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上书包了,父母也背起了更多的责任。似乎父母养育他到7周岁,就等着他背上书包这一天。心也随之不轻松起来,身影也比以前更忙碌起来。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脑子里进水了么?”“连这都不会做,以后能干啥?”“说了多少遍,你怎么就记不住啊,你是不是猪啊!”“昨天刚讲过,今天又错,白费了这么多功夫!”……
估计不少家长早已操练多遍,达到信手拈来的境地了!
那么,到底有多少家长为陪孩子写作业而“绝望”?陪写作业最让家长头疼的原因又是什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为此对名家长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在名被访家长中,有84%平时会因陪孩子写作业头疼。其中24.4%的受访家长表示非常头疼,还有16%的受访家长则表示“非常愉快”。
他们之所以觉得陪孩子写作业愉快,主要是他们会偷懒。
我们身边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亲力亲为,一点都不偷懒:
一下班回家就催促孩子写作业,孩子写完作业后还要帮忙检查错误,阅读补课一样不落,每次开家长会孩子成绩还是没有进步……
然而,由于父母太勤劳,反而养成了他的惰性。长此下去,很难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勤和懒是一对矛盾体,是互相牵制、相辅相成的。大人勤了,孩子就懒了;大人“懒”了,孩子就勤了。
在下面这4件事上,家长参与得越少,孩子又省心又有出息。
教育孩子也有技巧,要是你什么都帮孩子想好了,直接灌输给他,可能你累个半死,还没给他教会。
在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偷偷懒,不需要像上课一样把知识点讲的透透的,引导他自己去解决问题,适当提醒就可以了。孩子可以去查资料,自己去探索,长期这样下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执行力都会提升,变得越来越优秀。
有些妈妈,连孩子写作业都要看着,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要是你不陪着孩子,他可能就无法完成自己要做的事情。
太累不懂得偷懒的妈妈,很可能会养出生活和学习的“低能儿”。
有一位会偷懒的石头妈妈,只提醒儿子,什么时间该做功课了,做完了向她报告一声。遇到要检查的作业,她一律叫他自己检查,她只负责签字。
儿子极不高兴地说:“别人的妈妈都给检查,你怎么这么懒?”石头妈妈给他讲道理:“不是妈妈懒,你想,如果我帮你检查了,你还会检查吗?考试的时候错了,谁又帮你检查?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并告诉他学习是自己的事,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叫他自己开动脑筋,实在不会做了告诉他该到哪里去查找资料。
如某个生词不知道什么意思,儿子为了图省事,来问妈妈,妈妈叫他自己查字典,为了完成作业,他不得不一个笔划一个笔划地查。过后,石头妈妈在思考儿子不爱查字典的缘由,原来是对部首查字典不够熟练,往往查一个字要费老半天时间,要查的生字多了,别说孩子,大人也觉枯燥。
于是石头妈妈想了个办法,和他玩查字典比赛,列出生字,看谁查得快,还故意输给儿子,他赢了兴趣盎然。玩了几次,查字典速度大大提高,不再认为是麻烦事了。现在,他还主动帮同学查字典呢。
“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会热吗?会冷吗?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别忘了钢琴课在今天下午,所以你要练!出去外面玩,别玩太疯,别闹太凶。今晚不准玩电脑!我说了算!我是你妈!……”这样的台词是不是很熟悉?当妈的每天都得说上好几遍才肯罢休呢。
这些话在妈妈看来,也许是出于爱孩子,为了孩子好,可对于孩子来说却未必领情,觉得妈妈简直太唠叨,甚至会产生厌烦和反抗心理。
妈妈出力不讨好,孩子心烦又不听,这样的教育不是在做无用功吗?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随着长大会自然改变。因此,家长不要那么琐碎,对孩子盯得那么紧,要把精力放在孩子成长中的那些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妈妈越勤于唠叨,孩子听妈妈话的机会就越小,妈妈的威信也就越低。
科学的方法是: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有好几件事要说的,就拣一件最重要的说,其他的事情等这件事了结后再说;复杂的事情要分步骤说,先从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步骤说,完成这一步再说下一步。
懒于唠叨的妈妈,更容易培养孩子的自觉性。该孩子承担的,妈妈尽量不参与,孩子做不好自然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赖床导致迟到),这样才会纠正孩子的行为,得到成长啊。
我们家儿子,很早就学会了做饭、去超市采购家庭生活用品。
自从儿子上六年级开始,我家的窗帘都是儿子负责的,摘、洗、挂,全是他一个人干。
上初中后,儿子开始住校,我去送他,同宿舍所有的同学,都是父母帮着铺床,唯独我和爱人站在床边,看着儿子做这一切。
那些同学的父母啧啧称赞,夸我儿子能干,顺便教育一下自己家的“甩手少爷”。
每周末儿子回家,自己就把带回来的脏衣服和床单洗了,把鞋子也刷了。
经常还问我,妈妈,有没有衣服,我一起洗。
跟朋友聊天时,说起孩子,当她听说我儿子做的这些事后,简直惊为天人。才十三岁的孩子,怎么可以这么能干啊?
朋友说,我儿子什么都不会,家里的活儿,什么也没干过,懒得要命!
我说,他不干,你就支使他呀!
朋友一撇嘴:别提了,我以前也支使过,他就没个干活儿的样子,让他刷碗,弄的厨房到处是水,让他拖地,也拖不干净,跟在地上画画似的,别让他急死我了。
还不如我自己干!
我对朋友说,那就不能怪孩子了,都是因为你自己太勤快,太勤快的妈妈,容易培养出懒孩子来。
朋友想想,点点头,说有道理。谁喜欢干活儿啊,大人都抢着干完了,孩子当然乐得休息。
每个父母都想要一个能干的孩子。可哪个孩子也不是天生的能干,有一个能干的孩子,也绝不是因为好命,上天给的恩赐。
如果当妈的太能干,大包大揽,很容易就养出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
孔子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明孩子的习惯要及早养成,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父母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该狠心的时候要狠心,该懒的时候不妨懒,把操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