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茗)以进入腊月为标志,各种形式的庙会便丰富和活跃起来。庙会,又称“节场”,是以庙为活动空间的群众性集会活动。赶庙会,去节场,泛神性使庙会活动丰富多彩起来。
随着时间的演变,传统上春节前的庙会以商品交流为主。而春节后的庙会则倾向于祈福,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视觉冲击。因为宗教性质,很多地方,祈福性庙会在正月初一便开始进行,千秋大戏渐进高潮。
传统上的庙会没有更多的功利性质,即便是年前的商品庙会,在封闭的社会中也是以商品交换为主,攒了很久的鸡蛋和秋收的粮食,要换回很多必要的生活物资,包括过年必备的糖果、花布和新头绳。与现在随心所欲更换衣服、还天天嚷着没有衣服穿的时代相反,越是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越珍惜难以得到新东西,如衣服,哥哥姐姐穿完,下一年便是弟弟妹妹迎新的礼物。
没有任何一个弟弟妹妹会抱怨,一切似乎天经地义,每一个人都希望稍微长大点,担负起生活的重托,成为家里的英雄,甚至是一个村子的希望。这一点,首先表现在春节之后庙会上的各种宗教性演艺中。
同正月十五前后全员参与的社火热闹相反,祈福性的庙会一般都以力量来展现男人的阳刚之美,这些活动尽管也有大型巡游的安排,观众中也有表演者心仪的女人和他的母亲在场,但他们在演出时大多勇敢地裸露出上身,不仅展示着健壮的肌肉,还高度体现着为民请愿的大无畏的个人英雄主义。
扎马角,这个在山西临猗南赵、北赵等几个村庄才有的勇敢者的民俗,充满原始味道并带有巫术色彩的复合体,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从大年初三开始,饰演马角的男儿们就脚踩雄浑厚实的黄土大地,面向波涛滚滚的黄河,以一根钢针,毫不犹豫地洞穿自己的两腮,似乎要以巨大力量的化身,刺破他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灾难。
自残式的表演看得人心惊胆寒,不少观看着甚至惊呼与落泪,但千百年来表演者却乐此不疲,当地人也引以为豪,津津乐道。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十年九旱,但唯独临猗地处黄河岸边,时刻遭受水患袭扰。出于对家园的守望和后土地母的崇拜,扎马角包容了远古巫舞和傩祭的遗意,将农耕社会的血祭融合,成为典型的农耕文明典型的春祭。
《周礼》中讲到;
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示,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貍沈祭山林川泽,以疈辜祭四方百物。
古人认为气阳血阴的马、牛等动物牺牲之血渗入大地,能求血气下达,阴阳协调。因此这种祭祀活动又冠以马角为名,同时将兵舞的模式引进,在表演中左手执戟、右手握鞭的造型和手舞足蹈的动作,传达悲壮苍凉的意境。
马角勇士手握马鞭不断地甩打和村民以让马鞭打到自己身上为吉祥等都隐见古代巫术礼仪“打春劝农”的良好祝福,成为在生产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灾害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巨大异样力量的化身,凝聚着先人智慧,又约定俗成切合村民自身意愿。
春节这一刻的扎马角,畏惧与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在山西,每逢春节,民间美术以至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沉浸在一种巫术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敬之中。“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为了新年土地丰收的希望,久旱的山西在不同地方,又派生出多种民俗表现形式,襄汾尉村跑鼓车便又是以生灵不懈追求而化解苦难的方式之一。
鼓车由战车演变而来。激越而雄壮的鼓声,注定为战争而生,正所谓“击鼓而进”。在尉村人看来,跑鼓车展现的是男人的勇气和力量。村内后院八卦鼓、西北院二龙戏珠鼓、东院角端鼓、南院秦琼打虎鼓、庙巷和合二仙鼓各据守一方,比赛开始各院鼓车绕村奔跑,展开鏖战,各车相互追逐,直到一辆追上另外一辆,将梢绳拴上前边的鼓车才算分出胜负。
跑鼓车起源于公元前年曲沃庄伯公与晋鄂公之战,后经唐宋演变而来。年的历史沧桑并没有消磨其战争性质,为了脚下生存土地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跑鼓车重约斤,比赛中伤亡是难免的事情。跑鼓车时,一般由三人驾持方向,另有十到三十不等的青壮年手持麻绳牵引着鼓车沿比赛路线奔驰。途中,拉车队员在高速奔跑的情况下,不断换人,接力前行。车上竖起的大鼓中间一般站立三人,其中两人分别擂击大鼓呐喊助威,而另外一人则手持大锣以待鸣金收兵。
村里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规定,无论是谁在比赛中发生意外,都不能抱怨,要赢得坦坦荡荡,输得痛痛快快,比赛结束,大家一笑泯恩仇。但血性男儿不会认输。跑鼓车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挑战领先者,而比赛规则由挑战者规定。因此跑鼓车的比赛范围和时间也会不断地延伸,参赛者也有本村向邻村辐射。清朝道光年间,有两队鼓车比赛时打破了原有的规则,一直向南奔去,饿了车上吃,累了马上歇,死了就地埋,最后两队竟然跑到了洛阳白马寺。
跑鼓车把原始的农耕信仰和经验融入现实社会,用既质朴又浪漫的审美形式,把原始崇拜的内涵化为春耕生产之前娱神又娱人的竞技活动中,在精神上超越现实,积极把握世界,代表着人们摆脱人生困境的美好意愿。
千秋武圣职兼财神唯有关帝,百代战鼓威存灵兽是为角端。山西的春节并非完全是柔性与温馨,更是阳刚与血性。即便温和些的表演,如永济的背冰亮膘,在春节期间小伙子们身着单短裤,头裹红绸巾,手敲铜锣,光着脊梁背着从黄河里捞起的大冰块以丰满的肌肉,健壮的体魄造成了一种特有的、罕见的健美气氛和向严寒挑战的气概。
又如平定的跑马排,以农家自家饲养的牲畜为表演主角,在村中长米、宽约4米的青石巷中,高扬着“国疆事急,速报京师”“十万火急,不得阻行”“关隘驿站,一路放行”等字样的红带循环奔跑,是寻常百姓欢庆五谷丰登,祈祷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的庆祝活动。
过好春节,也是男人的责任。
(注:扎马角图片因视觉原因缺失,有兴趣者请自行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