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到底有多激烈?在最激烈的战场上,谁才是名副其实的枪神呢?毫无疑问,就是张桃芳,只要是他看中的敌人,没有一个能逃走,几乎每两发子弹就有一个敌人被击毙,不用狙击镜也能成为敌人惧怕的存在。
年的6月,上甘岭我军阵地上寂静无声,在极其隐蔽的角落,趴着一个专注的枪手,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响起了突兀的枪声,一颗子弹射向了敌人,同时,敌军战壕中也响起了枪声,这就是中美 狙击手的 次交锋。
美军出场的 狙击手,是美军有名的代号“幽灵”即艾克上校,我军 狙击手是张桃芳,面对强敌,张桃芳沉着冷静,张桃芳捡了一个头盔,用东西顶起来,让头盔从掩体中冒头。如果敌人射击,张桃芳可以在两秒内确定敌人位置,并且进行 射击。
敌人似乎也清楚这个套路,对方并没有开枪射击,似乎也在等待新的机会。
张桃芳终于明白,他要面对的敌人不可小视,既然障眼法无法撼动他,那么就采取更危险的,张桃芳换个地方,敌人的子弹贴着他的脚跟,却始终都慢一步,张桃芳直接“栽倒”在战壕里,这一招为了让敌人放松警惕,以为他受伤,趁着摔倒的间隙,张桃芳瞬间就看到了敌人所在的位置,在他的视线中有两挺机关枪。
张桃芳仔细思考,这两把机关枪并不是真正的敌人,所以张桃芳始终隐藏在掩体下,耐力僵持了十几分钟,在敌人射击时,张桃芳抓了对手的位置,张桃芳干脆站起来狙击对方,幸运的是,敌人的子弹对张桃芳并没有造成致命一击,而张桃芳的子弹却结结实实打在了敌人的脑袋上。
被张桃芳一枪干倒的是,美军 狙击手艾克上校,此人在二战期间曾经孤身一人,两天击毙敌军百人,但他却死于张桃芳枪下。
年1月, 皮定均的第24军入朝作战,他们的任务是接替15军驻守在上甘岭战区,在距离敌军只有米时进行了艰难的换防行动。在驻军的这段时间里面,张桃芳就疯狂拿人头,整整三十三天的时间,竟然击毙敌军人,平均两颗子弹就拿下一个人头。
他的事迹很快传到了军长皮定均那里,为了奖励张桃芳,皮定均甚至拿出了珍藏的军用皮靴,让参谋长把它送给张桃芳。为了观察他的才能,参谋长和张桃芳躺在冰天雪地中,张桃芳却一动不动,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张桃芳突然开枪,对面一个人影晃晃悠悠倒下去。没过多久,接连几人同样倒在敌军阵地,亲眼目睹这个过程的参谋长,直接把皮靴送给了张桃芳。
有趣的是,在皮定均和张桃芳的下一次见面时,竟然发现送给他的皮靴依旧是崭新的模样,里面装的竟然都是打空的弹壳,一共有颗弹壳。
皮定均笑着告诉张桃芳:既然这样,不如凑个整,张桃芳的部队是团,不如再击毙三名敌人,这数额不就完美了?张桃芳说干就干,带着狙击步枪就走了出去。仅仅过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张桃芳就带着打空的弹壳回到了指挥部,不多不少,就三颗子弹,那个时候距离他入朝已经有的时间,而在这32天时间里,张桃芳一共歼灭敌军人。
哪曾想,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在三个月之前还是连续三次脱靶的新兵蛋子。
年9月中旬,张桃芳跟随部队 ,他们的部队进行了 次练兵打靶,可是张桃芳三次机会,竟然没有一次上靶,连长直接把他赶去炊事班。怎么搞得,出国前,张桃芳曾经接受过两个多月的狙击训练,原来,到了朝鲜战场后,张桃芳当了连队的通讯员,对狙击生分了。
这次考核之后,张桃芳就经常研究自己的步枪,坐在一边冥思苦想,到后来,他就像中邪一样,经常端着枪练习,每次都是一小时,张桃芳把距离不同的物体当成自己射击的目标,不停地射击。
为了让自己保持不动,张桃芳的肩膀都是红肿的,为了增强自己的臂力,张桃芳按照个人情况自制两个沙袋,只要有空余时间,它就会绑着沙袋练习, ,沙袋的重量已经增加到十几公斤,张桃芳依旧能一动不动,扣动扳机。
为了练习 度,张桃芳又瞄上了夜晚坑道的油灯光,这个目标忽大忽小,几乎住在了坑道里。
就是这样艰苦地练习,让他能在百米远的距离中都能发现潜伏的敌人。在第二年1月中旬,张桃芳已经跟随着部队来到了上甘岭阵地,不过敌人似乎并不知道部队已经换防,竟然还敢在阵地上大摇大摆活动。
这不是打皮定均的脸吗?在前线观察的皮军长马上决定一定要给美军一个教训,所以指定张桃芳的班级挑出四个好枪手,对敌人进行冷枪打击。
当时联合国军从最初的大摇大摆,到后来只能畏畏缩缩,毕竟只要离开建筑工事,就会被狙击手击毙,别说是换防,就连吃饭喝水都是困难,张桃芳显然就是敌军避无可避的催命符。
在朝鲜战场上,张桃芳的主要阵地是在上甘岭,而且还是在整个部队的最前沿,他的任务就是盯住每一个试图攻击的敌人。张桃芳静静地等待在战地前沿,在美军 狙击手被击毙后,敌人就决定马上对 进行大规模轰炸,于是大量的炮兵以及观察员就被调往前线。
一天傍晚, 战士正准备补充物资,好好休息,就被突如其来的炸弹轰炸,毫无准备的 战士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对方可以清晰准确地对于我军阵地进行火力覆盖。
这样的情况让张桃芳很快意识到,除了炮兵之外,一定有更为准确的观察员,他们利用先进的武器,远距离报告目标位置。在此之前,张桃芳已经观察到,在敌人的阵地上增加了很多可以用来观察的地堡,这也让他确定了自己的猜测,所以张桃芳决定主动出击。
在遮蔽处观察了一天之后,张桃芳发现,在一块巨大的青石后面有个地堡,可以在不同位置上变换角度进行射击,他确定这个地堡中有人出入,他反复试探了多次,终于来到了 射击位置。最初,张桃芳决定按兵不动,直到对方第四次来回的时候,张桃芳才终于动手,这个观察员直接被张桃芳击毙,可是张桃芳并没有移动。
根据两天的观察,他确定在那个地堡的下面一定有两个或者以上的炮兵观察员,没过多久,地堡里就钻出另一名美军,他非但没有躲藏,反而开始绕着地堡不断转圈,这对于狙击手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因为敌人绕着圆形地堡跑动,难以计算提前量,如果不能一击即中,他的位置就会暴露,而美军故意这样跑动,就是为了引导他暴露目标。
他默默移动自己的位置,计算着美军的身高和行走速度,每一次瞄准都会用空枪击发一次,对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进行校正,这样连续进行了三次,张桃芳再一次出手了,每一次都是一击即中。
这一下午,张桃芳一共打出三发子弹,每一颗子弹都击毙一名观察员。这对美军来说无异于蒙了,只能靠着局部观察来猜测 内部情况。
年的7月,整个 彻底落下帷幕,24军在阵地防御战中,一共击毙敌军一万四千余人,张桃芳也被评为二级英雄,同时也被朝鲜授予了一级国旗勋章。
从朝鲜战场回来之后,张桃芳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凭借着自己的出色成绩加入了战斗机的行列,在他飞行的上千小时中,没有一分钟出现过意外,张桃芳就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张桃芳作为狙击手的经历,甚至有人把他列为世界十大狙神之一,他的故事也即将被拍成电影,张艺谋导演正在筹备的《最冷的枪》,讲的就是张桃芳的故事。
狙神已逝,枪不能言。但是英雄的故事不能流逝于时间长河,我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流血牺牲的前辈,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畏牺牲,才换来如今的和平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3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