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北有“万里长城”,南有“苗疆边墙”,苗疆边墙即南方长城。而位于南方长城终点的乾州古城,自古以来就和凤凰古城齐名,并称为“龙凤双子城”。

只不过,凤凰古城因为沈从文、黄永玉等名人,早已名动天下。而乾州古城,似乎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但事实上,它的历史远比凤凰古城早几千年。

这次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去到这座鲜为人知的乾州,看一座沈从文笔下的石头城,看它到底因何而建?看一处中国罕见的“三门开”,为何被誉为举世无双?

乾州,地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畔,因为便捷的水陆交通,历来成为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传统的物资集散中心。

沈从文在他的散文集《湘西》中,曾写道:“乾州,地方虽不大,小小石头城却整齐干净,且出了近三十年来历史上有名姓的人物……”寥寥数笔,道出了乾州的繁荣与地灵人杰。

作为土生土长的乾州人,民俗研究者陈金章先生,更是对乾州古城的历史和细节都了然于胸。于是,我们看到,他在《乾州赋》一文中,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道:

乾州,十里盆地。四面环山,二水绕州,三陆横陈,状如乾卦,故名乾州。古蛮夷地,秦属黔中,汉归武陵,明设哨,清建厅,民国改县,名乾州。

乾州,前有炮台竿子之雄,后有吕洞喜鹊之峻,左据清江镇溪之奇,右倚天门高岩之险;扼永绥关隘,据镇竿门口,控川黔咽喉树辰常潘璋。称固塞要害之处,兵家必争之地…………

短短几句话,就把乾州复杂的地理地形、年的历史沿革、独特的山水形胜以及易守难攻的关隘雄险,写得绘声绘色,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在湘西,有一句俗语:乾州的城,凤凰的兵。前者点明乾州城防固若金汤,后者言明凤凰士兵骁勇善战。一处苗疆边城的城墙,何以如此坚固?这背后的故事,与一场战争有关。

年,清乾隆末年,因不满统治者的压迫,在苗族首领吴八月的领导下,湘西地区发生了著名的乾嘉苗民起义,起义军迅速攻占了当时的军事重镇乾州。

这次起义前后持续了十几年,最终虽被镇压,但是清廷也是损失惨重。鉴于乾州在湘西的重要地位,清廷下令在乾州所在地——明朝小石城的原址上,重新建造加固这里的城防军事。

于是,一座周长2公里,城墙整体高达6米、底部厚4米、顶部厚3米,通体采用大青石砌筑而成的坚固石城诞生了。在冷兵器时代,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高的建造规格。

乾州古城拱极门,是古城景区的北大门主入口。城门三开门洞,城墙上旌旗飘扬,城楼重檐翘角,自上而下挂有“乾州”和“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园”两块匾额,整座北城门,气势恢宏。

从拱极门进来,一条南北走向的乾城街贯穿整个古城。街道两旁,都是清一色的青石青砖青瓦房、飞檐翘角花格窗,向街面挑出的屋檐,遮挡了夏日炎热的阳光。

这些前店后居的商铺,出售着独具地域特色的工艺品和特产,吸引着游客的目光,也强化着游客对于乾州古城的美好印象。

沿着乾城街走到终点,就是古城的南门,名叫通济门。城门外建有一座月城,东西各开一座耳门,与通济门合为一体,成“品”字形,俗称“三门开”,这里曾是古代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

在历史上,通济门两侧的临江路段,逐渐形成了一条商贾云集的繁华河街。三门开的设计,正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商业繁荣和加强城市管理。

“三门开”,集交通、防卫、取水、防火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居民生活、商贸交通、军事防御的需要与特定地形完美结合的建筑典范,成为中国古城建筑史上举世无双的绝品。

通济门外,就是被乾州人视为母亲河的万溶江。这一脉碧水,犹如一条玉带,串联古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也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兴衰荣辱。

地处苗疆边城的乾州,自古陆路不畅,唯有依靠水路,联通内外。据记载,乾州古城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成为重要的商埠码头。

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嘉庆年间,万溶江中的坚硬大青石,被采挖用来修建石城,使得河床变深,河面变宽,更有利于大型船只的航行。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逐渐兴起和发展,万溶江不仅为乾州人提供着生活用水,更成为湘西的黄金水道。

湘西的农副产品,通过万溶江销往外地,东部常德、汉口等城市的生活用品,也借由水运进入乾州。最鼎盛时期的乾州,有商铺约家。

试想一下,那时的乾州古城和万溶江上,该是一幅怎样商旅辐辏的画面呢?舟楫往来不绝,东来西往的客商汇聚于此,交易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放眼望去,商业一派繁忙。

其后,随着陆路的畅通,万溶江早已恢复宁静。但它仍然日夜奔流不息,流过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也流过古城风貌的往复变幻。

江面两旁密密麻麻的吊脚楼,撑起了苗族人的日常生活,也绘就了一幅枕水而居的惬意小城生活画卷,让人感受诗意栖居的美好。

乾州人在江上建起了长虹卧波的风雨桥、亲水蹬步桥和铁索吊桥,它们方便了人们的往来,也成为了一道靓丽风景线,为远道而来的游客,提供了新奇多样的过江体验。

虽然如今的万溶江,丧失了以往重要的水运功能,但这一江碧水依然涛拍通济、波回漩潭,以平和宽广的心胸,妆点着乾州的灵动婉约,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创新蜕变与时代荣光。

如今,历史的烟尘早已消散。当初以军事目的设置的古城,最终演变成了民族文化交融的大舞台。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融,使得乾州成为了我国西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城内十里古街,城中十里河道,城外十里边墙,连同那凌空似跃的马蹄墙,悬崖峭壁上的吊脚楼,幽幽曲径的码头以及波光粼粼的江水,为乾州增添了神秘多姿的诗情画意。

这座湘西吉首的千年古城,依然保持着纯粹天然的美丽容颜,并以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向世人展示它独树一帜的魅力与风采。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自由撰稿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