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文化,印象福州
——我在三坊七巷寻福州
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街上榕树的叶子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的闪着一层绿光,顶上的蓝天挂着一层似雾非雾的白气;依墙植三两株蔷薇,初夏时分满枝红粉几许出墙,蜂蝶飞舞,暗香盈袖。我再也坐不住了,换上一身新衣,赴一场与夏天的盛会。
三坊又七巷,古色也古香。美丽福州城,寻忆最美三坊七巷。一座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不可置否地说,三坊七巷为福州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坐上地铁,来到南门兜站,顺着路牌,便可以找到三坊七巷。游三坊七巷我将从南后街开始,这里一半是从三坊七巷飘来的阵阵墨香,一半是从百年老铺传出的佳肴美味。在这里,我慢慢赏玩着一半是名扬海外的福州三宝,感受着一半是震惊世人的先辈故居;在这里,我细细品位着一半是发黄老书内敛含蓄的美,一半是数码相机肆意张扬的美。在肩上斜挎一个相机,慵懒的漫步在小巷中肆意感受着时代的更替与碰撞,想法的创新与融合;在小巷中感受那被人遗忘的风土人情与旧时情怀;在小巷中感受那古建筑与新建筑共同带来的灵与魂,静享小巷之美。
三坊七巷作为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时就已形成,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则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它的美不仅美在它的灰白瓦墙上和飞檐凌空上;不仅美在那动人心弦的高级中式线条上,更美在那墙上渗透出的弄弄古香味。我停下脚步,顺着微风,轻闭上眼,回味旧时光。寻忆福州,我知道,我来对了。
白天的三坊七巷安静优雅,穿梭在小巷中,我体验着古建筑给我带来的怀旧感,这里的风景静谧的动人。一排排老屋并排于小巷两旁,幽静古老的气氛使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饮一壶香茶,笑谈琴棋书画。小巷的两旁开着一些精美的文创用品店,店内的设计也十分应景,不仅有代表着老福州的明信片,泛着陈香的古老摆件,更有品茶休闲区域。在古色古香中,在三米阳光下,捧上一本书,静静享受着淡淡的墨香,感受岁月静好。人间四月芳菲尽,百年留苏花盛开。又到了一年流苏花盛开的日子,洁白的花朵像雪一般落在树梢,芬芳沁人,美丽可爱。让我也感受了一次四月飞雪。走出小店,我沿着青石小巷,在衣锦坊与树龄岁左右的流苏树轻身交谈着老福州的往事,微风徐徐,流苏花随风摇曳似乎也在回应着我的话,让我的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七溜八溜,不离虎纠”在这我深切感受到了福州的美,它美的平淡,美的醉人。不同于其他景点的恢弘壮阔,三坊七巷的美,美在它的烟火气息。街上时不时传来一声声“依拔(老爷爷),依姆(老奶奶)”,亭子下三三两两的老人在开心又紧张地对弈,“吃”、“将军”,为三坊七巷又加上了一层古味。
寻味福州,值得一提的便是福州美食。旧福州的老字号深藏在古老的小巷中。永和鱼丸,同利肉燕,花生汤和鼎鼎肉松店都值得一去。价格实惠,份量足够,让我很难不去一试。手捧一碗刚出锅的鱼丸,看着碗中散发出的些许热气,也许这热气中还带着一丝古韵。捞上一颗鱼丸,轻咬一口,肉的淡香混着鱼的味道顿时在舌尖绽开,让我回味无穷。
华灯初上,我在夜晚的三坊七巷寻味福州。相比于市区的喧闹与繁华,夜晚的三坊七巷是流光溢彩的却也是祥和宁静的。褪去了白日的恬静,夜晚的三坊七巷多了些简单而又朴素的烟火味。小巷中晚归的人儿已回到家中,开始了忙碌,放学归来的孩童在院中嬉闹玩耍。走到这,让我产生了一种心安即是归处之感。南后街对面的达明美食街,商贩已准备好了营业,街上不时飘出的烟火气,让我忘记了时间,只顾着在这细细寻味福州的味道。
我觉得在这时,不管是和三两好友还是和家人或者爱人,肩并肩的放慢脚步,漫步在这青石小巷,漫步在烟火气里,与旧时光来一次邂逅,都实在不免让人心动。记忆的扉页是那般透明,我更惊讶的是老建筑带给我的美,有一种深沉的古韵之美,一种燃着岁月酿成的陈酒般淳淳的香之美,三坊七巷包容着一个世纪的创伤,延续着一个民族不变的精神。
夏日的晚风,吹散了城市的躁动,从头到脚都是温柔与快活。落花随春去,余香伴夏来。生活不是为了赶路,而是为了感受路。在三坊七巷寻福州,旧时的古巷,黛色的屋檐,青黑的砖瓦,早已留下的青苔,一切似乎都在诉说着那古老的传说。我在人间贩卖黄昏,只为收集世间温柔去见你。
请大家跟我一起欣赏一下视频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