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是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接下来详细介绍泽库和日寺石刻,这是青海省泽库县传统的民间工艺。
泽库和日寺石刻青海和日地区的石雕艺术根植于宗教信仰的沃土当中,虽历经数百多年的传承演变,民间石雕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原生态属性,从最初的神灵崇拜,祭祀仪式,各类宗教民俗事项所构成的石刻形态,演化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藏族石雕艺术,艺术形态也经历了由简到繁、单一趋向多元的发展历程。和日石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刻多种艺术形式的关联和综合作用,通过世代修缯和积淀传承愈益丰富多彩。它用石材自身的形体和艺术创作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
泽库和日寺石刻和日地区石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约在十八世纪以前,当地就有简单意义上的石雕。并且在形成过程中藏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粗狂淳朴、质朴纯真的风土民情,又为其石刻艺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和艺术根基。而从祖先开始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民间文化财富,民间信仰又是其石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和根源。
泽库和日寺石刻和日石雕的工具分为传统工具和现代工具两类。刻法分为文字刻法和图像刻法两类,和日石雕作为藏族石雕的一部分,其刻法采用了线刻、阴刻、浅浮雕、高浮雕等藏族传统刻法,但和日地区的先民们又在历史的变迁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形成了较区别于其他藏区的独特雕刻手法。如六字真言和经文即多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造像以浅浮雕和高浮雕的形式表现,圆雕较为少见。和日石雕的具体内容分为文字类,人物形象类、景物类、动物类及花朵类共五类,和日石雕中造像种类多,姿态各异,虽然没有其他地区或民族那样规模大的雕刻造像,但独特的环境和特殊的心理需求,使和日石雕以画面片幅小而精致的雕刻手法遍布各个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奇观。
泽库和日寺石经墙和日石雕艺术与广大群众思想感情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宗教活动体现出来,从而其石雕始终都拥有显明的地域风格特色和浓厚的高原民俗色彩,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并且由于受到社会思潮和经济变革的影响,各个时期的石刻内容各有所侧重。
泽库和日寺石头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第一个工具和作品。随着人类的发展石头又成为传播远古文化和永留现今文化的载体和媒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