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石融通ID:hsrt」

SUMMER

赏石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赏石艺术包装/宣传/展览/拍卖/交易/私洽/金融

引言:上石协研修班活动因疫情而推迟,但是线上报名没有停止,线下各接待站的准备工作也在继续进行中。首站观象博物馆邀请了地质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宗德林先生为大家讲解灵璧石及各亚品种的形成,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系统学习机会。配合宗老师的授课,观象博物馆理事长李昌银先生撰文十篇,把宗老师授课的基础版呈现给大家,并展示出灵璧石各亚品种的代表石(文中出现的石头将在研修班活动期间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很多知识是原创,很多观点是业内首次提出。

阅读该系列文章,大家可以初步了解灵璧石的基础知识,可以欣赏到各亚品种顶尖灵璧石的风采,还可以感受到李氏幽默的愉悦体验。

欢迎大家继续报名,让我们相聚观象!

六、灵璧石砂浆的形成及其艺术表现

砂浆,是土壤及浅层地下水中钙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碳酸钙沉淀物,因其中有少量铁、锰离子,砂浆常显褐黄色。

砂浆常常处在石头的底面,满满的一面,没有任何艺术价值可言,石头出土后,该石面常常被隐藏于座中,不被欣赏。有极个别的砂浆不仅在石头的底部,其它一面甚至多面也有。其它面的砂浆,如果是满铺,也没有艺术价值;如果是零星分布,恰好又位置恰当,就具有了艺术表现力。这一点几乎被石界完全忽视。

下面这条鱼的尾巴少了一段,一道砂浆返折回来,使尾巴变得“完整”,这是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比直接表现完整的尾巴更有艺术趣味。

有人总抱怨自己的石头不完整、不写实,其实,“不完整”才叫艺术;完整的形象,一个傻瓜相机就可以完成,“不完整”的形象,才需要艺术家们搜肠刮肚、呕心沥血。

下面这个山形石“残阳浴雪”,形成比较特殊。特殊在于其砂浆面不是平面,绝大部分石头的砂浆面比较平整。由于其砂浆面高低起伏,似山峦状,其砂浆面就没有完整满铺,这样就出来了艺术效果,正像盆景一样,高大伟岸的树都成了木材,只有不成器的才可能成为盆景。

有一些石头,通体没有砂浆,这样的灵璧石一般出现在地表,或者两个、多个石头的夹缝中间。

在石头清理的时候,如果砂浆面不在观赏面,可以选择保留或清除;在观赏面的时候,如果有艺术价值,可以保留,反之清除。有一点需要说明,就是选择保留或清除的时候,整个面上的砂浆要么全部保留,要么全部清除;有的石友会保留一部分,比如刚好需要一个眼睛的时候保留了该点砂浆,我觉得这样不是很恰当,这种处理方法有点类似于珍珠石上去除一些珠子,只保留需要的一样,可以视为我们平时说的“动手”。

在文章里,我们说如果你过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