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影澄空,窖湖绕转山前路。云飞翠树。潋滟浮青屿。
十里浓阴,桂子幽香吐。绿绕户。清风过处。墙内人家语。
形似长龙气势骄,当年村口接狂潮。
筑堤捍海连山陡,倚岭为屏挡浪嚣。
遍种松樟浓荫映,遂成风水后人祧。
沧桑历练留遗迹,应慰家乡别样娇。
忽闻岭下幽香起,自是荷风动逸枝。
两鉴澄明盈翠盖,九天空阔映清漪。
村姑洗刷持盆处,鹅鸭啾喧啄食时。
烟火人间看不足,纵然无韵亦成诗。
方家路上临墩处,青石砌成店铺屯。
集市当年曾鼎沸,贩商此地竟逡巡。
街前街后风光好,山北山南货物频。
今惟墙檐存古韵,烟岚点缀绕氤氲。
明朝永乐涌潺湲,滋养黎民亦厚恩。
酷日炎炎冰欲透,严寒阵阵雾微温。
常疑龙伏通瀛海,尤幸禾枯接活源。
吞纳百川容乃大,任方故事待重论。
灵绪护兰屿,回溪香巨樟。
石垣痕积岁,方姓井连塘。
曲巷生新藓,长街落古阳。
欲穷来去路,缘径陟高冈。
山托孤灯鸡啄月,经书读尽凤凰飞。
不知刺史归何处,老木阶前照夕晖。
一
翠屏峰壑一园收,囊入城心足胜游。
最是家山千载月,陶陶醉卧在河头。
二
香溪十里古林边,烂漫嘤鸣老屋前。
御赐芳名红粉面,阆风接梦到云巅。
三
影动老街初日归,浣衣方井出庭闱。
一泓碧水照清淑,谁肯长叨是与非?
四
好随芳径入青山,难与往初争俗缘。
岭曰桃花花不遇,亭栖三界界何边。
一脉清溪绕晓楼,三春花木绽河头。古樟新竹共悠悠。
拾级小摊衔百客,时新山货入双眸。徜徉半日醉乡游。
古树带烟霞,方塘载落花。
白云山上种,燕子恋谁家?
一袭葱茏枕翠屏,清幽古径绕前庭。
屿兰访迹品真趣,琴鹤调音寄素馨。
方井溯溪寻刺史,圆坛开悟育顽冥。
鸳鸯樟下问诸子,千载同修读故经。
清泉从壑流,行者喜河头。
兰屿登岗眺,香溪越涧悠。
樟如天柱立,苔若地衣修。
村古民纯朴,容吾美景勾。
中央园落翠屏秀,一脉逶迤抱古幽。
难罢乡情山道长,醉归恋恋忆河头。
这一次
我不会再像个孩子或者
扛着铁锹的匿名者
捎走属于你的风,你的光
你的溪涧,古树和白马
我会把桂香还给山野
把绿苔还给青石板
等四季开始蠕动幼嫩的肢体
就把老人还给藤椅上的
清幽时光,作为交换
留在粉墙里的疏影青春
鸳鸯樟下干脆的交杯
以及一场醒雨,酥雪和晨雾
如你还记得,请退还于我
兰屿,一同寻找灵绪的路上
我们互为美好
杉木、槐树和银杏古老的身体上
流淌着蝉鸣,与溪涧彼此呼应
合抱之木众多。其中最大的一株
正被孩子们手牵手围绕着
方形池塘。蟾蜍跃入
莲叶、光影和老妇人的淘米水
林中有客栈和古刹,名字已忘记
林泉志和高僧语,也不宜携带下山
路过明清遗迹、泉井和果园
你竟也变得苍郁,柔软。以至于
走在石板路上,恍然感觉
是以河流的形态,返回人间
千年的风,与先人擦肩而过
划过镇风岭苍桑的喉咙
吹痛了古道上远去的脚步
风,抱紧了古村
每一位先行者站立在山顶
与岁月平起平坐
堆砌在方家河头的时光
锁住了风卖弄的翅膀
风声过后岁月之轻
那一程程经过的跫音
搁浅在古道之上
审核|黄群力
责编|周宇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