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每个人心中都有无数梦想,而自驾青海湖,就是我多年来的梦想!

有的旅行是为了拓宽眼界,去天南海北浏览风景名胜;有的旅行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异域生活,感悟不一样的人生;有的旅行时为了寻找逝去的年华,重温青春时的激情与年少时惆怅;而我的旅行,则是想临时的放空思绪,暂时的释放负面情绪,换个心情后重新轻装上阵。

如果说西湖是江南美女西施的话,那么青海湖就是高原姑娘“卓玛”。

跨越多公里去青海湖,不为别的,只为在高原一睹心中“卓玛”绝美的样子。

因为工作岗位变动,加上孩子读书也年级越来越高,举家自驾旅游的时间越来越零碎了;但是,带着老婆孩子自驾青海湖的那个梦想,一直都没有变。我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读万卷书真的不如行万里路!因为有字的书一生随时可以看,而无字的“书”需要在行走的过程中,让孩子去边看边理解,而“心书”则需要结合人生的成长历程,自己去慢慢感悟。因此,每年的暑假带孩子外出自驾旅游这个习惯,我已经坚持了10年。带着刚刚换车的兴奋劲,我把年的旅程定在了重庆——青海湖往返,来回总进程刚好公里的样子,既不是很远,也不是很近,关键是可以在高低海拔之间多次切换,领略不同的高原风景和平原风光。

天水广场附近的酒店条件不错

第一天的目的地——天水市,这里的大气环境质量比重庆好得太多。蓝天让人眩目,空气仿佛突然之间就干净了、通透了,人的目力也好像有了大的提升,数公里之外的高山也清晰可见。

去青海湖的路上必去塔尔寺

第二天,达到著名“塔尔寺”。据说这个寺庙是除了布达拉宫之外,中国最有灵气的第二佛教文化聚集地。这里供奉的宗喀巴活佛,历史上真有其人。所考证,是他创办了佛教中的“黄教”学校,也就是自他开始,西藏的僧人再也不能娶妻生子了,而他门下的两个得意弟子,一个叫“班禅”,另一个叫“Da...lai”。寺庙非常漂亮,规模也比较大,里面的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太明白,只能听导游讲解。为了让孩子了解这个寺庙的文化及渊源,我还是专门请了讲解员,我觉得孩子的学习是一种习惯,哪怕是旅游中的景点文化,也应该让她知道关于每一个景点文化故事的来龙去脉。所以,这样的钱我从来不愿意省。

这就是塔尔寺大门口的白塔

这是塔尔寺内最漂亮的白塔,旁边就是举世闻名的“大金塔”和“小金塔”。据说两个金塔是真正用黄金鎏上去的,而且用了几十吨重的黄金,足够大气辉煌了。

拉脊山顶俯瞰盘山路

这是从西宁去青海湖的必经之地——拉脊山,(有的网站也写作“拉鸡山”,感觉挺奇怪的一个名字)。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

拉脊山是贵德与湟中两地的界山,由西向东蜿蜒,最高峰海拔米。北坡险峻,山岩多有裸露,除夏季外,山坡常常白雪覆盖;南坡则较为平缓,宜牧草生长。是海南地区著名的高山牧场之一。原来我一直担心自家新车可能爬坡会很吃力,可去了现场之后才发现:“天涯任我行”这句话,用在这里一点也不生硬。

山顶标志牌外打卡

拉脊山标志牌,这是检验我家座驾实力的真实见证。必须留下印迹。

登山必及顶才有胜利的喜悦

这是站上拉脊山最高峰时所拍,由于空气清新,车辆给力,阳光明媚,心情也豁然开朗了,山也感觉朗润了起来.......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此时,人才能真切的感受到,我之前所有的辛苦和付出,不就是为了如今的轻松和惬意吗?生活,不就是在这样起起伏伏中,才有了不一样的快乐和节奏变化吗?

山上偶尔能穿过云雾看到山下的村落

关键看景色,人到中年,头发和身材都最终抵不过“杀猪刀”的慢慢侵蚀。

第三天顺利抵达青海源服务区

到了这个休息服务区,就说明离青海湖已经近在咫尺了。这个高原的服务区,环境条件非常不错,干净、安静。需要说明的是,从西宁到青海湖,全程都是柏油路,根本不需要担心高原的路况问题,说明这些年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内畅外联”方面的财政投入,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也确实从国家的大投入中,生活条件与出行条件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当地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确实得到了助力。

湖边秀恩爱的年轻人一头牦牛一个湖天然融合

青海湖的湖水,有如巨大而坚硬的玻璃,灿烂而沉重地安放于天地之间,天空离地面好近好近,又似乎有一半沉入了湖底。一阵风吹来,湖面上荡起了一圈圈粼粼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蓝天、碧池、清水、美丽的黄色油菜花、新鲜的空气、天地间一片静谧。此时的我,仿佛突然就明白了人生中很多道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工作中的偶尔的矛盾冲突,朋友间的不理解,同学间的无法释怀........一切的一切,在这青海湖畔都失去了争论的意义。

如果可能,我愿意就这样静静的守着它——高原的大人情人,美丽姑娘卓玛——青海湖!

湖边的厕所也很漂亮,可水冷得有些许的刺骨,一看温度,居然只有7、8度,而这时的重庆,家人说已经是40度了,真正的冰火两重天呀!

高山草原一望无际青海湖畔油菜花

这是青海湖畔的油菜花,所说,这些区域全部是当地藏民的自留地,他们圈起来种草之后喂牛和羊的地方。后来,一些有经济头脑的牧民就从中开辟出几块地来,撒上油菜种子,以错季的油菜花来吸引外地游客,拍照是每人10块,虽然不多,但一季下来也能创收强于种草。

我有些遗憾的是,这种种花的行为太零星。我想,如果当地政府能出面统一打造,成片打造成类似于“门源油菜花”、重庆“潼南油菜花”、云南“罗平油菜花”,那对于吸引外地人观光又是一件好事儿,那将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期待吧!

第五天到了高山草甸

高原的天空与平原的天空有巨大的不同,这里的白云厚重而纯洁,根本不象平原的云那么稀薄、那么无力、那么混浊。所以,孩子们要求一路走一路停,要专门的停下脚步,看与天相接的蓝天白云、看自由自在的草原放牧、看星星点点的藏民帐篷升起的袅袅炊烟......

高原上的风景度无死角

第六天,我们已开始翻越祁连山最高处的大冬树山垭口——米标志牌“。

大冬树山垭口标志牌

我身后的山峰上依然有终年不化冰川白雪,现场显示的温度只有2度。为了感受那些积雪与平原的积雪有没有区别,我悄悄而无德的去踩了一下(就不展示这种不文明行为了,我已经自责了)。

卓尔山的山顶看丹霞地貌

翻过祁连山,就到了另外上个大山,同样接近米的卓尔山。离县城只有十公里的样子。

卓尔山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祁连县大宝镇,紧靠大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大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卓尔山山景区步行道

进入卓尔山景区是必须要坐中巴车的,因为这里海拔较高,爬山是件很费力的事情,但对于我们重庆人来讲,那个坡根本不算事儿。当然,亲戚家两口子有些轻微的“高原反应”,就觉得爬坡好累,关键是头痛。我们一家则轻松走上卓尔山,四周是绵延不绝的祁连山脉,7月底的草原翠绿欲滴,金灿灿油菜花很有层次,雄浑壮阔,极目四望,早已心旷神怡。如此时能把酒临风,其喜必然洋洋者矣!

上山的电动大巴车

这就是上山大巴车,当地旅游部门不准外地私家车上山,说是前些年外地有人开私家车上山的途中,私家车因对路况不熟悉而翻下山崖而出现多人陨命的事故,此后就不准私家开车上山了。尽管只有4公里的样子,走路也就20来分钟,顶多半小时吧,非要座他的中巴车,收费20元,加上门票50元,每个人实际收费70元。我觉得风景是很好,但不值这个价,真不知道物价部门是怎么定出来的。但千里迢迢去了那里,再贵也得上呀,是不?

走出风景区了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笔直的“天路”,很容易产生唱歌的冲动。仿佛一瞬间的功夫,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藏族同胞个个都是好嗓子,原来在空寂的高原,唱歌其实才是最好舒解情绪,表达思想的最好方法呀,声音从小就在这样空旷的地方吼唱,当然音域宽广啦。

继续在高原上行走

这是青海湖前往卓尔山祁连县的必经之地——祁连山。车辆一直没有洗,但除了有些许的牛粪外(沿路放牛、放羊、放马人太多,经常有堵牛、堵羊、堵马现象发生,人畜争道,既是烦恼,也是乐趣所在),全家人和车辆整体状态良好!

孩子们下车查看高山草原的生态现状

高山草甸,远看很美,其实正遭受着鼠患。据当地人说,目前由于各种鹰没了,草鼠的天敌少了,因此泛滥成灾,随处可见到处乱跑的草鼠,公路上也时常有被车辆压死的老鼠尸体。想着高原生态被这样人为破坏,心中油然有些许难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局?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所以,我带孩子们去看一看成片的鼠洞,让孩子们直观的认识到生物链对于大自然保护的重要性。

岗什卡雪峰前的牌坊

有一座雪山,对于长期生活在重庆的人来讲,平均20年才能看到一次下雪,因些,每一个雪峰,对孩子们来说都富有极大的诱惑力。

祈连山下的平原村庄

紫外线太强,开车也必须上防护手段,尽管这样子,整个人还是被晒黑了许多。

门源油菜花基地全景

门源油菜花,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是青海省及西北地区的主要油料产区。由此,这里的油菜花也成为了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是众多外地人来青海必去参观的打卡胜地。

油菜花金黄如地毯

这里油菜花的种植范围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绵延数十公里。夏日时节,走进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恰如走进一幅浑然天成的油画。多年来,门源油菜花被评为国家4A景区和青海省“我心中最美丽的十大景观”。在由人民网旅主办的“中国最美的油菜花海”评选活动中,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景区也位居前列。

高原的大清真寺

这是高原少数民族聚居区城市较普遍的大清真寺。夕阳下格外神秘美丽。

天水的伏羲文化广场

第八天,回到天水的伏羲文化广场。甘肃天水因传说伏羲生于此地而称“羲皇故里”,而伏羲庙又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两侧的传统民居就是依托伏羲庙历经多年建造起来的,与伏羲庙一起形成了天水独特古朴的传统风貌,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最近数十年来,伏羲庙周围民居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与伏羲庙建筑群很不协调。因此,当地政府从年起,按照“保护为主、整修为辅、设施配套、风貌协调”的原则,对伏羲城民居院落进行了全面保护整修。这些是整修后的广场风貌。正月十六是伏羲的诞辰日,“伏羲庙”每年正月十六都有大型活动,热闹非凡,迎接海内外祭祖的人。

高原上常见的“堵羊”场景

这,就是我前文提到的“堵羊”。城市车多,在高原当然是羊群多。因此,当你在城市堵车的时候,我正在高原堵羊,真是人生的两种不同生活境遇呀。

高原的羊群随处可见

第九天,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平安的回到了重庆。此次行程往返公里左右,加油元(平均投0.36元/公里),过路费元(过西宁之后的路均不收费,太好了),其它的住宿和餐饮,总体条件不错,整体费用8天控制在1W以内。因为我不想在旅行时亏欠了自己和家人,所以我定了一条规矩:一是要住宿方面保证干净、舒适、有安全,二是要吃得营养、新鲜、有特色,三是孩子玩要尽量满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