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位于衢州江山北部的大陈古村又迎来了好几个旅游团。曲折蜿蜒的青石小路,精致的马头墙和雕花窗,仿佛在述说这个古村的源远流长,处处散发着独特的文化气息。近年来,大陈村充分发挥自身的景观优势和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年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创收多万元。大陈村党总支书记汪衍君说,目前实景剧《你好江山》和音乐剧《大陈见面》两部剧目为村集体增收万元,同时也点亮了乡村夜经济,过夜游客同比增长33%。一首歌,唱出精气神“轻轻的在风中翻转,香香的在碗中盘旋;美美的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到江山旅游,来自义乌的游客沈财辉跟许多人一样,会去大陈村看看古建筑,听听中国村歌发祥地的音色。“太震撼了,没想到这里的村民都会唱歌,男女老少齐声歌唱的氛围真好。”沈财辉一脸羡慕。在大陈,说起村歌,村民就会提到汪衍君。年,退役军人汪衍君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当时,村民屋前屋后养鸡养猪,污水横溢、臭气熏天。他认识到:“治村必须先治心。”想起在军队里大家经常通过唱歌来提振精气神,汪衍君突发灵感,何不来一首村歌,让全村人一起唱,激发村民士气。于是,他发挥自己的文艺特长,与他人一起创作了第一首村歌《大陈,一个充满书香的地方》,年又根据汪氏历史传说,创作了第二首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渐渐的,村歌成为汪衍君的治村“法宝”:开会有人迟到,他不直接批评,而是罚他们唱歌一曲;谁家里有了喜事,村干部就带头唱歌祝福;每逢节庆,村民们还要赛歌比丰收。在情深意切的歌声中,大陈村民找到了集体荣誉感。看到地上有游客丢下的果壳,村民会悄悄弯腰捡起,放进垃圾桶;听说村里要修路,涉及的农户二话没说,主动拆迁,配合修路……日日吟,天天唱,大陈村也因村歌出名,成为江山市第一个“幸福乡村”建设示范村,先后获得了全国村歌示范基地、中国村歌发祥地、中国十大最美村庄等荣誉。村民姚水月告诉记者,合唱是大陈村的保留节目,只要宣传员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674.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