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可见我们对孝的尊崇。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就会面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望而亲不待”的遗憾,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想及时行孝,但是往往孝顺不到点上。
面对即将成为植物人的父亲,你已经花光所有积蓄全力的救治了,但是依然没有办法改变结局,但是你心中很清楚,父亲要强了一辈子,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没有尊严的活着。你会如何做呢?
在由王志文和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面对这样的情况,选择拔掉父亲的氧气管,这样的行为被我们看成为大逆不道,但是读懂他做法的深意,我们就会明白他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孝顺。
丁元英的大哥,妹妹,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治病救人,论迹不论心。
而丁元英,则在第二个层次,论心不论迹。
当然,支撑丁元英的,是他财力的底气。几十万,他花的钱。
最后,一家人讨论,到底怎么办。
丁元英拍板,确定父亲病危,就全力抢救,不惜财力,如果确定父亲变成了植物人,他就拔管子,解脱父亲的痛苦。丁元英的话,道理上没有问题,情感上却不能让一家人接受。这就是境界层次的不同。
丁元英说:爸还在病危阶段,先抢救生命,爸的左手还有反应,现在不能确定是病危的无意识还是植物人的无意识,不到确定是植物人的最后一刻绝不能放弃,如果过了病危阶段确定是植物人了那就停止缴费,我就把氧气管拔了。
丁元英此话一出,激起了家人的众怒,丁元英的哥哥说:“我们不能让别人说我们做儿女的不孝顺,不能让人家背后戳脊梁骨,别说家里还有点钱了,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保住爸的这一口气。”母亲更是说:“元英啊,那可是你爸,拔管子这种绝情的话你也说得出口。养儿防老,他就落了这么个下场,自己的亲生儿子要给他拔管子,生儿育女还有什么用啊!”
丁元英是绝情还是真正的孝顺呢?我觉得是真正的孝顺。丁元英知道要强了一辈子的父亲,最害怕的事情就是没有尊严地活着,成为植物人后,自己没有意识,让子女端屎端尿,这是他父亲最害怕看到的,他想遵从父亲的心愿,如果真到了无力回天,要成植物人的那一步,他就打算拔了氧气管,成全父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面对病重的父母都和丁元英哥哥一个想法,砸锅卖铁也要救治,你可知道,在你救治的时候,给父母的心理增添了多大的压力,他们在度日如年的成全着你的尽孝。还有些人尽孝就像丁元英那的哥哥一样,不是真心实意的,只是害怕别人戳自己的脊梁骨,害怕别人骂自己的不孝,说白了他们就是以父母的痛苦和尊严博取自己的孝子之名,这是真正的孝顺吗?
父亲的病重,丁元英注定是出力不讨好,做一回家人眼里的恶人,其他人在乎的其实不是病床上父亲的感受,而是外人对他们的看法,他们活在俗世的眼光里。
而丁元英,早就超脱,尽孝论心不论迹,尽力救父亲,如果父亲变成植物人,为了不让父亲痛苦,他愿做拔氧气管子的恶人。
丁元英这样的人,注定不能与别人共处,俗世中的烦恼,只能让他不胜其扰。
“幸好”,父亲走了,一方面他解脱了,家人们,也解脱了。
《天道》原著的作者豆豆,除了《遥远的救世主》之外,还有一部很重要的小说《天幕红尘》,里面一开始借助罗家明的妻子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过了半个多月这人又来了,他拿着那钱真去温州做了笔生意,赚了块钱回来。罗家明是说话算数的人,二话没说甩给他5万。想不到一年后这人还真就提个皮箱找上门来了,箱子一打开整整50万。罗家明问他挣了多少钱,他说挣了多万。
于是俩人吃了一顿饭,推心置腹谈了一场,原来这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叶子农,一个像丁元英一样的高人,为了去柏林而筹钱。临别,罗家明说什么都不要那50万,说我不要你的钱,你要真想谢我,就送我一句比50万还值钱的话吧。叶子农想了想,说那我就送你四个字吧:见路不走。
一、什么是见路不走?
《天幕红尘》这本书放在身边已经很久了,但只是看了一遍就放在那里。
更多的心思是放在了《天道》上,去思考那些一直没有想明白的问题上,所以一直把那本书冷落在一边。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感觉它在诠释了《天道》中的一些,欲说欲解都不能的问题答案。但那时《天道》的一些问题还没有真正的提炼出来,所以就把这本书放下了。
现在回头看这本书,便有了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我们一直在论述,实事求是是《天道》论证的一个终点。知道了,叶子农身上又是另外一番更加细致细腻的解释。
他在里面说了一句话,实事求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很原则,很宽泛。
这一点就特别像禅,知之为知之,不知更非知。
二、什么是实事求是,客观规律的因果?
刘冰看见了自己的实事求是的因果是,肖亚文腾出手来就要收拾他了。
冯世杰看见的实事求是的因果是,公司即将败诉然后破产,但王庙村的生产体系不能倒,所以负债从欧阳雪手里转让了农民欠条。
叶晓明没有实事求是吗?他更实事求是。
可是这种实事求是是客观规律的因果的吗?
每个人都认为我做的事情即是实事求是,但是这种所谓的实事求是,距离真相的实事求是到底有多远?
故此,我们才会说我们懂了,我们知道了,我们知道怎么做了,但是真正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如果我们去逛一下论坛,去看那些创业失败者们的理论体系,你绝对会叹为观止。
他们的理论之好,体系之完善可以媲美当今的很多学者,但是即便有这样的理论体系作为前提,还是不足以承担起他们的前途。
认为自己是个明白人,既不是明白人。所以每个人对《天道》都会用自己不同的文化和知识去见去解,可能到了最后真相只有一个。
用《金刚经》的一句话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三、见路非路,即见因果。见相非相,即见如来。
丁元英的那句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我对如来一词的诠释一直是如是观照。
或者更通俗地讲便是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见路不走更像是一个究竟中的究竟,直指本心。时刻提醒我们,见路非路,即见因果。
如果无路便是死路一条。所以这就要我们抛弃掉我们所认为的实事求是的那个观念。
见路不走,便是提醒你不要拘泥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路,只有因果是究竟的。
其实《天道》,也就是《遥远的救世主》这部小说中的道理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说书中的每一句话背后都有深刻的内涵,等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
一部《天道》让你了解世界上最凶狠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而是……
一种思维方式!
控制它的人都是游戏大师。了解它会让你看到游戏大师隐藏的秘密,减少10年的探索时间!
假设你对《天道》感兴趣,想深化学习,并倡导阅读原著《遥远的救世主》。虽然这出戏对小说的还原程度很高,但删减的地方太多了。多读几遍,加深反复阅读,能让你看得更透明、更灵明。
除了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外,对人性的描述也是真实的。读完《遥远的救世主》,会明白,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救世主,那必定是你自己,真正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别人能够帮到你,能够影响你,引导你,却不能决定你的兴衰荣辱。
读完《天幕红尘》,会感觉自己格局太小,不懂得太多,需要不断学习,进步,否则别人说什么话都听不懂,看不透高人的布局。
读完《背叛》,会让你思考太多太多,想要有更高阅读体验的,想要开阔眼界的,赶紧看看这本书吧,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离开丁元英不同《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背叛》全三册现优惠价只需99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