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片

涟水新城和樾府择址涟水县开发区高铁板块,依托淮安地域文脉,结合古园印记打造书香雅境。项目在保留中式神韵的同时兼具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打造宜居的现代生活环境。

中国建筑,其所最注重者,乃主要中线之成立。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线如此钟爱与恪守。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以及一般民宅,都依严格的中轴线分布:从群体组合到一室布局都呈现出中轴线的特征。

——梁思成

涟水新城和樾府借鉴苏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古典园林,也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衙署园林——“清晏园”进行设计,将其空间布局及设计手法,因地制宜地运用于整体社区的设计之中。

▲清宴园平面图

设计灵感提取清晏园中“书院”的概念,为涟水新城和樾府打造“园中有院,书香蔓延”的整体风格。“园中山以水为血脉,水以山为面,亭、廊以山水为骨”,设计围绕中心水景,布置功能节点,将文人的山水情怀收藏于这方天地之间。

▲涟水新城和樾府平面图

涟水新城和樾府还借鉴清晏园的布局手法和边缘形式,在院中设置园中园,通过传统庭院中一收一放的手法,营造“方寸之间,纳藏山水”的空间感受,打造进院的归家秩序,传续千年礼制。

府门遵从儒家礼制思想,以礼仪之门彰显威仪气势。大门为三进院之始,一进门致敬城市,在美化城市界面的同时,为每一位居者带来归家的仪式感。

▲古制(引自《宋营造法式》)

古制模块基础上,新中式建筑中将斗拱简化

府门的设计完全沿袭古制比例,屋顶的斗拱和柱保持1比1的关系,屋顶高和屋顶宽则为古制中的1:4比例。拾阶而上,奇松迎客、镇宅石狮、祥瑞云纹,尽是祥瑞之气,匠造极具中式特色的门楣屋檐,以对称之美展现庄重气质。

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梧荫匝地,槐荫当庭;插柳延堤,栽梅绕屋。结茅竹里,浚一派之长源;障锦山屏,列千寻之耸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计成《园冶》

园景设计将整体游园路径进行剖析解读,将庭院、花圃、小池诸元素艺术地揉合在一起,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

枯木竹石,独具山水画的风格特点。在造园的概念逻辑下,正是感受到如此浓厚的文化背景,设计营造“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空间感受,细细品味,方能感受整体的美与震撼。

框景借景的园林处理手法既突出了院落中的重点景观,又增加了层次与景深,极富艺术感染力。一扇月洞门自身便是一道风景,走进其门,先窥奇景。

流光千年印古意四壁浮影悟中采

袅袅熏香絮絮绕诗词意境自然来

涟水新城和樾府营销中心的主体形制提炼、转译庑殿顶双重檐形式,彰显栋宇之雄。延续传统转译表现形式,诠释新时代中式空间韵律,立足当下重构当代审美。

设计还保留了部分古制比例,形成墙顶模式,屋顶形式为双檐平屋顶,四角起翘,带来柔和的韵律变化,延续千年中式建筑的独特美感。

立面材料采用青灰色铝板与米白色石材,一实一虚形成对比。建筑主体底层通过石材装饰,提炼古建庄重沉稳的风格,展示浓浓的东方雅韵。上侧玻璃幕墙与底层石材形成对比,融入现代元素,打造雅致的体验空间。

向涟水新城和樾府营销中心踱步,走进内部欣赏这座禅意简约的中式建筑。

高透玻璃、米白色石材以及铜色拉丝不锈钢的组合,干净通透,将室内与景观相互融合,同时突出设计感。当夜幕降临,整个建筑明亮清透,倒映在建筑前方的水面上,宛如一叶枋船,轻盈不失庄重。

内部细节处理上,借鉴“诗法自然”的室内感受。整体设计灵感源自宋朝时期艺术家米芾,其书画皆颇有造诣、自成一家,设计将文人的书法笔墨挥洒于纸上,尽显大家风范。

移步换景,通过曲折汀步进入人居空间,入口前场正对景观前场,通过步入式庭院门廊,将庭院小池引入,溪流叠翠,柳暗花明,所谓一叶一花开,一步一世界。

明丽典雅风的人居空间内,山水纹理的自然元素依托水墨晕染软装陈设家私地毯,为空间框架中添加多样品位,达到和谐平衡。每个角落的小细节被精心雕琢,观赏性与实用性交融在各个角落。

卧室中的衣柜有着强大的科学收纳系统,可以按物品大小、使用频率、可折叠等类别分类收纳,暗藏的LED灯源在打开门的瞬间亮起,便于拿取衣物。床头灯与背景墙梅花图案共同表现出丰富的层次。山水的自然意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就像回到生活的初衷,使得身心灵皆可休憩放松。

步入简约清新风的人居空间,便能感受到精致的设计为空间带来的灵动与时尚氛围。客厅与餐厅之间自然地围合出流畅的区域,随处可见的装饰与摆件充满设计感,则带来不一样的生机与美学体验。

当厚重的府门被缓缓推开

涟水新城和樾府的东方气韵便大气尽显

名园雅逸、自然禅意

都在这方土地上交织共生

为涟水带来充满生机的全新居住体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