一个巨大的山洞。进门很小,需低头弯腰,进去后豁然开朗,分叉甚多,洞里暗黑无光,当地人都说,没有人知道里面到底有多深多远,不建议游人冒险探游。

近年来,仙人洞周围山地遍植石榴。这里已成为峄城区东部的万亩石榴园。年,仙人洞景区被列为市级自然保护区,并规划将山川灵气与神仙文化结合起来,把仙人洞景点周围建成独特的道教及民俗休闲旅游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