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话

砚是文房之物,有着书写使用和文人赏玩的双重性。在悠远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与赞美。当今天的我们将一方优美的古砚置于掌中时,不仅仅感受到情与美的摇曳,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

我踏入古砚的领域,源于制砚初学时期的临摹学习,由于和专业兴趣有关,经历了最初的茫然后,不知不觉间已喜欢上这个世界。那时还不具备收藏的条件,只是看我的老师买古砚。在看与学中积累知识,逐渐就心领神会了。

古砚证明着一个民族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古砚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一段实在的历史,并非想象中那样触不可及。

远古制作一般只求实用为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书法绘画的繁荣,促进了文房用砚的讲求,砚逐渐成为文房专用的书写文具。

砚在文人心目中除“终身与俱”外,还作为家传之宝。最早可见晋《陈留志》云:范乔年两岁,祖父馨卒,临终抚其手曰:“恨不见汝成人,以吾所有砚与之。”

生长在歙砚的故乡徽州,有了接触大量传世古砚的机遇。每当游走在古玩店中,看着那些“破旧东西”杂乱的堆放一旁,好比走进了宝库,让我心动不已。

多年以前我就是在那里买到第一方古砚,在阴暗的橱窗下一方文雅的传世宋代蝉形歙砚静静的躺在那里,一见之下使我激动异常。在得到店主允许后上手细观,质润纹美,抽象简洁的蝉形砚池,背制乳钉足,线条圆润饱满。文雅从容的气息让我爱不释手,这种愉悦来自它经历过岁月的沧桑。真正的古物是有灵魂的,古物的灵魂就是一直在向后人诉说它的历史。店家当然是看出了我的喜欢,所以基本没能让价,最终以不菲的价格购下。

宋代蝉形龙尾砚(自藏)

收藏古砚首先是对石材要有认知。稽古制作,材质多用陶、瓦、砖、杂石等,只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求,制作简单,多为史料价值。

唐代时,由早期陶砚制作工艺改进的焙烧澄泥砚,质地细润,色彩丰富古雅,深受士林书家喜爱,且有了品评的言论。同时优质天然的砚材出现并且得到使用,使其自然的本质逐渐走入了文人的视野,受到文人们的尊崇与赞誉,其中以端石、歙石、红丝石、洮河石最为世人所重。

箕形、凤字砚是唐砚的主要砚式。宋代米芾《砚史》中《样品》一节对其形制演变考证甚详。从目前出土的实物标本看,箕形、凤字形石砚的产生、成熟、流行的历程完成于唐代。年12月广州动物园出土的箕形唐端与年合肥机务段唐开成五年墓出土的箕形歙砚是端、歙石材开采初期制作的珍贵实物标本。其制作工艺已经成熟,体态端庄、气息素朴。时下涉足收藏的爱好者很多,古砚收藏随着近年文房热的升温,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