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63696.html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

许多寺庙与道观

如今已偏居于喧嚣闹市的角落之中

成为繁华都市之中不可多见的宁静风景

它们低调不张扬

逢年过节常有善男信女前往上香

洞真观

洞真观位于新安县西部的烂柯山,是豫西名刹、道教圣地,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料记载,道观建筑始建于宋、金时期,有千年之久。

洞真观分三进,前为山门,入内为三清殿,二进为官厅、王母殿,三进为玉皇殿,两侧为道房。

洞真观最主要的建筑为三清殿,平面呈长方形,坐北朝南,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木结构,单层歇山顶,两面坡琉璃瓦覆面,脊饰陶兽及半浮雕牡丹。

大殿梁架上绘有龙、云纹等图案,殿内尚存壁画23幅,轮廓清楚、典雅庄重、内容丰富,有宗教故事、山水、人物,花鸟等。

观内有古柏五株,苍劲挺拔。现存历代碑刻60余方,青石质,内容多为修醮重建、名人题记、圣旨碑等。

作为现存的格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保留了原建筑形制、结构、材料、工艺,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艺术和建筑绘画艺术。史料及艺术价值颇高。

九龙庙

在偃师市城区东山化镇石家庄村南,临伊洛河建有一座九龙庙,此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当地人为了纪念治水能手黄守才,祈福船运通畅平安而修建的,每年正月十五当地在这里都会举办传统庙会,流传下来的船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就是治水济民,他的功绩在洛阳和偃师的志书上都有记载。人民都称赞他为“功并神禹”、“活河神”。

黄守才去世74年后,清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历代清皇帝都给他追加封号,达12个之多。

九龙庙坐北向南,占地平方米。现保存下来的建筑,从南而北有钟鼓楼、偏殿、正殿、后殿和耳房。

据当地群众回忆,原九龙庙还有山门和戏楼,庙内正殿前有旗杆高耸,殿内有斋堂、客堂和寝堂等杂务房,可惜都被不存在了。

这座九龙庙是伊洛地区少有的保存完整、祭拜对象鲜明、普惠民众的规模化清代建筑群。

兴福寺大殿

兴福寺位于偃师市高龙镇高崖村学校院内,曾是一个大寺,现仅存一座大殿。保存完整,造型优美,梁架结构独具特色,保留了较多明末清初建筑特征,反映了伊洛地区地方建筑因形就势、灵活建造的特点。

兴福寺大殿以“东梁西柱”的建筑技巧闻名。通常,大殿梁柱结构左右对称,但兴福寺整个大殿全由传统榫卯结合,西半部分为传统梁柱结构,东半部分却有梁无柱,殿顶以及立檐仅凭斗拱和数根斜立柱支撑,东梁与房脊之间空无支撑。

据现存大殿外围墙所嵌《兴福寺大殿简介》碑所记,兴福寺“修”于明正德四年(公元年),距今年,建造人为逯通,后曾于清康熙年间以及民国时期重修。殿内有年洛阳市第一届佛教会议合影照片一张。

凭着奇特的建筑结构和精美的装饰,兴福寺大殿入选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宋新修会圣宫铭碑

大宋新修会圣宫铭碑立于宋代景元年()。碑通高9.2米,螭(chī)首龟趺(fū),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为我国现存巨碑之一。

碑额篆书新修西京永安县会圣宫铭等11字。碑文楷书,36行,每行84字。由翰林学士石中立撰文,李孝章书并题额。

永安县是宋朝时设立,因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陵墓永安陵而得名,县域范围主要是北宋的陵区,至金代取消。

北宋末年,会圣宫毁于宋金之间的战火,现在会圣宫碑北侧残存一根石柱,是会圣宫仅有的残存了。

碑文记述宫内四帝(太祖、太宗、真宗、仁宗)画像,为四帝歌功颂德;并且记录了建造会圣宫的由来和经过,会圣宫所在位置距离河南巩义的北宋皇陵区只有十公里左右,是每年皇室祭祀时的行宫。

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寺庙道观中

有低调静谧的佛寺,也有超然物外的道观

闲暇时,不妨到周边寺庙道观去看一看

既可以学习宗教文化,了解历史知识

也可以活动身体,舒缓身心

找寻那些历史那些震撼

那些我们可能错过的风景和色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