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赤坎是一个古商埠,大通街古商道连接古老渡街,分布着青石级古码头巷口,红砖墙古宅。这里民国时期设立客栈、典当铺、商铺。

历史变迁,光阴似箭,一些古巷、古屋被冷落,早就退出了人们生活的舞台,连猫狗也难寻踪影,更无人迹。久而久之,这些“经典传说”故事也从人们的言谈中寡闻淡说了。

当大海哥与老街坊扯起这些往事,又成了热门话题。走进“鬼巷”“鬼屋”,且听赤坎老市民如是说。

“大通鬼巷”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它是一条从大通街通往海边街(今民主路)的古海道,是赤坎古商埠10个古码头之一的第3号码头,也是10个码头的小字辈,但历史上是较早形成的沿海通道之一。

它是一条用青石铺就的窄小曲折的古道,沿岸拾级而上,呈S状,青石已被光阴磨成光滑发黑的石面。青石道两侧分布着红砖高墙的老屋,墙基及坡顶长满榕树及灌木,晚上若独步经过这里,偶而蹿出一只老鼠什么的,准会令人不寒而栗,只有匆匆离开这里。

据附近一位老伯说:这条巷便叫“鬼巷”。人们又称它是屎巷,由于它特定的环境,藏污纳垢,人们往巷内扔屎及垃圾,在石级上方便,还有人将早产夭折的“婴儿”扔在那里,故又叫作“死仔巷”。

因为海水一上涨,便冲走这些脏物。一些贼佬偷东西,被警察发现后,吹着哨子追赶过来,他们要不就往巷里走下到海边街,要不就从海边街走进巷里朝上走到大通街,一道两头通。

由于这条又窄小又阴森的青石通道没有灯光照明,凭着手持电筒走进巷里,若没照明工具,晚上是不敢进内的。

迫不得已才走这条幽巷的人们,偶尔一不小心踩着一只死猫、死狗或死婴,肯定吓得叫爹喊娘地拼命往上冲去,头也不回地只管逃离“鬼巷”。往往就是这些遭遇,更令在街谈巷议中集聚见鬼的故事来。

在那苦难年代,一些因生活困难、或自寻短见的“小气主妇”及被人欺凌的妓女、赌输光银钱的赌徒,他们一气之下,就冲着鬼巷快步走下去,投入海中自寻短见,了却一生。久而久之,这条幽巷便成了让胆生毛的人听了也难免为之一颤的“鬼巷”。

早些年,这条曲巷也成了一些白粉仔经常出没的见不得人的“天堂”,基于治安问题复杂,中山街道办便根据居民的要求,对“鬼巷”实行全封闭管理,临民主路的一侧出口建墙堵塞。

另一侧大通街上的口子建筑一幢小房子,由治安维稳人员在此办公,时间一长便放弃使用,上锁封门大吉,至今门破,成了某户人家用来喂猫的地方。

大通街XX号现住着一户泰国华侨,女主人李姨于民国31年()随母从泰国逃难到广州湾。据她说:全家租住在一间破旧的房子,是一幢危房。其屋下面还有一间古旧的房子,厨房后有一道清朝时期建造的青石阶梯,顺着阶梯才能达到古房子。

如今这间房已人去房空,阴森森的,有些恐怖,令人畏惧。门前有一块泥塑的额匾,塑有“泰社”两个字,不知是什么意思。

李姨告知大海哥:这间像地下室的房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整幢楼听说最早是法国人先住,后来由广州湾社会势力人物叫做大只虾(花名)的居住,他娶有两个老婆,解放后他被镇压。

后来两个老婆也先后去世,大老婆在门前沙包上坐着死去,小老婆在地下那间古屋死去,如今房子空空的,无人居住。大海哥走近屋子,只见门框布满蜘蛛网,阴森森的,令人感到有一种幽灵在活动似的。

城市中尚存有一些令人感到恐怖的故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这些聊斋类故事也只能是一种笑话而已,现代人对这种迷信的东西应持以淡定的科学态度,去解释一些空灵的现象。

该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话说大通街另一头附近的“鬼楼”,六十年代全城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晓,也成了湛江最著名的“鬼楼”,就是当年位于华阳大酒店旁的一幢商铺楼,被误作华阳酒店“鬼楼”,其实那是一间楼下开凉茶铺的小洋楼,水磨石米的墙面,二楼却一直没人住,这就是人们口头常说的“鬼楼”。

“聊斋”之事诸多版本,初听时也难免信以为真。为了弄清鬼楼的真面目,曾有好奇的摄影师抱着照相机登上二楼“鬼楼”,从窗户往里猎奇,当照相机镜头聚焦内景,哇!好家伙,室内只见有一张木板旧床。

由于日长月久,从床板到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尘埃,屋内每个角落挂满了蜘蛛网,被烟尘染成灰白。这些情况,不难让人联想是蒲松龄戏说的画皮鬼姑晚上出没的场景。早些年在南华、胜记酒楼上叹茶的茶客常挂在齿间的也离不开华阳“鬼屋”的幽事。

至于“鬼屋”唱歌的事,源于传说在广州湾时期有位歌女租住在此间屋,后来不知何因死去,没人再敢租住这间房,从此便流传深夜听到有女子在楼上唱歌的荒诞故事。至于夜半歌声的秘密,只有用科学的观点去破解。

该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有人说曾在60年代有一位治安干部为了破解鬼屋之事,某天晚上,独自一人小心翼翼地登上二楼楼上,吱呀一声推开房门,打开旧窗,就着床铺坐下,不时打开手电筒,照看着手表上的指针。

入夜室内除了他之外,并无它影,甫定神来,破除迷信,让他精神振作起来,但为了弄清楚事由,还是坚持守候。

久而久之,见毫无动静,加上眼也困了,便和衣躺在床上,半醒半睡地,不知不觉倒下床便睡着了,待天亮时,一觉醒来,甚感奇怪,为何自己却躺在地板上呢?

故事还故事,一讲就几十年了,但“华阳鬼屋”还是那间凉茶铺原址,几经易商,也曾卖起科学仪器,并未见到发生鬼魂缠绕的幽事。但那间位于热闹的中山二路旁的“鬼屋”,那鬼、那聊斋是否因车水马龙、人声喧哗的闹市而结束下文呢?!

想了解更多民俗历史的,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