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初溪村是一个以古老的手工造纸而远近闻名的村子。过去初溪漫山遍野都是竹林,竹子是造纸的最好材料,从明代晚期(17世纪30年代)以后,手工造纸业不断发展,传统的手工造纸技艺一直保持到20世纪90年代。该村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村民除了农耕外,生产的土纸远销漳州、厦门、广东潮州等地。造纸业最兴盛时,全村纸厂达40多家。手工造纸业的兴旺,为初溪人建造一座座规模宏大的土楼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徐姓第世裔孙徐能文,因为经商从中原迁到福州。他的儿子徐天瑞在元大德六年(2)从福州迁到永定县城开基。徐天瑞的第8代裔孙徐常萼后来迁到离现在初溪村十多千米的地方开基。其长子以打铁谋生,次子是打猎的能手。有一天,徐常萼的子孙们上山打猎,突然发现不远处有3只梅花鹿,便立即让猎狗追踪,一直追到大山深处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初溪村。奇怪的是,追到这里,那3只梅花鹿就一点动静也没有了。他们不甘心,在这里整整守候了一天一夜,还是不见梅花鹿的踪影,甚至连猎狗也不知去向。这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古人将梅花鹿视为神异之物,莫非是神灵有意让那3只梅花鹿把他们引到这里来。他们仔细地观察这里的环境,意识到这里风景秀丽,是个适合居住的风水宝地。不久,徐常萼就率领整个家族迁到这里开基,他便成了初溪村徐氏一世祖。全村现存91座土楼,方形土楼和庆楼为14世纪(元末明初)初溪徐氏开基祖徐常萼所建,已毁,仅存残墙。2世祖建造的方形土楼荣庆楼一部分已毁。初溪村建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土楼楼均以“庆”字命名,如和庆楼、集庆楼、藩庆楼、共庆楼、善庆楼等等。最老的圆楼集庆楼为徐氏三世祖于明永乐年间(~)所建,年代最迟的圆楼是建于年的善庆楼。土楼的主要种类有长方形楼、正方楼、圆楼、椭圆形楼、六角形楼、曲尺形楼、凹字形楼、一字形楼等。较有代表性的土楼除了集庆楼、善庆楼之外,还有建于清雍正七年()的圆楼余庆楼、建于清嘉庆四年()的方楼绳庆楼、建于清道光九年()的长方形楼华庆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的圆楼庚庆楼、建于年的六角形楼共庆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的长方形锡庆楼、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的椭圆形楼福庆楼、建于年藩庆楼等。集庆楼于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溪土楼群位于海拔~米大山深处的山腰上,群山环抱,地形复杂。整体坐南朝北,背靠海拔多米的高山,东西面长约米,南北面长约米。一条小溪自东而西从土楼群的前向横穿而过,溪中遍布鹅卵石,水流湍急,水面距土楼群前向土楼的地面高达20多米。两条山涧水分别自东而西、自南而北进入村内,汇合后从村内贯穿而过,然后注入小溪。谷底的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怪嶙峋,景色迷人。站在溪中仰望土楼群,别有一番情趣。该村南面山势陡峭,不可能建造土楼;北面山势相对较为平缓,土楼群便坐落在这里。在北面山腰上,距小溪近,所建的土楼的规模越大,年代也越久,以后建造的土楼依山就势逐渐向南面(即南山的后向)扩展,海拔高度随之增加,民居建筑的平台越来越狭小,因此建筑规模也就越来越小,并且大多为一字形或凹字形土楼。土楼群的前半部分有5座圆楼,其中规模最大的3座相邻,并与一座大型方楼都坐落在前向,即距小溪最近处,2座则坐落在村子中间。初溪土楼群是建在石头山上的土楼群。这里山势陡峭,我们对面的整座大山都是石头山,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黄土。人们确实难以想象,初溪徐氏的祖祖辈辈在建造土楼的时候是多么的艰辛!他们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初溪村的先民为了安身立命、建设永远的家园,因地制宜,不仅在石头山上建起了气势恢宏的土楼,而且在石头山上营造梯田。他们就地取材,硬是用石块砌成护坎,堆上泥土,引来山泉种植稻谷,经过世世代代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土楼群后向(南面)及两边一直延伸到山顶、壮观的千亩梯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和勤劳俭朴、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村内有3条以青石砌成、呈阶梯状的主干,其中两条东西走向,另一条自南而北依山势延伸到小溪,通往对面(北山)脚下的过境村道。楼与楼之间均以青石板小道连接贯通。徐氏宗祠位于村中心,村子西侧有一座永丰庵。村东、西两边的村口狭小,地势险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站在位于北面山上的观景台眺望,整个初溪楼群尽收眼底,初溪土楼群磅礴的气势令人为之震撼。人们还可深切地感受到土楼、小桥、流水、青石板路与梯田、青山、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客家古村落的独特韵味。当然,最令人震撼的是5座犹如导弹发射架的圆楼,最令人惊叹的是在山势如此峻峭、地形如此复杂的地方居产生了如此壮观的土楼群。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泰斗、世界文化遗产专家罗哲文先生曾经多次考察初溪土楼群。年他第一次登上这个观景台,就受到强烈震撼。这天,他深情地写下了《无限风光扑面来》这首诗:步步登高望景台,方圆楼顶似花开;溪村错落梯田绕,无限风光扑面来。年7月7日,初溪土楼群作为福建土楼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集庆楼、余庆楼、绳庆楼、华庆楼、庚庆楼、锡庆楼、福庆楼、共庆楼、藩庆楼、善庆楼被列为本体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