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时期是思想开放的时期,那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很多影响至今的思想家与其所创立的学说。那个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孔子、老子、韩非子之类的思想家至今被推崇。今天要说的思想家是老子,最早的道家创始人,他的思想也对哲学起了一定的作用。河南有一神庙,日本连射13发炸弹无一炸响,过去一看赶紧磕头谢罪。
河南鹿邑是一处神奇的地方,是老子出生之地。在《老子圣母碑》中,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视为神灵,后人都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并且还为他修建老君台,从古至今受帝王将相,贫民百姓供奉崇敬,来此祭拜的人络绎不绝。老君台据传说是老子修道升仙的地方,因此也称其为升仙台。唐朝时期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修建宫阙殿宇。在历经上千年的风雨,走到了现在,其背后的故事也有不少。
虽然期间老君台饱经战火涂炭,但是后历代修葺,所以老君台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老君台的台高8.84米,台底面积平方米。山门下铺有青石台阶32层,加上正殿前一层,恰为33层,正符合老子升33层青天之说。当时侵华日军正准备进犯鹿邑县城。这座高耸的老君台被日军认为是中国军队的一处军事据点。于是日军想用迫击炮来拔除这个据点,连发13发炮弹竟无一爆炸。
当他们来到老君台附近,想要看看自己打出的13颗炮弹都打哪了,为什么都没有爆炸,难道是炸弹质量有问题?但是同一批炸弹,其余打到别处的都爆炸了呀!进去之后他们才发现,这里并不是炮楼、不是军事据点,是一处神庙,里面还供奉有神龛,日本人熟知中国文化,一看就知道这是太上老君的神像,同样信奉道教的日军慌忙下跪磕头谢罪。
两年后,老君台的道士回到老君台。看到日军把没爆炸的炮弹还留在老君台上,便把情况反映给慈善会会长赵万成。赵万成派他教私塾的弟弟赵万本领着几个年龄较大的学生到老君台查看后发现,一发卡在梁上,一发落在老君像前神龛上,还有一发卡在了殿东柏树的树杈上。他们师生把这些危险的家伙一一卸下,挖坑就地掩埋。老君台虽经过几次修复,弹痕还清晰可见,为日军侵华留下了又一铁证。
后来梅川太郎和他的部分战友一起回到了鹿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又一次向老君台低下了罪恶的头颅。此后的几年时间,梅川太郎成为鹿邑县的常客,时不时来为老子上几柱香,叩几个头。梅川太郎最后一次来到鹿邑,和他的战友把从日本带来的两个白色方柱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和太清宫里面。据说那次回国后不久,梅川太郎就死掉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