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汇石融通ID:hsrt」
SUMMER
赏石行业综合服务平台
赏石艺术包装/宣传/展览/拍卖/交易/私洽/金融
引言:上石协研修班活动因疫情而推迟,但是线上报名没有停止,线下各接待站的准备工作也在继续进行中。首站观象博物馆邀请了地质专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宗德林先生为大家讲解灵璧石及各亚品种的形成,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系统学习机会。配合宗老师的授课,观象博物馆理事长李昌银先生撰文十篇,把宗老师授课的基础版呈现给大家,并展示出灵璧石各亚品种的代表石(文中出现的石头将在研修班活动期间展览);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很多知识是原创,很多观点是业内首次提出。
阅读该系列文章,大家可以初步了解灵璧石的基础知识,可以欣赏到各亚品种顶尖灵璧石的风采,还可以感受到李氏幽默的愉悦体验。
欢迎大家继续报名,让我们相聚观象!
一、灵璧石纹路的形成及其艺术表现
灵璧纹石的岩性为泥晶-微晶灰岩,新鲜面为深灰-灰黑色,抛光面为黑色,致密均一,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含少量的泥质成份。
赏石者通常所称的纹石是在含硫、炭及Fe2+较高的还原环境下稳定沉积的细腻的碳酸钙软泥,在斜坡地带因地震滑塌而形成的包卷层理,经固结而成。这种纹理卷曲、细腻,没有定型,变化很多。有的纹石则是在浅表,浅层地下水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下因季节性律动变化所致,这种纹理多与岩石既有的节理裂缝等结构的不均一性有关。
如水体较浅,因潮汐或地面抬升,沉积的碳酸盐软泥间隙性露出水面,软泥发生脱水收缩、卷曲破裂成纵横交错不规则的细小网状裂缝,在后续沉积过程中,被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充填,固结成岩后,岩石沿层理面形成深色网状充填裂隙,在厚度方向形成“V”形图纹。
目前已经发现的纹路的形状很多,从广大石友给纹路取的名字上基本可以判断它们的形状。这些名称有:
1.龟纹,由大小不同的圈状纹理组成,分布较规则,形似龟甲上的纹理。
2.蝴蝶纹,由大小不同的形似蝴蝶的纹理所组成,纹路一般和其它纹理交错分布,有的一块石头上仅有一只,有的有多只。
3.核桃纹,形似核桃的纹,这种纹路比较多见。核桃纹有大的较深的褶皱,也有小的较细的褶皱。
4.凤凰纹,灵璧纹石中极少见的一种纹理。纹形似凤尾,和其它纹石不同的是凤凰的图案一般在一块石头上仅有一只,分布两只的极为罕见。
5.猫头纹,一种形似猫头的纹理。
6.汉字纹,纹石中很稀少的一种,出现过似甲骨文、草书、正楷等汉字。
7.图案纹,纹理可以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8.竹叶纹,形似竹叶的纹理。
9.树叶纹,形似树叶的纹理。
10.脉波纹,线条很直,且有高低起伏似脉波变化的纹理。
11.印花纹,纹理像印花布面,每个花约1.5cm见方,有规律地排列,布满表面。
12.水线纹,纹路是有规律的按水平状态层叠状分布的纹理。
应该还会有其它的形状,每出现一种新的纹路,石友们会积极命名(本段文字来自网络,作者不详,本文有增减)。
灵璧纹石出土于白马及周边村庄,以白马最优。
纹路,是灵璧石艺术表现的重要方式之一。需要说明的是,有的纹路是装饰性的,有的纹路是表现性的。
下面这一组石头,上面的纹路是装饰性的纹路,没有纹路,人依然是人,山依然还是山,只是没有了现在的韵味,显得单薄。像这种不对主题构成影响,只是起到点缀作用的纹路,就是装饰性的纹路。
下面这几个石头,纹路本身构成画面主题,这种纹路就是表现性的纹路。
上面出现的懒龟,壳上的纹是装饰性的,头上的眼纹是表现性的;优游身上的纹是装饰性的,头部的眼纹是表现性的;仙狐的眼纹是表现性的。
下面出现的“十字架”纹,是目前我见过的灵璧纹石中的唯一,很有可能是孤品;尤其是,奇特的纹路与石头的形状结合(在西方文化里,鱼是基督的化身),产生神秘的暗语。这个纹,显然是表现性的;但是,如果不了解相关文化背景,很有可能就当作装饰性的了。
装饰性的纹路,石头主题更多的是依赖形体去表现;表现性的纹路,石头主题主要靠纹路来表现。似乎是表现性的纹路比装饰性的纹路更稀少,更有价值?可以说更稀少,但不能简单地说更有价值。石头的艺术价值及经济价值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形体表现并不一定比纹路表现不好,它们是两种艺术表达方式。
最后,再自我表扬一下。灵璧石圈内有句行话:“纹石成形,价值连城;纹石带洞,贵得要命。”观象本次展出的纹石,要么成形,要么带洞;那“不成形、不带洞的呢,都去哪里啦?”这个问题高岩曾问过我。那天办公室里有几个人在闲聊,我看了看她旁边的中国地图,用手一指其中的一点:“都卖到这个城市去了。”
这时,有人推门进来……
(文中地质资料由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宗德林先生提供)
汇石融通汇客厅上海市长宁区虹梅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