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手段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02/5739332.html

是什么让我们在书法中离道越来越远

作者

布衣光头强

书法是什么?道是什么?书法和道又有什么关系?我觉得搞清楚了这三个问题,我们就不会在学书法中迷茫纠结:一件书法作品究竟好不好,好在哪里?学书法,学什么?学书法的意义或者说终极目标是什么。

我们先说书法是什么。那么书法到底是什么呢?

记得我小时候,那是80年代,我们村有一位老先生是我们村的队长兼会计,有学问,写的一手好字,当时村里有红白喜事或者过春节,家家都邀请他书写对联。我特崇拜他,简直神一样的存在。每当他提起毛笔书写对联挽幛时我都站在他身后离得最近,眼睛盯着他的毛笔,曲曲直直的线条,时缓时急挥运飞动的毛笔让我痴迷。

那时候我想能写一手好字是件十分令人羡慕的事。

我家的田地里有一块前清时期一个举人的墓碑,下地干活和玩耍时常常在碑前审视良久,在岁月的剥离和风化之下残缺之中依然优美迷人。大人们在劳作之余也常常聚集在碑前讲关于墓主人和碑的故事,很令人着迷。一个村民说:老举人去世后,请了一位功力学问高深半仙级的大师,用毛笔蘸了一种特制的像牙膏一样的药膏书写上石,凡笔到之处,青石像胶泥豆腐一样松软,凡笔不到之处的空白,青石依然坚硬无比。再请刀工师傅顺着字迹剜凿刻削,精美绝伦的字就这样在青石上产生了。由于大师功力盖世,字的大小长扁,笔画的粗细方圆,以及药膏侵润青石的深浅都恰到好处,不能增减一丝半毫,所以碑上的字精到至极,美不胜收。我想,这个村民所想象的刻碑过程应该就是书法的核心:书法是怎麽产生的?那么书法是怎么产生的呢?

后来看到了于钟华教授在百家讲坛里做了一个节目叫《书法档案》,我看后怦然心动:于教授用了一个概念,“生成”,从《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来。生,这个概念太好了,不是“做”,不是“画”,更不是“摔”,“砸”。那么“生”这个概念为什么好呢,昼夜交替,四季轮转,花开花落,生老病死,六道轮回,大自然的一切运行,自然而然,没有丝毫人力。任何力量不能干涉,操纵,控制天地自然。(一神论的宗教信徒可能不同意,在这里不做辩解)。

于教授的核心书法观点是,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生成”的。在《书法档案》中于教授讲解了“王羲之的伟大”和“笔画的产生”中阐述了“书法作品”是怎么“生成”的原理。横,竖,撇,捺,点为什么会有形状?因为人的所有运动轨迹都是基以某一点呈辐射状——从近到远。反应到纸面上就是毛笔的运行和纸面不平行,线条出现了形状,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点点如桃,撇撇如刀”。古人认为自然的就是最美得。王羲之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最自然的书写法则,整理成一整套简洁定律(口诀),并通过大量的规范训练,传向后人,这就是王羲之伟大之处。

书,这个字有两个词性:动词,名词。法,这个字的词性也有俩:动词,名词。古代的资料里很少看到“写”,大多用“书”这个字,如《书谱》“夫自古之善书者”,史料上记载颜真卿“尤善书”。那么就可以断定在“书法”这个词语里“书”应该是动词,指“写”的动作。“法”,作为名词的意思是“规则”,“法则”,或者说是定律。作为动词,意思是“师法”“效法”的意思。和《易经》中“道法自然”相同。以此而断,书法便有了两个意思:书写法则,或者叫书写定律;书写效法自然天道。理清了书法是什么的问题,再说说什么是道。什么是道呢?

大家都见过阴阳太极图,这个图流传了几千年,这个图什么意思呢?解释这个图的太多了,林林总总,太复杂了。在这里不细说了,其中一个解释是天体运行轨迹,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这个解释。

图中的反“S”型曲线表示太阳年中的黄道,是日影的伸缩轨迹,宇宙中所有的天体运行总是以某一点为圆心,绕此点做°旋转,既太极图的圆圈,阴阳鱼分别代表宇宙中的两种对立的状态和能量。总之,这个太极图就是宇宙天体运动的规律,这就是道。这个道,包含了自然宇宙的总法则。

唠叨了半晌,和书法有半毛钱的关系吗?有,人在天地间,也是宇宙中的一部分,这个法则是相同的。这也是古人的天人合一观念:人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是最舒服的,最愉快的,一切行为必须符合道。比如走路,一步一步走走的最远,最高效,最舒服。如单脚跳或者双脚跳,是不自然的,很累人,走不了多远就累得不行了。同理,书法就是人的书写行为的最自然状态,在此状态下把书写能力推向极限。在李连杰主演的电影《精武门》中,陈真和日本武士有个精彩的对话:武士问:“年轻人,武术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陈真回答:“以最快的速度把对方击倒。”武士答:“你错了,现在击倒对方的最快方式是手枪;武术的终极目的是把人的运动体能推向极限。”我想,书法同理。什么是书法?把人的书写能力推向极限的文化方式。

我们看看唐朝以前的作品:碑刻,墓志,帛书,手扎,造像记,竹简,墓砖,甲骨,青铜器,这些文字让人感动,都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经常用一个形容词,对极了!“生动”,一“生”一“动”,我们的古老文字,便有了“生命”。他们或许不太美,就像人一样,雀斑,疤痕,泥垢,油污或许很多,但他们有呼吸,有脉搏,有喜怒哀乐,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

那唐以后的作品呢?

个个像照相馆里的摄影作品一样,我们打扮的漂漂亮亮,摄影师傅说:摆个造型,来,往这看,不要眨眼,再微笑一点,好嘞,别动。作品出来了,灯光的衬映下,我们的脸更红润,好美,小伙帅呆了,可能和本人比吗?美丽之中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僵硬不自然的感觉。

一千年来,寥寥几位大家,宋四家,董赵,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这是离开了道所致的。那么,是什么让我们在书法中离开了道呢?我想这是我们今天大家都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