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白癜风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23/6185455.html

刻有摩崖的岩石。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近日,地方文化爱好者在宁海西店镇发现一处摩崖石刻,记录了一位元朝官员在宁海樟林(今西店镇樟树村)奉旨寻找水晶矿石的故事。

摩崖内容共包含两首七言诗,是这位官员哈剌(dǎi)与当地僧人的和诗,文末有完整的题名与纪年。据了解,这是宁波迄今发现的唯一一处有明确纪年的元代摩崖石刻,距今年。

摩崖位于石屏山“雉鸡岩”

据发现者曹炜、任亚亚、李本侹、葛俊俏、童相兵等人介绍,这处新发现的摩崖位于西店镇樟树村后山,山上原先遍布岩石,后因修建海塘就近取石,山石多被运走。

其山腰有一块岩石,俗称“雉鸡岩”,因石上刻有文字,村民中虽然很少有人知道文字的具体内容,但出于对文化的尊重,留下了这块岩石。

这块岩石孤独地伫立在樟树小学后的山腰,宽3.58米,高2.9米,厚1.15米。石头与地面约呈60°角斜插入土,好似从泥土中冒出。因该石如一屏风竖立山中,此山也叫做“石屏山”。

该石较为扁平。

摩崖位于岩石较为平整的南侧岩面,由左右两首诗组成。经辨认,右侧诗宽0.85米,高1.1米,内容为:“千岩壁立任莓苔,今日玉槃居士来。洗劚(zhú)云根堪宴坐,不教独秀在天台。”每句占一列,后有落款一列“昌□季明”(方框处一字不能确认),共计五列。

左侧诗紧跟其后,位置较右诗略低,宽0.85米,高1.30米,所刻为:“地灵阐宝出苍苔,匹马严风奉命来。万里梯航随入贡,近天高处映三台。”诗分三列,后有落款一列“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浙东道宣慰使哈剌赓”,纪年一列“大德二年十一月六日”。文字清晰,保存完好。

摩崖拓片,左侧最后一列有纪年

一个元代官员“奉旨找矿”的故事

《元史》中关于哈剌的记载。他是蒙古哈鲁氏人,初为水军镇抚,沿海诏讨副使等。元至元十四年()已来到宁波,在沿海一带作战。至元二十六年()拜金吾卫上将军、中书左丞、浙东道宣慰使,并兼海上万户府达鲁花赤(意为地方长官)。大德五年(),他改任云南,后因战败被撤职,大德十一年(),卒于汝州。

这则摩崖纪年“大德二年”,也就是公元年。当时哈剌奉旨在浙东一带寻找水晶矿石,在宁海樟林有所发现。

岩石周边场景。

研究者翻阅县志后发现,“石屏山摩崖”在清《宁海县志》中曾有记载,但记录中只有右侧一首诗,内容也不准确。

几人进一步判断后发现,今存石上的两首诗韵脚相同,且哈剌名款后,有一个较前文字稍大一些的“赓”字,意为续写之作。故左右两首应为一组步韵的和诗。

哈剌名款。

右侧一首字体较大,落款“昌□季明”,据判断或为一个人名。诗中有句“今日玉槃居士来”,推测此人有佛家背景。几位研究者查阅资料,发现此摩崖前山脚的樟树小学原为保宁寺原址,该寺始建于宋,由唐代的庵堂改建而来,故而众人猜测“昌□季明”或为寺中僧人的名号。

左侧哈剌的诗作字体稍小,位置略低。诗句中“地灵阐宝”“奉命”“入贡”等字义,与其当时在宁海一带寻找水晶的经历相吻合。可以推测,右侧诗正是“昌□季明”为欢迎哈剌到来而作,哈剌的和诗则表达了来这里的本意,并对当地物华天宝进行了赞美。

与新昌水晶矿摩崖题记遥相呼应

宁海石屏山摩崖之所以能得到这么详细的解读,与新昌一处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分不开。

新昌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资料图

据研究者介绍,新昌董村水晶矿摩崖题记位于新昌沙溪镇董村西侧龟溪北岸的崖壁之上,书写者同为哈剌。题记内容记录了哈剌在新昌董村石厂山采得大量水晶矿石,共计斤,“皆珍异奇绝者”。同时提到“大德二年十一月奉旨寻采水晶,自宁海之樟林至新昌之石厂发泄地藏”,落款“大德三年正月”,即为哈剌年所书。其中的“大德二年十一月”与宁海石屏山上摩崖纪年完全相同。

新昌摩崖。资料图

由此可推测,新昌摩崖中提到的“宁海之樟林”,便是今天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通读两处摩崖,可以复原出当年的情景——

元大德二年(),时任浙东宣慰使的哈剌奉寻圣旨找水晶,于十一月某天顶着寒风,从宁波出发一路南下。庆幸的是,他在宁海樟林有所发现,所开采出的水晶“万里梯航随入贡”,沿着水道运往京城。

在樟林期间,哈剌或与宁海保宁寺的一个僧人相交甚欢,僧人作诗一首,以居士相称,以示欢迎。哈剌步韵一首,并将此诗刊刻上石。约一个多月后,哈剌又在新昌石厂发现水晶,再次记事刊刻摩崖。

宁海石屏山摩崖与新昌董村摩崖遥相呼应,同是元代官员哈剌为奉旨寻找水晶一事所书,真实记录了他在宁海和新昌相继发现水晶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新昌文保碑。资料图

据了解,新昌摩崖早在年就被公布为省保单位,并于年实施了专项保护工程。而宁海摩崖目前还知者甚少,地方文保人士表示,希望能够通过宣传,使其价值得到更广泛的认知。

新闻多一点

宁海为何相继发现摩崖石刻?

近年,本报陆续刊出多篇宁海发现摩崖石刻的新闻。如年,宁海县西店镇白岩山千丈岩发现南宋绍熙年间摩崖石刻,内容为宁海文化名人刘倓撰写的《白岩阿铭》。时隔一个月,宁海县深甽镇沙地村狮子山再度发现一处南宋庆元年间摩崖,文字记录了古人开山辟路事迹,年代距今年。今年,则有宁海县跃龙街道港头村寿宁寺前昙猷石上宋代残字被释读。

宁海县狮子山南宋摩崖。

宁海为何频频有摩崖或石刻内容被发现,并多处于宋元时期?据地方文保人士介绍,这一点首先与自然环境有关。宁海多山,古道众多,登山可览山海之色,风光优美,从古到今,都对“游客”充满吸引力。在宋元时期,官员、文人也多有题写摩崖石刻的习惯,或为记事,或是记游,是一种“有文化”的表现。

宁海诸多宋代摩崖都和一个叫刘倓的文人有关。刘倓,字允叔,号阆风居士,宁海西店人。宁海石台山摩崖、桶盘山摩崖、《白岩阿铭》上都有他的名字。

过去,这些摩崖因地处偏远,研究者少。近年来,宁海逐渐有多位地方文保人士、文化爱好者,四处寻访、辨认摩崖。如曹炜、葛俊俏、童相兵、任亚亚,他们组建了一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