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前去漏明崖。从洛阳市区出发,行程大约70多公里。
漏明崖究竟是怎样一个景区?途中,我翻了关于漏明崖的记载:漏明崖又名“阳岩”,是河谷东面山坡延伸进谷壑中的一道岩壁。岩壁薄处厚仅数米,两侧刀削斧斫一般,宛如一道石屏。半崖有一孔,洞穿南北,站在背面山崖下南望,透出一点天光,故称“漏明崖”。
到了景区,我才发现漏明崖不同于别的景区,其奇特之处在于漏明崖深陷在一个山谷里,脚步要向下,眼睛要向下。
漏明崖西侧是一块大的岩壁,犹如一扇巨大的屏风,展现在世人眼前。沿着石阶向下走,道路两旁山花烂漫。
石阶从山顶延伸到谷底,然后又蜿蜒向上,远远望去,半崖上有一石孔。远望石壁,透出一片天光,恰如石门一般。阳光透过石崖的顶端投射下来,光芒万丈,黄栌的叶子都已经泛红,随风飘落。继续拾阶而上,距离洞口越来越近,靠近洞口的青石台阶被磨得溜光水滑,穿着运动鞋依然要小心翼翼。穿过洞口,向前方望去,顿时豁然开朗,只见前方三座山岭围绕下,有一汪湖水,湖水蓝的啊,犹如山谷中镶嵌了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
沿着小径继续往前,只见前面人声鼎沸,香烟袅袅,原来在崖壁尽头有一座奶奶庙,前来烧香拜佛求子的香客络绎不绝,据同行的人说,这座奶奶庙很灵的,来这里求子的善男信女常常能如愿以偿,不时有鞭炮声从庙院里传出。
朋友说,沿沟而下,有宾王洞。遂沿着小路下至山底,道路越来越难走,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仅容纳一个人的小径。狭窄处,宽不足一尺,山路崎岖,稍有不慎,就有跌落河中的危险。朋友健步如飞,我左手掌按住地面,右手紧紧抓住身旁的小树枝,一步一步向前挪动。抬眼,前方路更难走,回头,游人已赶了上来,在犹豫中进退两难,朋友见状,重新折了回来,“别怕!左脚先迈过来,站稳!迈右脚……”。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走完了这段艰难路程。
谷底的景色果然美不胜收,清澈的小溪蜿蜒向前,蝌蚪,小鱼清晰可见,黄色的小野花迎风怒放,还有神奇的喀斯特溶洞,宾王洞。公元年9月,骆宾王因不满暴政,跟随徐敬业举义兵讨伐武则天。起兵时,骆宾王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檄文》,文章有理有据、气势磅礡,让武则天又恨又惜,恨的是檄文字字句句,直击自己要害;惜的是,这样的人才竟不能为自己所用。后来,徐敬业兵败被杀,武则天下令活捉骆宾王,但骆宾王早已不知去向。原来,骆宾王在义军兵败后,辗转多地,最后隐居在漏明崖,并写了多首关于漏明崖的诗。
1、渑邑漏明呈奇景,悬崖万仞石棱曾;(古时,曹村漏明一带曾属渑池)
唇山白雾共旋绕,河水波绿萦带风。《漏明吟》
2、层石远接天,绝顶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若钩悬。
石明如挂镜,苔分似列钱。暂策为龙杖,何处得神仙。《过石门》
从漏明崖景区走出来,景区附近是一幢幢漂亮的农舍,我想,这里一定会有骆宾王的后裔吧?只是,再不用像先辈那样东躲西藏了,而是在社会主义下,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