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四川经济日报
□敬城(成都)
中国有许多以石头著称的地方,比如北京石景山、南京石头城、新疆石河子、山西灵石县、湖南石门县、安顺石头寨、理县石头堡、云南石林……可谓群石荟萃,可要把这些天下闻名的石景聚到一起,还得给四川的“中国石牌坊之乡”让出一头地来。
为什么要让?那得先摆一个龙门阵。
有一座名山,有一座古庙,庙里有一座宝相庄严的石佛。每逢节日,各路香客便会踏着山间的石板路纷至沓来,来山上的古庙烧香拜佛。有一天,山间的石板终于按捺不住,便跑到殿中询问石佛:“你与我原本都是这山上的石头。现在,我在地下任千万人踩踏,人们视而不见,踏着我去拜你,你却能高高在上、威威而立,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这种不平等的根源在何处?”石佛说:“你经历了六刀便安卧不起,所以成了石板;我饱受了千刀万磨、千锤百炼,所以成了石佛。”
这不是一碗鸡汤玄谈,而是一段励志美谈。有一些石头的成功很容易,中国人的历朝吟咏与诗性浪漫,就能赋予其无限的生命与神性。比如黄山的飞来石、绍兴的吼山石、原平的鼓槌石、崂山的元宝石、成都的支机石、三亚的天涯石……这些石材或天生异形、或天赋异禀、或因好区位好时运而自然天成,可谓衔着金钥匙而生,可遇而不可求也。
内江隆昌的石头,却是大山上、大地里并不少见的青石,比之衔着金钥匙的奇石,就相形见绌、黯然无光了许多。显然,这些普通通、硬邦邦、冷冰冰的青石,要想通灵、要想闻名,必须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磋磨、经受常人难以载负的历练。是啊,玉不琢尚不成器,何况一块块默默无闻、平平无奇的青石呢?
隆昌人和他们的大青石一样:面对不名也不甘心。不想平凡,那就受一受千刀万磨、千锤百炼。于是,隆昌人一边抚摸着石头,一边挥洒着汗水,一边流淌着心血,把一段段关于隆昌的闪着岁月之光的故事与人情,或浮雕、或线刻、或镂空,镌到大青石的怀抱里。
是的,隆昌自古就是一个“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的地方。作为古隆桥驿,早在秦汉时期,隆昌便是“东连荆湘、北接秦陇、南通滇海、西池叙马、东北阻安岳荣城、西南往黎雅僰羌,以弹丸之地而当六路之冲”的交通要道,多少忠臣孝子、多少节妇志士、多少国愁乡思,化作时光长河里的一朵朵浪花。就在浪花转瞬即逝之机,勤劳的隆昌人却一锤一錾、一勾一勒、一雕一琢,让长满青苔的大青石记住了这一幕幕、一曲曲奋斗不息的歌。
因为忍受住了锤敲錾琢,大青石们终于变成了牌楼立柱、变成了殿檐斗拱、变成了麒麟獬豸,它们与石身上银钩铁划的文字一起,生成了威风凛凛之魂、神采奕奕之气,而且还能开口讲故事。正如建筑学家所言:“作为中国建筑史上最独特的门类之一,石牌坊往往与雕刻、书法、文学相结合,成为中国最有故事的建筑。”在隆昌的17座石牌坊中,有为当地百岁老人贺寿的百岁坊,有旌表孝道的节孝坊,有宣扬善举的功德坊,还有礼赞当地父母官突出政绩的德政坊,等等,林林总总的各种牌坊类别多达9种,被世人誉为“中国石牌坊之冠”。
大青石的传奇还不仅于此,它们还应百姓之需、经匠人之手,化作石桥、石雕、石栏杆、石驿道、云顶石寨堡,甚至摇身变成青石元素盎然的智慧公交站台……一块块出身平凡的隆昌青石,因为一个变字一个受字,敢受雕琢,敢于负载,敢当百姓之需,敢承发展之重,终于成就了一张精致亮丽的隆昌石名片。
这是一块块隆昌青石不甘平庸的转身史、蝶变史,也是勤恳的、不屈的、自信的隆昌人不忘历史、不断追索、不懈奋斗的美丽创造史与幸福发展史。也因此,有海外华文媒体在参观了各种形状各种历史的隆昌青石雕刻与建筑之后,援引《诗经》感慨道:“隆昌之石,可以攻玉。”
这个时候,回过头来看看那段石佛与石板的对话,便更能体会隆昌青石之美:不畏艰难、思进思变、栉风沐雨、甘于奉献的隆昌人和他们仰望着的、雕刻着的、建设着的青石,正与这座城市一起,共美其美、共生共进、共隆共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6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