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m.39.net/news/a_6185379.html

“实验6”科考船开启第二阶段科考任务对比数据逐渐出炉

南海北部某科考点位台风前后CTD采水的数据对比(图片来源:“实验6”综合科考船)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受今年第13号台风“康森”和第14号台风“灿都”影响,9月10日傍晚“实验6”综合科考船回到万山群岛附近海域锚地避风,经过了一天半的重整休息,9月12日9时再次出发,正式拉开本航次第二阶段的科考任务,驶向深蓝。

航次首席科学家杜岩:从CTD采水的结果来看,目前海洋上层的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相对于5天前,这个地方的海水变得更加温暖。这个结果,也许是受台风作用的影响,有待未来进一步观测的支持。

——央视新闻客户端

防水黾微型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

图片说明;基于超疏水特性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示意图(受访单位供图)

自然界中许多昆虫都具有独特的材料特性及优异的运动性能,如昆虫体表往往具有超疏水特性,能快速在水面滑行、跳跃;有的则具有轻薄的折叠翼、灵敏的复眼,还有能爬行、能钻土、能游泳、能飞翔等特性的昆虫。如何模仿昆虫研制出功能新颖、多样的微型机器人,揭示微观尺度下新的现象和规律并服务于人类,是科学家们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近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微型机器人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的仿水黾微型机器人可在红外光与磁场的联合驱动下,实现可编程多模态运动,在微型机器人联合驱动、微流控输运、环境监测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化学工程期刊》上。

——《科技日报》

中国新发现万年短面猬化石与北美“亲戚”更密切

准噶尔合短面猬头骨化石及线条图(图:高伟)。中科院古脊椎所供图

9月13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内蒙古中部万年前的早中新世食虫类化石动物群中最新研究发现三种短面猬化石,它们扩散能力很强。其中,头骨保存完好的准噶尔合短面猬与北美洲短面猬类的亲缘关系更加密切。

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新近纪哺乳动物课题组完成的这一古动物演化研究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在线发表。

——中国新闻网

中外科学家合作在高燥环境下实现高校的高维量子通信

9月1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与奥地利MarcusHuber教授等人合作,在高噪声环境下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ReviewLetters)上。

为了研究环境噪声对高维量子通信的影响,研究组采用LED对单光子探测器照射的办法引入环境杂散光,并以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噪声较小时,高维全空间编码能取得最佳的编码效率。而随着噪声增大,采用高维子空间编码的方式则更能对抗噪声的影响,实验结果显著优于两维比特系统,从而保证在高噪声环境中依然能实现高效的高维量子通信。

——中国新闻网

新研究:哺乳动物藏身病毒”化学“有潜在用途

《参考消息》9月14日刊登“澳大利亚科学预警网站”报道《哺乳动物的DNA携带大量病毒“化石”,它们可能有重要作用》。摘要如下: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库中有很大一部分由非编码基因构成。长期以来,这些非编码基因被认为是“垃圾DNA”。然而,最近一些发现显示,一些非编码基因帮助形成DNA分子的结构,另一些非编码基因则参与基因调控。如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有袋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发现了这些非编码指令的另一种潜在用途。

——新华网

“毅力”号收集的岩石或为火星生命提供证据

图为“罗塞塔”火星岩石,“毅力”号首次采集的两块样品都来自这块岩石。图片来源:物理学家组织网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目前已采集到两个岩石样本,有迹象表明它们与水长期接触,为这颗红色星球曾有生命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毅力”号这台六轮机器人9月6日采集了它的第一个样品“蒙特尼埃”,9月8日在同一块岩石上采集了第二个样品“蒙特尼亚克”。这两个样品的直径略大于铅笔的直径,都长约6厘米。现在它们被装在密封试管中,存储在“毅力”号探测器内。——《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2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