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徽州,以其“徽商”“徽菜”“徽学”为名。听闻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有一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我去过不少古镇,却从未到过古城,凭自己的想象,古城大概会是个处处皆是城墙的地方吧?带着疑问,我独自一人踏上寻觅歙县古城的道路。

从绩溪搭乘中巴前来歙县,一人10元,30公里的车程慢慢悠悠地来到歙县古城。一下车果然见一城墙:黄土色的石砖砌成城墙体,中间开一个几米高的圆拱形城门,墙垛则漆成灰白调。城门上嵌有一灰色牌匾上书“徽州古城”四个青色字体。整体给人一种西北建筑特色的感觉。

走进充当古城大门的城门,可见歙县古城的建筑。青石街两旁的房屋皆为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马头墙,飞檐檐角高高翘起,白色的墙体上通常会开几扇小小方形的玻璃窗。屋子错落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倒像是独属于中国的特色小镇。

在古城中又见一古色古香的老城墙,与古城大门的土砖墙不同的是,这是一座更具观赏性的古城墙,中间开一方形城门,上方搭建了一座楼宇,两层的结构、青瓦飞檐、檐上还做精细雕刻,黑色的牌匾高挂,仔细一看名唤“红和楼”。鹅黄的灯光从二层的雕窗中透出微弱的光,给人一种安逸温暖的感觉。恍惚间,我竟忘了这是一座老城墙,反倒以为这是一间“悬空”的客栈了呢。

走在古城的中和街上,远远就望见前方耸立的许国石坊。那是在歙县古城的中心位置,据说许国石坊又名“八脚牌楼”,跨街而立。这座双重古牌坊与我平日所见的不同,它似乎更具有设计感和层次感。之所以被称为八脚得益于它是由八根石柱搭成,石柱上的石狮分别朝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两面石坊上的字也是不同的。

许国石坊代表着石坊建造的最高技艺,每一面的内外侧皆采用了徽州精细的雕刻,或是浮雕、或是镂空雕刻。精细雕刻的图案也皆有寓意,无论是“巨龙腾飞、鹰雉獾发”,还是鱼跃龙门、三豹喜鹊,还是龙凤呈祥,石坊用古时神兽或代表吉祥的动物做雕刻,对朝廷给予厚望。

在古城逛了一天,此时夜幕已经降临,古城灯火通明,可见大妈们在广场前欢快舞蹈的场景。我不禁感叹广场舞与这歙县古城竟无违和感,反倒让冰凉的古城多了一丝生气。城墙上两盏暖色调的灯光将城墙照得通亮,绕过城墙看到一幢建筑,有种魅力吸引我走进细赏,从旁边简介牌上得知它是南谯楼。

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在楼上敲响打更的锣鼓,鼓声就会悠远且扬长地传向四面八方。石砖砌成楼墙,看起来结实又沧桑。城墙上搭有一座木质结构的亭子,第一层为飞檐、第二层为平檐。城门沿袭了宋代风格,像是在石砖中穿了一个木门,木匾上漆有跳跃的蓝色繁体字譙樓。

我在夜晚穿梭在歙县古城,穿过一道又一道城门,观赏一座又一座古桥古坊古塔古房,古建工艺让人赞叹。走着走着,我倒有些怀念过去的打更声,鼓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这漫长的黑夜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