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韵浸润生命

“阅”享西财附中

书籍推荐(五)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书犹良药,善读可以医愚。书犹明星,勤阅可以启智。

古今中外,皆浓缩于尺牍;万水千山,尽了然于卷帙。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思想可以到达。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用阅读来增加它的厚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让我们一同开启阅读之旅,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吧。

好书推荐(五)

好书推荐人:

储雅琪老师

RECOMMENDATION

《边城》

沈从文

武汉出版社

(向上滑动启阅)

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我的主题是“是美,亦是悲”。

翻开《边城》,书中悠远宁静的湘楚景色,温良质朴的民俗风情时刻撩拨着我的心弦,边城是个梦,这梦里有绵山千厥,流水万里;边城是一座笼,这笼里有至亲离散,恋人未满……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座重要的城一座是钱钟书的《围城》,一座是沈从文的《边城》,前者写尽了现实波折,后者写出了田园牧歌。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节选

当这些美如溪水的文字慢慢浸润我的心灵时,我似乎感受到“茶峒”这个小山城是沈从文先生用意识在乱世中营造出的世外桃源。

但《边城》并不是全然梦幻的。宁静生活的背后,其实一直缠绕着悲而难言的忧愁。特别是女主人公翠翠和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从他们相遇之初,就已经注定了悲剧的结局。

《边城》的美丽与隐痛,既浸润着独特的湘西风情,也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普世的道理:人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所遇之事皆因你而生,所遇之人皆因你而来。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个悲剧”,但不完美的结局,不正使得故事更深入人心吗?我们可能会为天保的死而惋惜;会心疼傩送在矛盾中艰难的抉择;也会担忧翠翠等待的“明天”是永远。但我相信:“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抛开主观的情感,从客观角度看,这些经历对他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呢?

沈从文先生后来说:“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这让我想起他与妻子张兆和的故事:一个乡下身份的老师追求一位家境优良,富有才情的女学生,在越挫越勇中打动了对方的芳心。这不正是他同命运抗争的结果吗?既然宿命无法更改,何不放手一搏,为这必然中的偶然争得一线生机呢?总有人认为残酷会摧毁生命的美,但我认为人生之美在于经历,无关结果,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保持一颗充满希望,积极向上的心。

我曾问自己该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当时没有给自己明确的答复,现在我想,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之必然。

好书推荐人:

级6班胡心怡

(向上滑动启阅)

《边城》读后感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六班的胡心怡。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我读《边城》的心得。

一个名叫“茶峒”的山城,零碎地下着雨,视野里有浓有淡。浓的是水边的青石,绿色的青苔布满全身;淡的是若有若无的远山,以及山脚下的江水。夕阳西沉,小船收渡。溪边是等着祖父的翠翠,还有在那划船凫水的他。

一切如同是一场梦,十五六岁的纯真爱情开始萌发,不像炽热的火焰,更多的是羞涩与懵懂。在傩送的哥哥天保向翠翠提亲时,为了翠翠的幸福祖父让她自己做主。傩送和自己的哥哥同时喜欢上了翠翠,可天保却在外出闯荡中不幸遇难,这正好成全了傩送和翠翠。但傩送放不下对哥哥的自责和愧疚。他想离开了,带着自己的伤痛去远方……

梦醒了,一个暴风雨夜随着白塔的坍塌,祖父走了。那个朴实的渡船人从此与世长辞。

翠翠始终要学会长大,爷爷告诉过她要坚强。她依然坚信那个年轻人会再一次从深渊中用美妙的歌声将她的灵魂救赎,会再一次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山还是那么的高峻,水还是那么的清澈,时光过隙间那斑驳的老渡船,悠悠流淌的江水,和那在岁月跌宕中憔悴的容颜。那条渡船撑了十几年,人来人往,撑到她白了头。也许只为一个执念,一段往昔,一片云霞,一往深情。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可是,江水还在,渡船依旧,我相信翠翠也在。如诗的“边城”,演绎着如诗的生活,是那么真实。作为生活其中的人却是另种悲凉,无奈。我才明白原来离散可以这样迫近,原来一切曾经的拥有可以瞬间成空。都以为我们是被时光照料的孩子,等待在远方的,却是不能回头的沧桑!

故事结束!世界安静了,我们都在等傩送回家。

学子阅享心得: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