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天涯》第4期,有个“诗歌精选”栏目,发表了不少著名诗人的作品。张炜、欧阳江河、树才、胡弦、孙文波、大解、张二棍、张执浩、刘年……这一串名字,对诗坛稍有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这就像是“著名诗人在开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中,打头阵的张炜,目前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其实算不上是诗人,而是以写小说出名的。不过,最近几年,张炜好像有进军诗坛的意思。而他似乎是天生具有诗人的才能,一写诗就能获奖。去年,张炜的长诗《不践约书》就荣获第六届“中国长诗奖特别奖”。
今年,张炜的长诗《铁与绸》出版,也是引来好评如潮。张炜不仅自己写诗,也教别人写诗。张炜有个工作室,已经颇有名气的青年诗人王二冬,就是这个工作室的学员。看来,写小说和写诗歌是相通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很想读读张炜的新诗?没错,感谢《天涯》杂志。下面就从《天涯》发表的张炜的12首诗中选出三首给大家瞧瞧吧。这三首诗长度差不多,所以就展示在这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采菇》写的是第一次上山采蘑菇的事,但人们并没有采到蘑菇,因为没有下雨。他们装了一把草叶,一支菊花,就嘻嘻哈哈地回去了。如果这首诗要表达什么,一是采菇的人太不懂蘑菇,连蘑菇要下雨了才会生长都不知道,二是这些人还挺乐观。
《来信》是写“我”在半年里就收到了一封信,信封已经有些脏了,但里面的信纸还是簇新的。在这信纸上,是“稚拙”的笔迹,应该是一位小朋友的来信。除此之外,这首诗没有别的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山路》写的就是乡间小道,在岩缝之间,在草丛之中,磨得又滑又亮的石板。这样的路,只能靠双脚行走,肩挑背扛地运送物资。而在这首诗里,把宽过一米的路叫“官道”,这倒是比较久远的叫法了。
读了这三首诗,不知大家会有什么收获?诗的美?诗的意境?估计是没有的。估计很多人读了这些诗,都会有个共同的感叹:“啊!写诗竟然这么简单?”没错,写诗就是这么简单。一件小事,一点小景,只要你分着行写,就能成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但这样写出来的诗能叫好诗吗?从张炜的这几首诗来看,应该是能够叫好诗的,否则怎么能发表?那我们是不是这样写也能发表呢?问这样的问题的人,想来是很“天真”的,跟以前的我一样。
现在我已经知道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了,我们这样写是肯定不能发表的。那为什么他们这样写就能发表?这个怎么说呢,大家不妨在网上搜搜,这些发表诗歌的作者,除了他们的名字外,前面一定还有一长串的头衔。什么副主席哦,什么主编哦,什么会长哦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所以,写诗不难,发表也不难,难就难在名字前面那一长串的头衔。有了那些头衔,一切就好办了,随便写写就能成诗。不仅能发表,还能获奖,还能教别人写诗。那怎么才能得到那串头衔呢?这算是问倒我了,我真不知道啊。拜他们为师算是一条捷径?有人引路总比自己瞎闯强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