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来自《红楼梦》关于“黛”的解释云:“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染青石谓之点黛,黛为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以画眉。贾宝玉与林黛玉初次见面时为其取字“颦颦”,颦指皱眉,所谓一颦一笑,“黛”与“颦”,无论命名或色彩,皆显高贵古典气质。色彩理论认为,应每个人的肤色不同,都有最适合其本身的三种色彩,与面容形成协调、互相衬托的效果,与性格、思维形成关联或互补,与环境形成对比或平衡的关系。黛玉在神话世界为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绛珠仙子,与“西方有石名黛”形成了关联,而且宝玉眼中的黛玉,“病似西子胜三分”。黛玉自幼体弱,弱质纤纤的林妹妹要服“人参养荣丸”治疗病患,发病时的促眉瞬间绝非“东施效颦”,而是自然而然,因此长成“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似水墨山水画中飘挂于山腰的青烟,天然的眉色似黛,愈显容貌精致,美目盼兮,比西施还要美丽。黛与黛玉,仿佛密不可分,黛属于黛玉的生命色彩之一。黛之美、之愁、之思,都在古诗词的涓涓细流里,宋·张孝祥诗云“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五代·顾夐诗曰“黛薄红深,约掠绿鬟云腻”,唐·李商隐诗云“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宋·夏竦诗曰“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宋·秦观诗云“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宋·蔡松年诗曰“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晋·陶渊明更诗之“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黛玉的眉黛以及她的惆怅、忧思,如烟波朦胧,而她的高洁、傲骨与才气,与黛色的醒目、浓郁又牵一线。黛的古典色彩之美,与黛玉人物形象的艺术融合,使人们对黛的认识与感情,超越了黛本身的美学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