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书法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学书法当以“二王”为宗。魏晋时期的书法与唐代的书法,也是每一个书法人所必须探索的路径!
但是如今流传下来的晋唐书法作品,仅为小字作品,大字作品极为罕见,很多人为了写大字,便将“二王”的字直接放大来写,结果字势全无。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在“二王”的笔法系统当中,是仅仅适合写小字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几乎不写大字,书法对于他们来讲,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已。到了唐代也极少有大字,颜真卿上追汉魏,以篆籀笔法书写行草书,学颜真卿的笔法是可以直接将字来放大写的,这一点我们以后会细谈。
直到宋代,由于宣纸与毛笔的发展,才渐渐有了大字,而在宋代,大字墨迹流传下来最多且笔法极为精湛的要属米芾了。米芾是宋朝流传下来墨迹最多,且功力最深,也最为接近晋唐气脉的一个人,所以后世之人学习米芾也最容易出成就!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米芾岁寿不长,仅仅活了56岁,他一生以石为痴,在他晚年的时候,他得到了一块“灵璧石”,此石为旷世奇宝,米芾极为钟爱,连续几天晚上,捧着这块石头才能入睡,为了纪念此物,便写下了一幅大字神作,就是这就是著名的《研山铭》!
此作乃是米芾平生唯一的大字极品,其余皆不足观,此作在米芾死后一直藏于皇宫内府,到了元代被大收藏家柯九思收藏,近代八国联军入侵,此作流落日本。距今已经流落日本多年!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18年前,此作被马未都以万买回中国,加上其他支出,花了多万,如今收藏在了北京的故宫博物院、
《研山铭》与其他的作品不同,没有急躁与狂逸之气,相反的是一种平和而笃定,乃是米芾晚年炉火纯青之作。此作在结字上极致展现了他“刷字”的风采,字字沉稳如帚,力求中锋贯之,每一个都一脉自然能够因字附型,有着极为强烈的造型能力。
在单字与行气的处理上,疏密、欹侧、开合在米芾这里已经融化在笔端,不假思索而天然自成,真正的“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相对于早年的作品则更为自然而平和!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鉴定大师徐邦达先生看到这幅字说道:
“米芾大行书《研山铭》卷,后附其子米友仁跋二行,确为绝世神品。大米、小米为真迹,王庭筠不敢说。”
书法史上能堪称绝世神品的字并不多,这件《研山铭》便是极少数之一!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研山铭》在整体布局上看起来气象森严,每一个笔画如同将军挥刀,此作能够打动人是由于他独特的节奏所产生的韵律美,有舒有缓,有轻有重,有收有放,极尽变化之能事。但是其内在气象却是浑穆而端严的,这便是米芾晚年的书法境界!
米芾大字《研山铭》长卷如今,我们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将这件作品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扫描,并采用德国12色微喷仪,还原出了一件跟原作毫无二致的作品,字字与真迹一模一样。
欲购米芾此《研山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