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那些被名字耽误的好电影,《闪光少女》绝对排得上一号。
这部电影为宣发公司做了一个反面教材,前期能踩的雷没一个落下的,不管是名字还是宣发海报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劝退风”。
海报感觉像是一群巴拉啦小魔仙在群魔乱舞,让人瞬间对影片的兴趣下降到零点。
硬要评价一下的话,就是三个字:
辣眼睛。
但如果你有去看过这部电影,你就会推翻之前的所有印象,直接被这部电影的活力和创意所折服。
豆瓣上它的评分也有7.3,评分人数接近20万,作为一部青春片算是不错了。
但是这部影片的票房表现对不起这样的口碑,内地票房仅有万
最后宣发主动出来背锅,排排跪集体致歉,请求大家不要因为片名海报而错过这部影片,才换回了排片量的上涨。
虽然卖惨可耻,但《闪光少女》确实是被宣发耽误惨了的一部影片。
而这部电影在19年也改编成了电视剧,依然启用了电影的原版主创团队,将故事再次进行了升级扩充。
曾经错过影片的同学,这次不要再被片名骗了,错过这一部好剧——
《闪光少女》
剧版《闪光少女》依然由电影版的导演王冉、编剧鲍鲸鲸两人携手打造。
由于主创团队还是原汁原味,所以在剧情故事这方面大家还是可以放心的,依然十分精彩有趣,能让你感到眼前一亮。
从主线上,剧版和影版其实差不了多少,音乐附中里学民乐女主角陈惊暗恋的学西洋乐的校草,却遭到了校草的嘲笑,为了证明自己,陈惊联手宿舍的女孩组成了民乐队,与西洋乐队上演了一场决斗。
但除了主线剧情外,剧版《闪光少女》也摆脱了影版的时长限制,有了更多时间和空间来发挥各种支线剧情。
比如剧版中出现的徐樱,因为少白头而被同学嘲笑排挤。
可能很多宿舍都有过那种小团体,故意孤立其中一个人,徐樱的宿舍就是这样,明明学校要求宿舍四人一起的活动,另外三个人却故意冷落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然后丢下她一个看她出丑。
虽然没有言语暴力,但这种冷暴力也让人毛骨悚然,就像剧中徐樱常常看的那本漫画书里的台词:
“他们没有劝我去死,只是善意地提醒我不需要活下去了。”
而剧版中新加入的另一人物冯安宇则是个大明星,因为常常被吐糟演技不行太小鲜肉而倍感挫折,整天抱着一颗树寻求安慰。
喝醉了后吐槽自己拍的戏,一本剧本6个编剧,剧情乱七八糟,拍情侣的恋爱戏码,连女演员都不在,让他对着空气演。
到了要拍吻戏实在是没有女演员不行了的时候,导演竟然拉着自己的小姨子过来充当临时演员。
(这段话的弹幕观众也是尽力在艾特某部电视剧了)
通过发展主角身边的多条支线,剧版《闪光少女》在讲述主线剧情的同时,也讲述着社会的多面性,在故事内容上会比影版丰富不少。
剧中对于校园生活的刻画非常写实,第一集开场就来了个学生时代人人闻风丧胆的“宿舍突击检查”。
一句“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拉响警报,宿舍乱成一团,每个人都在急着藏宿舍违禁品。
女生们吹风机烫发棒小风扇挂了一身,还有少女带着自己爱豆的抱枕私奔,堪比大型逃难现场。
男生们了解检查顺序,互相打配合,低楼层的锅碗瓢盆装在大箱子里搬到了高楼层宿舍,小手段层出不穷。
却被没想到老师的查寝手段也在升级强化,一句“我们今天从上往下查”顿时让学生们叫苦连天。
而老师们查手机的方式也非常新颖,晚自习站教室后门偷看,表面上学生都在奋笔疾书,老实地写着作业。
灯一关,教室里都是手机的灯光,谁是认真在看书谁是拿着书做掩护,一秒暴露。
有这么机智的老师,同学们真是太难了~
而作为学生辛酸排行榜前五,食堂饭菜永远是槽点满满。
菜牌上色香味俱全,打在盘子里的却总是让人不忍直视的暗黑料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简直不能太明显。
暴脾气的飒哥下不了口,拿着饭就要去倒掉,却被食堂大妈拦下指责浪费可耻。
飒哥火了,一句别出新意的吐槽让人忍不住喷饭:
“浪费可耻?你们把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做这么难吃,还有脸说我们可耻?!”
飒哥这个人物真的是全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了,歪理一套一套的,吹起牛皮来也不用打草稿,关键你还找不出他话里有什么毛病,完全就是个人才。
《闪光少女》里的金句有99.9%以上都出自这哥们嘴里,列几个例子给大家听听。
男主因为颜值不高而不敢追女主时,飒哥贴心安慰:
“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午饭有鱼有肉,你丑没事她瞎。和谐社会,什么都有的谈,不要轻言放弃嘛~”
飒哥传授男主追女生技巧,男主怕太冒险,飒哥长叹一口气,拿着镜子揽过男主的肩语重心长:
“这样的我们,活着就是冒险,还分哪天?”
分分钟都能让人笑劈叉,飒哥就是我的快乐源泉,我的追剧动力啊!
但剧版中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最直观的就是画面的质感和电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记得电影版开头的那个长镜头,从学校大门跟到音乐教室,画面带着复古的黄色调,琴房里的文艺气息和建筑的年代感扑面而来,让人瞬间走进了故事中的音乐附中。
剧版的画面则偏白,反而没了影版的那种细腻柔情。
演员打光也打得太狠,每个人身上都套了一层美图秀秀。
最可怕的就是剧版中的校草了,任何出现他的镜头都像是开启了十级美颜,磨皮磨得亲妈都快不认识了。
演员的选角和造型也是网友集中吐槽的点之一。
影版的千指大人脸型削瘦,长年带着假发,虽然冷酷但卡姿兰大眼睛还是比较灵动的,又美又帅。
剧版的千指大人对比起来就有点太过普通了。
短发造型比较老式,眼神也显得呆板无力,那种酷劲马上就少了一半。
同样,饰演女主姐姐的演员也有点差强人意。
说话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表情,感觉眼神都没有焦距,像在放空一样,整个人都显得比较死板。
但即使画面质感和演员上有很多让人不满意的点,剧版《闪光少女》仍然出色地抓住了电影里的那种青春势头。
徐樱因为头发少年白而受到排挤,因此总是带着帽子。
但老师明知道徐樱被排挤的原因,却还是让她在全体学生面前脱掉帽子考试,导致徐樱被排挤得更加厉害。
看不过去的千指大人和朋友们直接和徐樱一起带着张扬的假发去考场,在同学嘲笑徐樱时,她们站出来脱下了头上的帽子露出假发,用这种方式来对那些霸凌徐樱的人做着无声的反抗。
尽管行为中二到不行,但看到这一幕时我真的一阵感动!
就像剧中千指大人的那一句:
“我们这个世界也是很残酷的,大人保护不了的,就自保。”
有些心酸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并体会不到,只有同样是少年的他们才能深刻感受,也只有他们才会用那么中二的方式地去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出头。
而作为青春期的重要一环,《闪光少女》里也讲述了少年们的爱恋。
女主暗恋校草,却被校草嘲讽,男主暗恋女主,却无法表白,换在《小时代》《左耳》式的电影里,这样的感情线足够扯出一堆虐恋抓马的大戏。
但在《闪光少女》没有。
暗恋中的男孩女孩们小心翼翼,虽然也有失落的时候,但并没有沉闷在一种悲哀的色调之中,而是轻盈的,温润的。
即使受到挫折、遭遇失恋,也不会绝望到撕心裂肺,分分钟就想结束人生,而是在朋友的陪伴安慰、亦或是打趣调侃中慢慢走出,重新展开笑容。
这个青春才是我们熟悉的,或者我们曾经过的那个青春,天真莽撞,肆意张扬。
总体来说,剧版《闪光少女》和电影版虽然在质感上有着不小差距,但在剧情上却不比影版逊色,故事丰富有趣,角色塑造形象生动。
剧中那些查寝、老师晚自修站后门、吐槽食堂饭菜的校园生活细节更是真实到让我觉得导演是不是窥探过我的生活。
但如今剧版的遭遇好像也不容乐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4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