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识人用人是一个人能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和成就事业的基本能力,在生活中我们选择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生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选择的朋友对路,身边聚合起来的人脉靠谱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顺畅,思维和心情也会很健康,生活和事业也会很顺利!选择的朋友不对路,身边聚合起来的人脉不靠谱,那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就会很糟糕,甚至是会因为这些不靠谱的人际关系牵绊住我们的生活而让我自己生活的很狼狈,比如由于你身边总是在被一群自私自利的人围绕,那你不管怎么努力的去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一样会收获不到友谊!

识人之术对我们的择友,生活和事业是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究竟要依靠什么样的标准来识别一个人的人品,依此来做出是要和他成为朋友还是要远离他呢?这是个高深的学问,管仲和鲍叔牙判断人品的依据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启发,而理解了管仲对人性的认识后我们也就可以领会管仲运用轻重术经商的理念了!

看人要看水平,看人要看大义

一个人聪不聪明,靠不靠谱,很多时候都很难判断,可是在关键时候的表现往往能让我们对一个人的水平和靠谱程度产生一个清醒的认识。比如管仲年轻时候干过的糗事就反映了管仲的水平,也突显了鲍叔牙的智慧。

管仲年轻时家贫,为了维持生活就找上了家境富裕的鲍叔牙,在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的时候管仲总是在赚钱后多给自己分一些,当时的人都看不惯这个管仲,认为这个人既贪财也不讲规矩更不拿鲍叔牙当朋友,是个自私自利也毫无原则的人,可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个自私自利毫无原则也不讲义气的人,他与我们不同,我们不差钱,可他还有一家子人需要靠他来养活,所以才多取多占的,如果他不这样做我反而会看不起他,会不再信任他!

众人不解,问鲍叔牙这是什么道理,鲍叔牙说:“做人不可忘本,本末不可倒置,管仲富有学识又富有韬略,他要想骗我还想保全名声,何必要把账做好后才拿呢?他完全有能力不知不觉中把钱拿走,然后再让我看到一本完美无缺的账本!所以管仲这是个真君子啊!你们怎么可以看不到这一层关系呢?也许你们会说他确实是不守规矩总是在多拿多占啊!可你们怎么没有看到这些都是有明确的账务的呢?管仲是在我知情的情况下拿走了这些钱财,还在账目上做了明确的记录啊!他这哪里是多拿多占呢?他分明就是在告诉我这些钱是他问我借的啊!管仲这么做难道还不算是真君子,还不算是真拿我当朋友吗?出于朋友义气,管仲家贫我本就应该肩负起照料他家人的义务,可出于人的自尊,管仲也不愿意总是向我开口借钱张口索要啊!管仲以这样有着明确账目的方式借走属于我的钱去照料他的家人,不正是拿我当朋友,看得起我的最好的证明吗?如果他既不开口问我借钱,又死要面子不拿走那些钱把他家人活活饿死了,那我还能认为他真的在拿我当朋友吗?这不是要陷我于不义吗?世人都会说我鲍叔牙是个假仁假义不讲朋友义气,贪财而又吝啬的人啊!管仲以亏小节损名声的做派成就了我的名声,保全了我们的朋友大义,保全了他家人的生活使他们不至于沦落为奴隶,这是他富有智慧,舍小取大,做人不忘根本的表现啊!”

管仲和鲍叔牙在青年时期的这段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了他们都是富有独到的识人术的人,可他们的这个识人术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看一个人在关键时候的抉择,看他是一个会因小失大的人,还是一个会灵活机变的人,如果一个人死要面子活受罪还只顾着自己的面子却不考虑朋友的感受和朋友会因此而蒙受的损失,那这个人就不是一个富有智慧的人,也不是一个真的讲义气拿朋友当朋友的人了!

他们都是在小节中判断一个人的智慧,在大义上判断一个人的人品的人。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当年的管仲其实也是在用这样的小事来判断鲍叔牙的水平和人品,我想如果当年的鲍叔牙和别人一样认为管仲是个自私自利不讲原则不讲义气的人的话,管仲一定会放弃他这个朋友,因为这代表着管仲看错了鲍叔牙,鲍叔牙因为这样的事情而斤斤计较,那就只能说明鲍叔牙既没有能理解管仲的水准,也没有真的在拿管仲当朋友或者是鲍叔牙本就是一个只讲利益不讲义气的人也说不准了!总之如果鲍叔牙不能认识也不能理解管仲的行为,管仲是一定会放弃与鲍叔牙继续深交的行为的,因为那样的鲍叔牙就不是一个值得深交的对象了!

看人要从人性的立场去看人

管仲临死前齐桓公问管仲还有没有什么要对他说,管仲说对于国家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因为我就要死了,管不了了,可是对于君王您我还是有些话想要嘱咐的,我想让你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这四个人,因为这四个人不可信!

齐桓公问管仲为什么这四个人不可信?管仲说那个易牙为了能巴结你竟然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给你吃,这哪里还是个人呢?这样的忠心根本就不值得信任,因为他已经没有人性了!

齐桓公说易牙不可信,那竖刁为什么也不可信呢?

管仲说,那个竖刁为了能赢取你的信任,他竟然自己把自己给阉了,就为了能巴结上你,这样的人你难道不感觉他很丧心病狂吗?他连他自己都不爱惜,难道他还会对你有什么真感情吗?

齐桓公又问那常之巫呢?

管仲说,那个常之巫就是个骗子,他每天装神弄鬼说能为你祈福,说能为你驱鬼,他哪里是能为你祈福能为你驱鬼呢?他分明就是摸准了你的心思,在精心的设计诱骗你啊!这样的人你怎么可以把他再留在身边呢?他每天都是处心积虑的在算计你啊!你难道还感觉不到他的居心叵测吗?

齐桓公说你说的这些我倒是很认同,可是卫公子启方为什么也不能留在我身边呢?他对我很忠心啊!

管仲说,这个人的确是追随了你15年,看起来也很忠心,可是他的父亲死了,他竟然都不回去奔丧,这样的人连点人性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值得信任呢?一个没有人性的人他表现出来的忠心是不值得信任的,这和常之巫有什么区别呢?他是在精心的谋算你,想要从你这里得到更多的好处才伪装出来的一副忠心的样子啊!他实际上对你是没有半点感情和忠心的,他只是忠心于他自己的权力和前程啊!根本就不足以信任!

管仲从人性的立场对齐桓公身边的四个得力助手进行了分析后就撒手西去了,齐桓公认为管仲说的有道理也不足以取信,因为他认为他是君王,这些人想着法的巴结自己想让自己多给他们点好处也是人之常情,这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于是最终没有听管仲的,可事实证明管仲说的没有错,齐桓公后来病重,在他的五个儿子争夺王位时,他所宠信的这四个人真的没有一个人再搭理他,最后他竟因无人照料被活活的饿死在了宫中,死后过了67天了才被人从床上给收敛安葬了!

人性是什么呢?人性其实就是一个人行为处事的标准,有人性的人有感情,没人性的人没有感情,而感情看似虚无缥缈可其实却是关系着一个人的人品的根本依据。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希望体验那个在自己无用之时被人抛弃的滋味,也不希望在自己兴旺的时候身边围着的全是奸险小人,我们总得在形形色色的人中找出那些值得信任的人,而这些人值不值得信任的标准是什么呢?管仲的智慧值得借鉴!

从人性的角度识人,从人性的角度做生意

管仲运用轻重术经商的理念主要体现在衡山谋、青石谋和菁草谋这三个经典的案例上,人们对这三个谋略有过各种各样的分析,可唯独没有从人性的角度的去思考过。

在衡山谋中,管仲以高于市场价五倍的价格收购衡山国的铁制兵器,这一异常举动引起了列国的恐慌,出于安全考虑各国也纷纷开始跟进,这和二战时期的军备竞赛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在此时管仲又以高于市价3倍的价格在各国收购粮草,并开出如能运到齐国境内交易则给高于市场价值15倍的价格成交的条件,最终引起了列国粮商的自发运粮行动,最后在各国国内缺粮时发兵灭了衡山国,从衡山国国库中缴获了各国以高于正常价20倍的价格订购的兵器以及他们交给衡山国的钱,一举让齐国有了比天下所有国家加起来还要强大20倍的经济实力。

在青石谋中,管仲以霸主国的威摄和周天子允许各地诸侯进王庙祭祖的特殊吸引力,让全天下的诸侯甘愿用金银珠宝跑去齐国换了一堆进周天子祖庙祭拜必须得携带的石头。

在菁草谋中,管仲以霸主国的威慑和周天子号召天下诸侯去泰山祭天的特殊吸引力,让全天下诸侯甘愿用金银珠宝从周天子的手里买了一堆去祭天必须携带才能参加的茅草。

这三个计谋都席卷了天下的钱粮,可是三个计谋其实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使用了轻重术,轻重术其实就是把不重要的东西变成重要的东西,把不值钱的东西变成值钱的东西的办法。

衡山谋中管仲是把平常司空见惯的兵器和各诸侯国的安全给绑定在了一起,导致兵器给涨了价,把平常司空见惯的粮草和救齐国百姓于灾荒的大义给绑定在了一起,最终让粮食给涨了价;在青石谋中管仲是把石头和周天子的号召以及未来可能会被周天子和齐国联合征缴的灭国风险结合在一起,最终让齐国的石头变成了黄金;在菁草谋中管仲是把周天子库房里的茅草和周天的号召以及有可能会被齐国和周天给联合征缴导致灭国的风险给绑定在一起,最终导致了茅草也能变成黄金的!

管仲的轻重术在现代商业中其实也经常使用。比如某单位请了一会名人演讲搞会销,指定参会代表需要人手持有一件某产品,而这个产品实际上就在这个单位的仓库里,本来不值钱或者是卖不掉,可是有了这个重要的人物就能卖出去或者是高价卖出去了,又比如某培训机构搞培训,之前他们的一个供货商库房里有一批积压的书籍卖不出去,这个培训机构要求学员必须去买一本什么书才能参加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这样那批积压的书籍也就能卖出去了!

管仲的轻重术经商理念其实就是从人性的角度识人,从人性的角度做生意,通过对人性的洞察加以精确的设计,最终就可以达成变废为宝,将不重要变成重要,将不值钱变成值钱的目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