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九十九道湾
层层树,重重山
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
清晨天,云霞红红艳
艳艳红天掉在河里面,漳水染成桃花片
唱一道小曲过漳河沿......”
这首歌词,无论是实景描写,还是对人的情感虚写,温度湾肯定是漳河上的一道湾了。至于它是九十九道湾的第几道湾,只能去追问“徐霞客”了。“话有三说,文有七戒”,还是顺应自然为好。
清漳河、浊漳河在涉县合漳村汇流,往下称漳河。清漳河比较温顺平缓,浊漳河比较陡急暴躁。漳河以其博大的胸襟,包容、兼容和宽容。由起初的泾渭分明,到激浊扬清、化浊为清,逐渐地嫉恶好善、正本清源。往下不过半里,被右岸冷不丁突兀起、似海岭般的巨石,硬生生地扛了一膀子,回旋成黑土一片,沉淀出万顷良田。稍事休整,即顺水推舟,到左岸的“鬼旮旯”,漩成一个万丈深渊。紧接着在石梯村又摇到右岸,从河南小王庄村下柔性折返,奔温度湾而来。温度湾弯长十里,上有石梯村水袖,下被太仓村怀柔,对岸的槐丰村作壁上观。
却说这温度湾,本来是漳河风光,自然流露,可它偏偏地理独特,高傲伟岸,个性彰显,正常气候条件下的非正常出现,气温要比上下左右高出五度之多,生态环境与众不同,地理地名油然而生。其壁立千仞,若刀削斧砍;凹凸有致,似鬼斧神工;崖柏壁松倒挂,英勇顽强,向善向上;石莲野韭镶嵌,攀缘石缝儿,垂落鹰嘴儿,活像少女秀发垂肩;涧水顺岩流落,四季轮回,山风吹拂,水印儿斑斑驳驳;岁月流逝留痕,日月垂泪,漳河见证,自然形成的“摩崖石刻”,“敦煌壁画”,非凡人能解密释透,除非是神笔马良,画家吴道子;后有文人骚客发见,遂挥洒泼墨,大加渲染,灵性灵感,更加彰显,“天女下凡”、“劈山救母”、“清明上河图”,演绎得十分到位;偶见游人驻足仰视,是解闷消愁,闭目养神,还是思过崖签,乃至“十年面壁图破壁”,只有鬼才知道。
又见岩壁间,有一种鼯鼠类动物,名叫五灵脂。鬼鬼祟祟,见缝好钻,隐藏很深。因其屎是名贵中药,全年可采,但以春、秋为多,春采者品质较优。采得后,拣净砂石、泥土等杂质,按形状分别为灵脂块和灵脂米两类。功能主治:生用行血止痛。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经闭,产后瘀血作痛;外治蛇、蝎、蜈蚣咬伤等等。由于它贵重如金,只让那些驱本逐利的人,冒着生命危险,把麻绳定在山顶,把绳子系在腰间,像“蜘蛛人”一样,飞檐走壁,登高爬低,去掏那五灵脂屎。虽然价格不菲,有点冒险,但是一不留神,失重失足,从悬崖上跌落下来,摔得粉身碎骨,也就得不偿失了。温度湾的山脚和山间,得益于天赐底蕴的温度、湿度和舒适度,何首乌、透骨草、土茯苓的厚重,知母、柴胡、远志的粗壮,都是得天独厚的中药材。同样的材质,温度湾的中药材准能卖上好价钱。
我曾经写过一篇《温度湾红叶》的文章。深秋时节,温度湾红叶,从山翼到山抱,从山巅到山脚,无论是针叶还是阔叶,无论是野生还是人工,那马机圪针酸枣枝,黄栌桃条檀木科,木了黄楝金丝枣,柿子枫叶大红袍......草本、木本、乔木、灌木,通通的红色透顶。春天的樱花是由下往上红的,而秋天的红叶则是由上往下红的,从山头到山脚,从树冠到树身,从树干到树根......随着霜降的临近,红叶仿佛排着队往山下去了,好一派红叶生树,飞鸟穿林,山鸡野兔,松鼠蟋蟀,生态温馨的绝佳场景。直令那些兴冲冲去看“香山红叶”游人,无不折返来到温度湾,一头钻进红叶之中,染一身桔红橙黄,逐一程心旷神怡,探一次触目惊心,找一回梦中花开,留一生的美好印象。
说实在,温度湾红叶,也是伴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跃峰渠的诞生而成名的,因为水能增色,水能润物,水能添彩,水能显灵。跃峰渠工程建成之后,在其沿线修建了一条配套公路,与渠道贯通,与乡村连接,与群众连心。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由原来的沙石路变成了水泥路,进而演变成了“村村通”。水生万物,水润千家,水兴百业,跃峰渠沿线成了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美丽乡村风景线。
温度湾红叶由两条景观带组成。一条是涉县台田公路从半山腰间穿过,公路以上的红叶离水较远,空气干燥,红叶红的早、落得快。一条是跃峰渠从温度湾下部穿越,渠道与公路之间的红叶离水较近,空气湿润,红叶红得晚、落得迟。站在高处鸟瞰,青红相间,泾渭分明,公路两旁仿佛农家妇女的纤手织出的花格子土工布,汽车在不停地穿梭,花布在不断地延伸。而跃峰渠却又像一条天河,牛郎织女含情脉脉,垂立两岸。可谓,一渠忘情水,两情各一边,银河渡双星,红叶露真颜,映红一渠水,羞涩梦中恋,红叶皆有意,拥抱温度湾……
到了晚秋,红叶如血,血融于水,唯有此地才能真正找到花随水走,水载花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真谛。温度湾自然与人文错综复杂,美景与真情相映成趣,此等神仙般享受,让人乐不思蜀,流连忘返。漳河人家特有的风情,在温度湾淋漓尽致地体现。
温度湾原属涉县太仓乡地界,后来太仓、张头、合漳乡,合并成了合漳乡。而对于我,本来的本乡本土、本根本宗。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对温度湾还真有点陌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耳拙眼笨,孤陋寡闻,山里人的封闭保守,时代的固步自封,在老家人,包括我等身上都有一种先天的局限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只有到了年,跃峰渠温度湾护坡工程投资立项,并批准施工。随即成立了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涉县石梯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未到,扎寨安营。领导安排让我先去打前站,我到了石梯村,找见了时任村支部书记董成祥、村主任牛秋生。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业不近行近,人不亲水亲。经过简单沟通,由牛秋生陪着,到村里号房。首先来到村边的石梯村剧院,偌大的戏园子,中间用砖墙隔断,留一个圆形灯笼门连通,北面是一排二层楼,一层是石拱券,二层西面是村小学校,东面空荡闲置。我看过之后,决定用砖墙隔成两大一小三个办公室,中间一间做财务办公室,西面两间做后勤组,东面两间做政办组,楼下东门房做食堂,并对锅灶面案做了布置,南门房留作仓库和厨师宿舍。随后又在村里选定了指挥长和市水利局驻工地现场领导办公室,以及施工组和机电组办公用房和宿舍等,一应俱全,一上午搞定。在石梯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认准谁家,都没打任何折扣,有床有炕就利用,没床没炕支床板,根本就没有房屋租赁这一说。从而再现了革命老区人民为修建跃峰渠,“房东大娘送茶饭,姑娘媳妇缝垫肩,学校儿童提开水,文艺轻骑慰问到一线”,以及“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协作攻坚”的跃峰渠精神。我和牛秋生咬定,楼上隔断砌墙,抹灰刮白,楼下盘锅垒灶,以及腾房必须在五天内完成。一周后,欢迎大部队进场,一切顺理成章,按部就班。
跃峰渠通过温度湾段系软基,漳河水涨水落,把基础掏空,渠道成了“悬渠”,给安全运行带来了威胁,经项目可研并申报,列入国家规划计划,批准水利工程项目投资。跃峰渠举全处之力,投入温度湾护坡工程建设,指挥部设在涉县石梯村,下设施工、后勤、财务、政办四个组,在全长两公里的河岸,分十七个标段,投入名劳力,全力投入工程施工运行。工期历时半年,用当地的青石砌成了两公里长的护坡,护坡的底部还点缀着十几个大小不等的磨盘坝、挑流坝,抗洪防冲,削浪减峰,坚如磐石,巍巍壮观。
如果说跃峰渠像一条玉带,围系在温度湾腰间,那镶嵌在山脚的护坡,岂不又像是文武百官身着的蟒袍的下摆,威风凛凛,十分壮观。到了汛期,桀骜不训的漳河水到此也温顺多了,乖巧多了,一切听从水利人的指挥和安排,浇灌万顷良田,造福邯郸人民。倒是那些络绎不绝的文人墨客,石破天惊,闻风而动,叹为观止。在对跃峰渠这一宏伟工程大加赞赏之余,更为温度湾风景泼墨渲染,文笔蜕变......
每当朝霞满天,那些在鸭舍中憋屈了一夜的鸭子,挤破头的往外窜,向着漳河轻车熟路,一溜小跑,当几路鸭群走碰时,挤挤扛扛,难免形成路障。其中的好多“快客”实在等不及了,“扑噜噜”腾空而起,直扑漳河,先下嘴为强,去捕捉觅食那些小鱼小虾,水虫水虱。到了渔歌唱晚,又一群群吱吱扭扭、歪歪唧唧,吃饱了撑的、身重脚轻、前倾后翘,一不小心就会栽跟头的鸭子,上坡下破十分吃力。鸭子的主人站在村边岸头,扯着嗓子叫喊,声音听的亲切,还不能快走半步,天全黑下来后,才回到漳河人家,各自到在鸭舍里去,或反刍或下蛋去了。漳河在曲里拐弯的行程中,形成了许多冲积扇和沙滩,碧波绕弯,鱼虾生猛,良田肥沃,休息养生,漳河人家特有的风情,在温度湾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看似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和造化,确是大禹治水先祖,疏堵兼行,江河安澜。
还有温度湾周围的太仓村、石梯村、槐丰村乡愁浓郁,民风淳朴,特别是像秋林、董所、任林、庚午、成祥、海生、秋生、书生、桃生、二生,还有那个跃峰渠的牛伏生等等,其实干敬业,诚实厚道,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温江水,涉县温和村人氏,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为文多年五花八门,曾有拙作千篇一律,秉承赓续七骈八股,更多的是三长两短,愿良师益友九九归一。
清漳两岸投稿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