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庙也称关帝庙,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其中供奉着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关羽。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中国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关帝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与后人尊称的“文圣人”孔夫子齐名,被人们称之为武圣关公。一座关帝圣殿,就是那方水土的中国民俗民风的展示;一尊关公圣像,就是千万民众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寄托;一块青石古碑,就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忠义教案。
下面我们盘点一下国内著名关帝庙上的楹联:
一、解州关帝庙
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盐池,面对中条。解州关帝庙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解州关帝庙总面积26万平方米,共有房舍多间,分为正庙和结义园两部分,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山门:精忠贯日;大义参天。
山门: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春秋一书代表着民族精神。
春秋楼:圣德服中外,大节共山河不变;英名振古今,精忠同日月常明。
春秋楼二楼:北斗在当头,帘箔开时应挂斗;南山来对面,春秋阅罢且看山。
春秋楼神龛: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腹存汉鼎三分。
春秋楼:圣德与天齐,真不愧协天两字;常荃从地起,也须知拔地千寻。
春秋楼:力扶汉鼎,道阐麟经,秉忠义伐魏拒吴,统南北东西,四海咸钦帝君仙佛;气禀乾坤,心同日月,显威灵伏魔荡寇,合古今中外,万民共仰文武圣神。
二、当阳关陵
位于湖北当阳城区西北3公里处,原称“大王冢”,建于东汉末年,称“汉义勇武安王祠”,是为纪念三国蜀将关羽而建,乃关羽之陵寝,关陵坐西朝东,面临沮水,和景山遥遥相望。与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并称中国三大关庙,已有余年历史。
头门:两水抱云封,容与清光争日月;四山环锦嶂,嶙峋佳气郁松楸。
正殿:汉室尊三人,留得位百年社稷;桃园尊一义,解不开万世肝肠。
正殿:百战古荆州,忠义万年心尚赤;三分安汉鼎,英雄千古胆犹寒。
正殿: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後汉一人。
拜殿: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智德无双。
祭亭亭柱:群山拥神宅;杯土涵太虚。
三、洛阳关林庙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之地,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明代,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
大门:贯日忠心,昭彰天地;下联:薄云义气,振烁古今。
仪门:先师圣矣,文心凭地载;下联:汉寿神哉,武德与天齐。
拜殿: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
拜殿: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下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
正殿: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勿忘赤帝;下联: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财神殿:忠诏古今,旋生护国称神勇;下联:义参天地,藏镪富民是至仁。
关冢:邙北当年郁圣陵,首回伊阙,魂回汉阙;下联:洛南此处埋忠骨,地在天中,心在人中。
五虎殿:千秋义气蒸尝远;万古英风俎豆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7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