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松石随型山子
尺寸:1cm
成交价:46,01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4-04
灵璧石雕赏石
尺寸:14.3×33.5cm
成交价:,
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4-04
英石山子
尺寸:长40.8cm
成交价:36,
拍卖公司:纽约蘇富比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3-0
清·驼峰灵壁石供石
尺寸:带座高43cm
成交价:1,07,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1-8
说明:中国赏石文化源远流长,上至皇帝权臣,下至隐士,无不爱石。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白居易、李德裕、牛僧孺、李煜、柳宗元,宋代的米芾、宋徽宗、苏轼,皆是有历史上的赏石名家。传统赏石是一种天地造化而成的艺术样式,形状大多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抽象造型。此件灵璧形体较大,形如骆驼,上有双峰高低错落,下有两足横跨支撑。供石沟壑纵横,纹理天然,以手叩击声如铃铛悦耳动听。此件灵璧可置几案,亦可缀小景,如同漫步墨云间,细品书香气。
清·英石供石
尺寸:带座高4.5cm
成交价:18,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1-8
说明: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英石具有悠久的开采和玩赏历史,宋代的《云林石谱》就有相关记载,早在宋朝已被列为皇家贡品,到清代更是被公认为四大名石之一。此英石宛如一障,拔然而起。色泽乌黑,几点飞白外露。石理皱毂迭浪,岩窦纵横。犹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大雪迭迭;又如春风吹碧水,微波滚滚,极具气势。配红木底座。
清·勾云灵璧石供石
尺寸:带座高41.5cm
成交价:07,
拍卖公司: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1-8
说明:此灵璧石一处着地,内有掎角之势,孔窍通达,外如勾云升腾,翻转之中舒展膨胀,狂风急雨孕育其中,气象万千。供石便是这样一种极具文人山水诗意情节之物。一块好的供石如画一般,转折错镂中,都会唤起观者诗意的画境。文人艺术欣赏供石,通过一有限的物象,达到得象忘言,得意忘形的境界。此件灵璧石包浆浓厚,润泽沉着,面面可观,配青石底座,别有风光。
清黄灵岫雕瓷砚山
尺寸:长1.8cm;宽10.6cm;高31.5cm;高46.5cm
成交价:1,01,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5-1
说明:乾隆年间(-)来源日本京都包装桧木盒(外)桐木盒(内)乌木底座释文‘黄灵石’桐木盒盖墨书此‘清黄灵岫雕瓷砚山’系以瓷仿灵壁石所制成,施铁褐色釉,其釉色和造型皆仿天然的灵壁石,维妙维肖,砚山高绝,兀立峥嵘,石势纵恣;器表嶙峋,满布皴褶、纹路与凹坑;又有险峻幽壑、贯通透洞穿凿于其中,艺匠技艺精湛,于方寸之间收摄大化山水,意境高超,以瓷凝炼砚山沉静与灵动之气息,异质传神,可谓巧夺天工矣。配有乌木底座,为文房陈列观赏之无上精品。砚山,又称研山,为天然形成的砚石,作临池研墨之用,亦可供清赏。赵希鹄《洞天清禄集》:‘怪石小而起峯,多有岩岫耸秀嵚嵌之状,可登几案观玩,亦奇物也。其等有灵壁、英石、道石……灵壁石…能收香,斋阁中有之,则香云终日盘旋不散。’(注释1)可知灵壁能收香,最受文人推崇,为砚山之首选。据说嗜砚成痴的北宋书法家米芾(-)尝得一砚山而抱眠三日。而自南唐李后主、北宋米芾以后,文人雅士都喜将天然奇石作为砚山或几案陈设,后世靡然成风。如翦淞阁藏有‘清阮元铭菭岑砚山’(图1),即取一大块天然端石,只于石腹略施斧凿为砚池,阮元(-)为之作铭,质朴而雅致,可谓巧得天然之趣。砚山于文房清供的赏玩收藏中具有重要地位,亦可由此想见。此种以瓷仿石质研山的作法,属于清代新兴的瓷器品种──雕瓷(或称为瓷塑)。这是刻意摹仿金、石、木等器物的质地、色泽和形制之特种瓷器。雕瓷虽可以远溯到西晋时期,但直至清乾隆年间的景德镇才开始大盛,工匠技艺也更为精进。乾隆时期的朱琰在《陶说》中记述当时景德镇各种雕瓷工艺品:‘……戗金、镂银、琢玉、髹漆、螺钿、竹木、匏蠡诸作,无不以陶为之仿效而肖。近代一技之工,如陆子刚治玉……杨埙倭漆,今皆聚于陶之一工。’(注释)雕瓷因需完全摹仿各类工艺品或自然物,艺匠往往透过如圆雕、捏雕、镂雕或浮雕等各种技法,以力求传达神韵。北京故宫藏‘清乾隆瓷仿英石笔山’(图)(注释3)、‘清乾隆款瓷山石笔山’(图3)(注释4),虽为以瓷器仿英石的雕瓷作品,但是两件雕瓷时代相同,造型相类似,皆可作为参考、比较之别例。‘清乾隆瓷仿英石笔山’底有‘蜗寄居士清玩’楷书刻款,为景德镇御窑厂督陶官唐英之别号,为其督陶期间的御瓷制品。唐英(-),字俊公,又字叔子,别号蜗寄居士,陶成居士等。沈阳人,满州正白旗包衣出身。能诗,工书,善画,又擅长编写戏曲,精明干练,因此深得雍正、乾隆二帝赏识与信赖,唐英督陶期间的御瓷作品雕镂精巧,赋物入神,被世人誉称为‘唐窑’,是历代瓷器中珍品。尤其是乾隆时期,烧制雕瓷(人物、神像)、象生瓷(仿花果、动物类)与各式精巧文玩(笔筒、笔架等),作为御用陈设、玩赏,更为一时风尚。(注释5)本件‘黄灵岫雕瓷研山’极可能就是唐英督陶时期的御瓷文房作品。注释1(宋)赵希鹄,《洞天淸禄集》,美术丛书本,初集第九辑,页。注释朱琰,《陶说》卷一,〈说今·州窑〉,美术丛书本,二集第七辑,页。注释3图版引自:中国文房四宝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文房四宝全集·第4卷·文房清供》(北京:北京出版社,),页。注释4图版引自:故宫博物院陈列部编,《故宫博物院历代艺术馆陈列品图目》(北京:文物出版社,),页。注释5关于唐英生平与督陶事迹,可参看:庄吉发,〈锥拱雕镂.赋物有象─唐英督陶文献〉,《故宫文物月刊》(年11卷9期,总19期):6-71;傅振伦、甄励,〈唐英瓷务年谱长编〉,《景德镇陶瓷》(年期):19-54。另参见:耿宝昌,〈附:《唐英瓷务年谱长编》节录〉,《明清瓷器鉴定》(北京:紫禁城出版社,),页88-9。重g
明浮云岫英石砚山
尺寸:长15.cm;宽37.6cm;高19cm;高41.cm
成交价:88,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5-1
来源:日本东京包装桐木盒紫檀木底座天然英石。形如两峰兀立,一如峰又似玉笥,一若峦头亦似蟠螭,合看则种种奇形异状:远望若云山层峦,近观则如卧兽,随观者之欣赏视角不同而诡谲幻变。石势奇崛显怪,石柱、深岫或凹穴纵横歧出,势若鬼斧神工;石面纹理嶙峋遍布,若矿属结晶;石中白脉有如山岚,似朝云出岫,予人如观’米家山水’水墨变幻云烟之感,故名曰:‘明?浮云岫?英石砚山’。英石,原产于广东省英德县,呈淡青灰色,间有白色纹路,质坚而脆,扣之则有共鸣声,向为文房清供、盆景与园林叠山最为喜好用石之一。宋人赵希鹄《洞天清禄集》:‘英州出石如铜矿,声亦如铜,倒悬岩下,以锯取之,故底有锯痕,大者或长七八尺,起峰至二三寸,亦几桉奇玩,然色润者可爱,枯燥者不足贵也。’。(注释1)明人文震亨《长物志》则云:‘英石,出英州倒生岩下,以锯取之,故底平起峰,高有至三尺及寸余者,小斋之前,迭一小山,最为清贵,然道远不易致。’(注释)上引宋、明人对其质色坚润、扣之共鸣如铜、底平起峰等等描述,实充分道尽英石之特色。北宋苏轼(-)在其两名篇:〈怪石供〉与〈后怪石供〉(注释3)之中,首次提出了以石为供的概念,‘供’本是奉献之意,怪石供,则是奉献怪石,以为陈设玩赏之意,后世遂有’供石’、‘石供’之称。于是各种浑然天成,不假雕琢,又可’小中现大’的供石不仅成为文人卧游清赏的对象,也与砚山、笔格等文房用具相互结合。史上最知名者当为北宋米芾(-)的‘宝晋斋研山’,据清代翁方纲(-)的考证,米芾尝得两砚山,皆为南唐旧物,后分别被薛绍彭、苏庵基两人易去,从此不复得见,据说米芾怀念被易去的砚山,尝分别作《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以及一幅《研山图》(图1)以为追念。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在米芾眼中已化为自然万象之缩影,笔下赋予各种情思想状,如潭、龙怪、黑云、电痕等,文人对于砚山的情感,及其想象力之丰富由此可见。而《研山图》虽是后人追想、揣摹者,然吾人亦可据此推想,并与供石相互对照,当能得追摹想象、研析赏玩之雅趣矣。(注释4)注释1(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美术丛书本,初集第九辑,页。注释(明)文震亨,《长物志》,美术丛书本,三集第九辑,页。注释3收入:《苏轼文集》卷六十四(北京:中华书局,6)。注释4关于传为米芾《研山铭》、《研山图》及其宝晋斋研山的相关研究,可参阅:易苏昊主编,《米芾〈研山铭〉研究》(北京:长城出版社,00)。重g。
清赏石摆件
尺寸:高14cm
成交价:87,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5-14
说明:赏石通身浅棕,局部色黑呈斑驳状。此摆件随形依势而成,山石嶙峋,造型奇俊,石孔形态各异,天趣自然。奇丽造型为古人所倾倒,故石面略为平坦处皆镌刻诗词文章,落款有“乾隆癸乙□启丰”、“道光己丑九月眉寿老人廷济”等。观此摆件,既可赏石,亦可欣赏文字,诚为乐事。配座。
清贡石摆件
尺寸:高13cm
成交价:,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5-14
说明:贡石为观赏石中品质最优者,主要用于进贡。本件贡石作山形,数峰傲然挺立,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奇、险、俊、秀诸品俱全,桀骜不驯之姿,令人肃然起敬,亘古沧桑之貌,叫人慨叹唏嘘,堪为观赏绝品。此番美姿颇让人动容,竟有善丹青者为之作画题词,故有图、文、石三者相辅相成,诚为赏石收藏之难得佳作,亦可成就一番佳话。配座,附图。
清赏石摆件
尺寸:高cm
成交价:99,
拍卖公司: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时间:01-05-14
说明:赏石以其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特有之美,集形、色、声、韵于一身,体现了特有的东方文化趣味,折射出灿烂的东方哲学理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耀眼的风景。本品将传统赏石文化和外来佛教文明结合起来,以天然赏石作佛龛,浑厚宏伟,体态嶙峋,内置金色佛像一尊,石色深沉,金佛灿烂,意蕴无穷。带木几。
往期回顾
雅石拍卖成交记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